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劍閣職業高級中學校 王德明,袁 強,馬三泰
雙導師隊伍建設是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實現知行合一和落實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的關鍵要素,也是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舉措。本文從操作層面提出了農村職業高中現代學徒制“雙導師”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中第十二條明確提出“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19〕12號)中把“推廣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承擔教育教學任務的雙導師制度建設”作為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重點工作;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印發《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教師〔2019〕6號)中把教師隊伍定性為“發展職業教育的第一資源,是支撐新時代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關鍵力量”。由此可知:雙導師隊伍建設是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和落實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的關鍵要素,也是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舉措。
雙導師隊伍是指參與現代學徒制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的職業院校專任教師和企業中高級技術人員組成的師資團隊。學校導師主要負責學生(學徒)文化理論教學工作和校內基礎實訓,企業導師負責(學徒)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培養。我校雙導師隊伍建設以培養具有專業技能與工匠精神高素質人才為核心,以探索“學校教師深入企業,企業師傅進入課堂”為路徑,以建設校企分工合作、雙主體協同育人、職責共擔、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為著力點,以建立互聘共用、雙向掛職鍛煉、橫向聯合技術研發為目的,打造一支高素質農村職業高中現代學徒制雙導師隊伍。
(1)制定現代學徒制雙導師制度。學校制定《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雙導師工作管理制度》(劍職校〔2016〕58號),整體規劃雙導師工作,從制度上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
(2)設定雙導師標準。主要要求為:思想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近五年考核均為合格或以上;熱愛教育事業,愿意為學徒(學生)奉獻畢生所學;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工作五年以上,年齡50歲以下;本校教師技能具有本專業高級工及以上技能等級水平,具有三個月以上企業實踐經歷;企業師傅具有中級以上技能等級水平,獲得過行業業務獎勵1次以上。
(3)雙導師認定程序如下。
1)個人申請。符合雙導師條件者提出申請,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交所在單位審核。
2)單位初審。各單位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初審,初審合格后報校企合作領導小組審核。
3)校企合作領導小組審定。校企雙方召開專題會議對雙導師進行審核、認定。
(4)校企雙導師隊伍建設的措施如下。
1)明確雙導師隊伍目標定位。建立“王德明技能大師工作室”,以大師工作室為載體,針對我校汽修專業師資隊伍、專業生源特點,組建我校汽修專業雙導師團隊,確定企業導師和學校導師培養的目標和方向,明確團隊發展重點。“王德明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目標是培養校企具有專業技能與工匠精神的高素質雙導師隊伍,負責對雙導師團隊日常管理。
2)導師團隊雙向結對拜師。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互有特長、各有優勢,在雙導師團隊中進行“一對一”或“一對二”雙向結對,以互為師傅、互為學徒的方式進行互助共建,迅速提高雙導師隊伍質量。
3)搭建平臺,促進交流。在實行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學校導師與企業導師之間的良好溝通是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保障。利用QQ、微信、線下會議、培訓三種方式搭建平臺,可以克服校企導師因崗位工作實際無法現身學校(企業)的局限,讓企業導師了解學生課堂學習內容及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校導師實時了解企業崗位技術變化、新技能的產生,收集最新的行業資訊,進行實戰經驗的積累與技能調整,增進對于企業的了解。雙導師隊伍利用平臺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方案、教學策略、技能指導等方面進行溝通交流,可以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4)雙導師實施“二學二做”,互助培養。學校導師進入企業,參與企業實踐,向企業導師學習職業素養。在具體工作崗位上感悟汽車行業的服務意識、協作意識、創新意識,體會一線員工以客人為中心的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工匠精神。學校導師進入企業,和學徒同工同崗,拜企業技術骨干為師,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學校導師參與一線服務工作、管理工作,體驗真實的工作場景,收集最真實的職業感悟,真正學到對接社會的職業技能。
