高燕
實施素質教育離不開美的教育,而美的教育不僅能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氣質,高雅的情趣,而且能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結構,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從而全面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小學數學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一樣處處可見。它存在著簡潔、統一、和諧、豐富、深刻的外在美和內在美。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要加強審美教育,幫助學生發現數學美,引領學生領悟數學美,激發學生追求數學美,引導學生創造美,讓學生在美的氛圍中生動、活潑、健康地發展。小學數學知識中的美更具簡潔、對稱、圓滿的特性。
一、數字與符號美
簡潔性是美的特征,簡潔是數學中最引人注目的美感之一。小學數學中簡潔靈巧的美到處可見。通行世界的阿拉伯數學符號,可以說是當今世人共識的最簡潔的文字,也只有這種文字寫出來的數和算式,是全世界兒童都能認識的。它的妙處還在于用10個有限的符號能記出無限多的數,用加、減、乘、除4個符號,就能準確的描述客觀世界中四大基本數量關系。這與繪畫時利用三種原色可以繪出眾多色彩繽紛的圖畫;與作曲中憑借七個音符能譜出各種令人心醉的樂章一樣,是多么令人驚嘆的簡潔美!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成為郎朗上口的“九九口訣”,語言的精煉,形式的整齊,增一字嫌多,而減一字則感不足,這種洗練的簡潔,真可與但丁的詩句相媲美。小學數學中的簡潔美還表現為構思的靈巧和方法的簡捷。從三年級開始陸續學習的湊整簡算法和利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簡算就是最好的例證。至于利用乘法使加法運算變得如此簡單、可行,更是充分體現了小學數學的簡捷和靈巧。只要一提起在孩子們中間傳為佳話的高斯求和問題:1+2+3+4+5+97+98+99+100=(1+100)+(2+99)+(50+51)=101ⅹ50=5050更是令人為這構思的巧妙和方法的簡捷而拍案叫絕,頓時感到一種心靈上的滿足,這種無疑是一種美的享受。
另外在解答應用題時,當你在迷宮般的數量關系中獨辟蹊徑,找到一種構思巧妙的解法,你會感到豁然開朗,恰似文學中那種奇峰驟起的飛來之筆,使人領略到一種不期而遇的美感。
二、對稱美
美,不僅存在于藝術、文學中,存在于大自然以及社會生活中,而且也存在于自然科學中,存在于數學之中。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代哲學家、數學家普洛克拉斯曾說過:“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這就是說,數學中也充滿了美的因素。對稱美是美的一種重要形式,一種特殊形式,它能給與人們一種圓滿、均勻、協調和平衡的美感,讓每一個人看到它,心情都會變得輕松、舒坦起來。
在數學中,如果一個整數,它的各位數字是左右對稱的,我們就稱這個數是對稱數。例如:1234321、123321等。對稱數可以分為奇位對稱數和偶位對稱數。奇位對稱數是指位數是奇數的對稱數,奇位對稱數位數最中間的那個數字稱為對稱軸數。偶位對稱數是指位數是偶數的對稱數,偶位對稱數沒有對稱軸數。產生對稱數的方法有很多種:形如11、111、1111的數的平方數是對稱數。
三、圓滿美
伽利略曾說:“圓是最完美的圖形”。在生活很多的物體都以圓的形式呈現給我們,夜晚的月亮,耀眼的太陽,隨處都能見到圓的蹤影,感受圓的魅力。在中國古代美學中,圓是一個重要的美學范疇,圓不僅指外形的圓,而且富有哲學意味,圓是一種生命的流轉,蘊含著宇宙萬物,循環往復,周而復始,體現了一種“天行健”的精神。圓是一種生命和象征,也是祥和的象征。圓是最對稱的平面圖形,每一條直徑都是它的對稱軸,因此它有無數條對稱軸。圓周上的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全都相等。自古以來,人類就把車輪做成圓形,車身固定在軸上,而車軸則位于圓心處,這樣車輪才能不停的轉動,車身卻始終沿著水平方向前進,車輛行駛起來又快又穩,而且特別省力。利用圓的這些特征,生活中人們把各種各樣的蓋子做成圓形的。如果把餅干桶做成正方形的,假設正方形的邊長等于1,由勾股定理可以算出,正方形的對角線必然大于1,如果一不留神,蓋子就會順著對角線掉進桶內。
四、結合美
在數學活動中感受美、欣賞美、體驗美,在數學知識和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數學中的美的因數得以體現。例如:教學“平移和旋轉”時.,我設計了動一動、轉一轉、說一說的游戲,把操作活動和表達結合起來,讓學生每平移一個位置,就說出他是怎么平移的,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表達,學會傾聽,發展他們的數學交流能力。通過這種有趣的數學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把枯燥的數學賦予靈性,使難懂的規律易于接受,往往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索,實踐操作。操作是一種手、腦、眼等多種感官協調參與下的活動。同樣,經過動手操作之后,學生對數學的美的感受會有更加獨到的領悟,會更強烈。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放手讓學生通過剪、拼等活動,讓學生歸納推導出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公式,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樂趣。又如教學“平移和旋轉”后,讓學生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用書上提供的材料制作出通過平移能自動換衣服的圖樣,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形成審美愉悅。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養成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良好習慣,并在美的氣氛中體驗美的樂趣,享受美的快樂,在美的陶冶中主動、生動的發展,達到理性感知和情感活躍的和諧一致。數學的美育功能正是這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用數學的美去營造更強烈的美育氛圍,去塑造一代美的人,創造一個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