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
摘要:選擇什么樣的職業道路,怎樣規劃職業生涯,是每位職校生的重要課題。在探索職業發展和進行專業學習時,學生既要知悉自己最大的職業潛能又要了解社會,既要掌握專業知識,又要熟悉職場動態,從而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為順利就業、成功轉換職業創造條件。
關鍵詞:生涯規劃? ?社會需要? ?自身實際
一、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在職業學校上學的學生,進校時只有十六歲左右,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談職業規劃,他們往往會覺得談這個話題太早了,實際上職業生涯規劃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一門必修德育課,這是由學校的特性所決定的。職業學校是針對職業崗而進行有針對性進行技能教育和專業知識教育的學校,它的最大的特征和優勢就是把求知、教學與技能、做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必能用、學必有用,是任何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
職業教育是培養直接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教育,因此要求職業學校的學生應迅速實現四個轉變:從初中生到職校生的角色轉變;從接受基礎教育到接受職業教育的轉變;從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轉變;從升學思想到就業思想的轉變。
職業中專一年級已經進入了職業生涯發展的探索時期,對職業生涯的正確規劃和選擇將直接決定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這樣看來,職業中專的學生盡早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非常有必要。
二、職業生涯規劃的依據
職業生涯是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漫長的,職業生涯規劃不等于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做好職業規劃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個人達到其人生每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并且為下一個階段發展做好準備。如果把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看作一次旅行,那么我們在出發之前最好制定好旅游路線,做好旅行攻略,這樣就不會錯過想去的旅游景點和購物商場。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主要依據有兩個:一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二是感覺自身的情況。
不同的人喜歡不周的職業,正是職業價值觀的體現,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必須明確知道,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最看重什么,什么是值得自己用時間和青春去付出的。因此,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則時應識別自己的職業興趣、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認清自己的能力特長、明確自己的工作價值觀。
三、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
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包括制定目標和措施兩部分。恰當的目標,就是我們漫漫職業生涯中的燈塔,指引我們走向成功。職業生涯發展的目標按時間分可分為近期目標:1年以內的目標;短期目標:1至2年內的目標;中期目標:3至5年內的目標;長期目標:5至10年內的目標。每一個階段目標中又包含學習目標、工作目標、收入目標、人際交往目標、家庭生活目標等等。
職業生涯發展目標的確立,應圍繞自己,依據自己,同時要適合自己。還應緊緊圍繞自己的專業來確立,才能學以致用,也具有現實的可行性。個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大環境,所以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目標的確立也要圍繞社會的發展,緊緊把握時代脈搏,準確定位,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滿足行業需求。有效目標的核心條件有兩個:一個是可以量化,另一個是有時間限制。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做一些事情有時會半途而廢,分析原因,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覺得成功的目標離我們太遠。日本馬拉松運動員山田本一曾兩度獲得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冠軍,在自傳中他是這么寫的:“每次比賽之前,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第三個標志是一棵大樹……”山田本一的做法就是分解目標,分別制訂相應措施,逐步實施,最終實現目標。
除了分解目標分別制訂措施外,在制訂措施時還應合理評估。對自己學習任務、崗位能力、技能培訓等現狀進行分析。抓住核心目標,分析最新需求,找準突破方向,關注最弱短板,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我素質,朝著預定的方向發展。
制訂措施時還應進行差距分析。根據學生個人職業目標要求,將來期望達到的水平,根據自己現有水平,進行自我分析和總結,找出差距。學生根據目標提升自已,及時補足短板。總之,制訂措施要針對目標差距、操作步驟可行、內容要求具體。
(作者單位:宜興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