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儀
摘要:幼兒期是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自我服務和勞動鍛煉,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和自信心,是形成幼兒自我意識、自我形象的基礎。然而目前許多幼兒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凡事包辦代替,使孩子產生一種依賴心理。如果光靠幼兒園的培養(yǎng),不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資源,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本是紙上談兵,因為孩子的成長有賴于家庭和幼兒園保持教育的一致,雙方互相配合、支持,取得協調,才是有利于孩子良好發(fā)展的教育合力。
關鍵詞:家園共育 ? 自我服務能力
幼兒自我服務能力是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基本生活的能力。相對來說,小班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用餐、穿衣、穿鞋襪、如廁、洗手、收拾玩具、做簡單的勞動等的能力。幼兒期是培養(yǎng)生活自我服務能力的關鍵時期。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獲得的過程,既是模仿學習和社會化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能力、建立自信心與形成正確自我意識的基礎,對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家長對培養(yǎng)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模糊認識和誤區(qū)分析
我們在教育工作中經常發(fā)現:目前許多小班幼兒的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培養(yǎng)孩子自我服務能力的重要性,在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方面存在著不少模糊認識:如他們普遍認為孩子吃飯、穿衣這些生活瑣事,大人可以在不費吹灰之力的情況下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幫孩子完成,何必讓孩子勞神費力;有的認為孩子太小,缺乏這種能力是很自然的,待孩子長大以后就可無師自通了等等。因此,長期以來,孩子自我服務能力獲得鍛煉的機會處于被剝奪的狀態(tài),從而阻礙了孩子獨立能力的發(fā)展,這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十分不利,應引起家長的重視。
二、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家園的密切配合
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獲得,有賴于家庭和幼兒園保持教育的一致,只有在雙方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努力下方能實現。幼兒園的老師是接受正規(guī)幼兒教育訓練的,是具有現代幼兒教育的理論與技能的專業(yè)人員,因此幼兒園是培養(yǎng)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主要渠道;而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幼兒的許多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是通過對家長的模仿而習得。幼兒園與家庭在對幼兒的教育和培養(yǎng)過程中,如果存在著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內容等的差異,都會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輕者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重者還會產生反作用。因此,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家園的密切配合,特別是幼兒園有義務對家長進行相關的指導。
三、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培養(yǎng)的家庭指導
在長期的幼兒教育實踐中,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取得家長的有效配合,在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培養(yǎng)的家庭指導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轉變家長觀念,形成家教共識
為了讓家長明確培養(yǎng)孩子自我服務能力對孩子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性,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及行為,我們利用多種溝通途徑,如面談、家園聯系欄、家園聯系手冊、班級網頁、發(fā)短信等的方式,讓家長了解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讓家長能積極配合幼兒園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就關于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進行了廣泛的咨詢、交流,并達成共識。讓家長們在聆聽講座、案例分析、經驗分享、探討交流等氛圍中逐步轉變觀念。家長觀念轉變以后,家園的配合也就更趨一致。
(二)開展多種活動,加強實踐指導,提供方式方法
為了讓家長對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有感性的認識,我們經常邀請家長到幼兒園觀摩各種教育活動,特別是讓家長觀看老師是如何指導小朋友自己做事情,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當家長們看到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會自己換衣服、收拾玩具、進餐等,家長們就會明白到其實小朋友的動手能力是很強的,只要我們加以引導,小朋友一定能做得到、做得好,從而加強了對家長實踐能力的指導,教給家長具體的方式方法,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得到家長的認可和贊賞。
1.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我服務能力的方法通常比較簡單,缺少生動形象的教育手段。為此,我們經常將我們的教育經驗告知家長,讓家長了解我們的教育教學形式,學習培養(yǎng)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具體方式和方法。比如在收拾整理玩具時,我們借助游戲“玩具找家”來教會幼兒收拾整理玩具。在“找家”中幼兒既學會了玩具的分類,又進行了簡單的勞動訓練。活動完后,我們將游戲的玩法告訴家長,讓家長在家也可以用游戲的方式教小朋友收拾玩具。我們還通過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來園觀摩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他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教育的成果,對進一步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我服務能力也有了充分的信心;部分家長通過觀摩,發(fā)現了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在明確方法后,他們也愿意花時間去培養(yǎng)。
2.在兒歌中促進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提高
根據小班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我們將一些生活自我服務技巧編成兒歌、順口溜、歌曲等形式,將生活能力的學習寓于兒歌中。
3.在模仿家長的榜樣中培養(yǎng)幼兒自我服務能力
俗話說:身教勝于言教,家長榜樣的力量對幼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求家長應以身作則,起示范作用。我們通過開家長會,讓家長在用餐方面,平時要注意做到愛惜糧食,講究衛(wèi)生,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等等。在用餐前要營造家庭用餐的積極氛圍,激發(fā)孩子的食欲。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討吃什么,怎么吃;用餐時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咀嚼方法,成人可以先示范,飯菜放進嘴里后要用牙齒,把它們嚼碎等等。由于家長的積極配合,幼兒自我服務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進餐時能夠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基本能保持桌面的清潔。
通過一年來的家園配合,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幼兒生活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反復的過程。家園的經常督促、檢查、提醒,可以使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得到不斷的強化,逐步形成自覺的行為,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心的呵護,結合家園共同能力,培養(yǎng)幼兒較強的生活自我服務能力的目標將得到現實,為塑造幼兒優(yōu)秀的個性品質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