學校導師在具體的學校教育教學中,要將企業所學轉化為個人能力。一做工匠精神的引領者、宣傳員。教師將企業中學習、感悟到的敬業、吃苦、團結、協作等一系列的職業素養運用到具體的教師崗位上,秉承大國工匠精神,立德樹人、服務學生,幫助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二做技能大賽選手。將企業所學習的技能,積極運用到各級各類的教師競賽中,例如每年舉行國家、省、市各級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國家、省、市、縣舉行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同時,指導學生參與各類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在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企業導師進入學校,向學校導師學習。一學教育思想。為更好地對接企業導師進課堂,學校每年春季組織“職業教育活動月”活動,組織企業導師和學校導師一起在進行職業教育政策法規學習,參加職業教育理念的座談、教師、學徒成功案例視頻播放等活動。對企業導師進行系統培養,使企業導師了解教育領域的職業導向與管理方法,幫助企業導師提高教師素質。二學教學能力。在學徒制實施過程中,借助校企導師結對的契機,讓企業導師走進學校導師的課堂,觀摩學校導師的教學風格、教學方式,觀看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參與課堂的評課、議課,在觀、看、評等環節中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在現代學徒制過程中,企業導師一做學徒的朋友。企業導師在了解學徒在工作中的困惑及需求后,要做學徒的朋友,要用自己的職業經驗指導學徒進行職業定位、職業規劃,幫助學徒確定職業方向。二做大賽教練。企業導師要積極參與學校導師和學生各級各類競賽指導。將企業和企業導師自身的優勢轉化為學校導師和學生參賽的技能和水平,真真切切提高各級各類參賽的質量。
我校現代學徒制雙導師隊伍建設的具體培養模式和主要內容如圖1所示。

圖1 現代學徒制雙導師隊伍建設的培養模式和內容
5)引進第三方評價,保證隊伍建設質量。在校企雙導師參加現代學徒制隊伍之前,校企共同制定《現代學徒制雙導師評價標準》,明確校企雙導師在育人過程中的責任、任務及工作的目標。在具體的現代學徒制過程中,學校、企業、第三方機構共同組成評價組織對雙導師評價考核,對企業導師從教學能力、教學質量、教學實效進行記錄、考核,評選“優秀企業導師”。對學校導師在具體崗位中的學習情況、指導情況、運用情況、成長情況進行評價考核,評選“優秀專業導師”。通過多元評價,可保證雙導師隊伍質量的穩定提升,落實現代學徒制的育人目標。
(1)教師走上專業成長之路。現代學徒制雙導師隊伍建設之前,教師的教學工作是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理論為中心,通過農村職業高中現代學徒制雙導師隊伍建設的探索與實踐,逐步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以培養專業技能為中心。通過雙導師隊伍建設研究,汽車專業打造了一批“雙師型”教師,培養了一批優秀教師。
通過現代學徒制雙導師隊伍建設研究,文化課教師不再單純地只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更追求基礎知識服務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服務于學生的后續發展。學校文化課教師積極探索職業素養,開展相關研究,找到了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規律。語文組探索學生工作崗位聽說讀寫能力提升;數學課程探索“生本實際需求”,貫徹執行以生為本的教學規律;英語課程探尋了英語活動,汽車維修口語訓練。公共素質課教師在實踐研究中獲得了地位認可、價值貢獻認同,使他們在所任教學科中更加努力地去提升自己教學水平。
在現代學徒制雙導師隊伍建設研究中面臨最大壓力和挑戰的是專業課教師,專業設置的調整、課程設置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革、校本教材的開發,重點在于專業課。因而對專業課教師的素質和結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原來傳統的“教書匠”已不能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沒有一專多能的本領,很難勝任職業教育,沒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專業技能,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特別是現代學徒制雙導師隊伍建設研究對教師觸動最大。教師參與到企業進行相應崗位培訓,讓教師明白了企業人才需求標準,從而使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與企業的供需對接,避免了傳統的教、學與企業的需求脫節的現象。同時,教師通過多種方式的培訓,專業技能得到快速提升,使教師從理論型向技能型轉變,從教書匠向教育人轉變。
在雙導師隊伍建設研究期間,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師先后赴省內外進行全面考察調研,了解相關汽車行業、企業對學校人才培養的需求,從而自覺加強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學習,自覺調整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并將新知識、新技能、新方法、新標準運用于教學中,實現教學與就業的順利接軌。近年來,專業教師指導或承擔省市級課題5個以上,并組織或指導社會貧困人員技術學習2 000人次。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深受上級部門的好評。
(2)教師教育科研水平不斷提升。自承擔現代學徒制實施策略研究課題以來,汽修專業教師積極進行實施策略研究,2016年8月我校研究課題《農村中職學校汽修專業現代學徒制實施策略研究》在四川省教育科研課題階段研究成果評選活動中被評為三等獎。在各級期刊、雜志、書籍上發表、出版、獲獎論文30余篇,特別是課題研究開以來,教師每年發表文章都在10篇以上。
(3)教師參加市級職業技能大賽連續奪冠。雙導師隊伍建設期間,學校參加或主辦了兩次廣元市職業技能大賽,兩次大賽均以絕對優勢獲得全市第一。
(4)“雙師型”教師比例提升。2016年,汽修專業雙師型教師比例只有45%。自從現代學徒雙導師隊伍建設研究以來,通過派遣各專業的教師到職業院校、合作企業、實訓基地進行專業實踐,加大汽修專業課教師培訓、培養,2019年,汽修專業持有汽車維修高級工以上技能等級證的“雙師型”教師在專業課教師中的比例達到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