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伴隨現代醫療技術的持續發展,腹腔鏡技術在治療膽囊疾病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其在臨床治療膽囊炎、膽結石以及膽囊息肉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1]。但因手術治療可產生一定的創傷,且在術后可產生較多的并發癥,如何對患者的康復效果予以提高,成為了臨床上重要的研究課題[2]。為此,選擇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間50 例腹腔鏡膽結石微創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腹腔鏡膽結石微創手術后優質康復干預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50 例腹腔鏡膽結石微創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 例。對照組男14 例,女11 例;年齡最小23 歲,最大58 歲,平均年齡(40.5±6.5)歲;疾病類型:膽囊結石9 例,膽囊息肉7 例,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9 例。觀察組男13 例,女12 例;年齡最小25 歲,最大56 歲,平均年齡(40.5±5.9)歲;疾病類型:膽囊結石11 例,膽囊息肉8 例,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6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患者均診斷為膽結石;②具備腹腔鏡微創手術指征;③臨床資料完整;④患者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且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①存在語言、行動等障礙;②伴有基礎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臟病以及腦血栓等;③孕婦及哺乳期女性;④伴有嚴重精神類疾病以及對本次研究不依從者。
1.3 方法 對照組術后給予常規康復干預,包括病情監測、飲食指導、康復指導等。觀察組術后給予優質康復干預,具體如下。
1.3.1 病情觀察 協助患者調整為仰臥位,其頭部偏向一側,以免發生窒息;按照患者基本情況采取氧療,對氧流量予以較好控制,以對 CO2排出予以促進,避免高碳酸血癥發生;對患者的相關指標(血糖、心電圖、體溫、血壓)予以密切監控;待患者清醒后,調整其體位為半臥位,定期協助患者進行翻身,給予其排痰干預;患者術后6 h,對其恢復情況予以觀察,促進患者較早下床進行適當活動,防止肺部發生感染,并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1.3.2 引流干預 對患者切口予以緊密觀察,確保其切口干燥清潔,若切口發生出血以及滲液情況,應及時給予干預;引流管以及引流袋需要固定牢靠,防止出現引流管折疊的情況,若情況需要,可調整患者體位,對引流袋的高度予以有效控制;對引流液的形態予以監測,并進行相應的記錄。
1.3.3 并發癥預防 切口敷料需要及時更換,防止切口產生出血、滲液;若患者發生惡心、嘔吐等時,需要給予其10 mg 甲氧氯普胺進行肌內注射治療;對于氣腹壓力較大的患者,采取低流量(4 L/min)吸氧持續治療,促進CO2排出,按摩、熱敷患者疼痛部位;若患者引流液中含有膽汁,需要排查是否出現膽汁漏情況,且進行相應干預。
1.3.4 健康宣教 根據患者的評估結果、學歷、領悟能力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病因、注意事項等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
1.3.5 心理干預 對患者心理訴求和情緒變化予以密切觀察,并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案例,促進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耐心為患者解答各種疑問;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程序及預期的治療效果,以提升其治療依從性;可通過音樂療法、自我暗示等方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鼓勵其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治療。
1.3.6 環境干預 定期對病房進行清潔消毒,對病房溫濕度予以合理調整,溫度控制在22~25℃,濕度控制在50%~60%。若情況允許,綜合患者的興趣愛好,對病房進行布置,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包括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術后疼痛延續時間、術后疼痛評分,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VAS)[3]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分,滿分為10 分,0 分為無痛,10 分為劇烈疼痛。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疼痛延續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現今,腹腔鏡微創手術在膽結石治療中較為常用。該術式與常規治療方法進行比較,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為取得較好的效果,積極給予患者術后康復干預,以提高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疼痛延續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李愛霞[5]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證明優質康復干預的價值較為顯著。優質康復干預將患者的康復效果作為整個干預的核心,要求各項措施均能夠滿足患者的需求,結合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膽結石患者的基本情況,從心理干預、飲食干預以及環境干預等,對患者術后康復進行全面干預,從而得到顯著效果。采用健康宣教,對患者的治療以及術后康復的認識予以加深,可避免不良事件的產生。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膽結石微創手術后患者采取優質康復干預,可緩解患者術后疼痛,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