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球
摘要:基于STEM教育視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設計學習活動模型,已成為教師培養學生信息化學習思維的主要方式。眾所周知,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屬于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基于STEM教育視角設計學習活動模型將豐富學生的實踐內容,進一步提升學習成效。本文從STEM教育理念和小學信息技術學習活動模型設計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各位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STEM教育視角? ?小學信息技術? ?學習活動模型? ?設計思路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設計學習活動模型對優化學生的學習思路和方法、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有著重大意義。基于新課程理念的要求,STEM教育理念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在現代教育領域中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STEM教育理念簡介
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四大學科的簡稱,可以看出這四大課程都是推動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的重要學科,而STEM教育理念就是以這四大學科為核心的教學理念,重視實踐與多學科聯動。
二、STEM教育視角下小學信息技術學習活動模型設計——以制作《貓和老鼠》片段為例
1.引導學生學習軟件,認識科學技術
基于科學技術創造的學習軟件,是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的重要工具。基于STEM教育理念,教師以軟件為主要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擺脫書本,立足于現代軟件的研究,提升信息技術能力,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無窮魅力。以Scratch軟件為例,這是一款適合小學生使用的趣味編程軟件,可以用來創造互動式故事、動畫、游戲、音樂和藝術。
教師可以根據《貓和老鼠》這個動畫設計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學習Scratch編程軟件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以制作湯姆貓追趕吉米鼠的畫面為例,教師可以設計多個學習任務,如“制作奔跑的湯姆貓”“制作奔跑的吉米鼠”“制作背景動畫”等,然后按照學習任務分成A、B、C三個小組,結合《貓和老鼠》動畫片段進行制作。在制作過程中,教師最好是讓學生比照著軟件說明書進行制作,雖然其中可能會有很多困難,但是學生可以一起合作、不斷嘗試,肯定會有較好的學習成果。借助這個過程,學生會團結協作,自主探究和學習Scratch編程軟件,熟悉其中圖形化程式語言的使用方法,操作熟練了,甚至還能高度還原原動畫中的各種角色和景物。總之,在教學任務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借助集體智慧熟悉Scratch編程軟件,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2.培養學生的工程和數學思維
對小學生來說,利用Scratch編程軟件制作動畫片段無疑是一件很難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采取項目教學法,引導學生將此項學習任務進行劃分,在編程的過程中滲透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工程和數學思維。
如當A、B、C三個小組完成了各自的學習任務后,三個小組會先展示自己的成果和制作過程,教師再對三個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點評。如A小組負責制作奔跑中的湯姆貓,造型是仿照原動畫中的湯姆貓形象,藍色的身子、白色的嘴巴和黑色的胡須,再配上氣喘吁吁的貓叫聲,根據學生的作品,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該動畫片段的制作步驟有哪些?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列明制作方法和過程。”通過“拆分”的方式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工程化和模塊式,形成“模塊化操作”的工程思想。B小組負責制作奔跑的小老鼠,它從左到右移動了12步,然后向右邊旋轉50°,再繼續移動了3步,那這些動作是如何做出來的,又該如何計算小老鼠的奔跑時間和旋轉角度?教師可以利用這個問題引導學生計算,從而有效滲透數學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設計學習活動模型是新課程理念思想指導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改革的重要措施。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當明確STEM教育理念對彌補傳統教材內容不足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并采取科學的教學理念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積極實踐STEM教育理念,激發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賀亞.STEM教育視野下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研究[J].信息周刊,2019(6).
[2]江豐光,和靜雯.國內外STEM教育活動類型分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11).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西北新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