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娟
摘 要:國有企業想要更好的發展,開展高效的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尤為重要,以此提升職工信息管理力度,促使員工在企業發展中價值最大化。國企應轉變傳統人事檔案管理模式,逐漸向著電子化的方向發展。基于此,本文通過對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優勢的介紹,進而闡述了國企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中常見的風險,并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為進一步提升國企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提供重要幫助。
關鍵詞:國有企業;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風險
人事檔案管理工作開展得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自身發展情況,開展高效的檔案管理工作,能夠促進國企向著更加良好的方向發展。這一背景下,國企為了更好地開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紛紛引入了信息化手段,以促進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方向轉變,這一轉變有效提升了整個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但通過大量實踐表明,開展電子化人事檔案管理時,很可能出現一些風險,導致整個工作并未體現出最大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企的發展。所以,國企需要針對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降低各類風險的發生率,為國企更好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的優勢
以往階段,企業開展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時,通常以人員手工與紙質管理模式為主,管理效果較差,不利于企業對人事檔案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企業正常運行,而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的出現,則有效改善的這一情況,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下述四個方面:
1.易于分類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人員數量較多,人事檔案信息較為龐大,其中涉及很多方面的信息,如人員姓名、聯系方式、薪酬待遇、以往工作經驗、所處崗位等,對于這些檔案來說,需要分門別類地管理,只有這樣,才會使檔案發揮出最大的作用。以往階段,通過人員手工管理時,由于檔案信息龐大,導致管理人員難以準確掌握檔案的真實情況,影響檔案的分類,使檔案雜亂無章的堆放到一起。而應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時,會有專業的軟件設計人員設計出性能良好、功能較為完善的人事檔案管理平臺。整個平臺由多個功能模塊構成,其中包括分類功能,將人事資料導入到該平臺后,只需要簡單點擊“分類功能”,平臺會自動對人事資料予以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結合前期設置的分類標準,將人事資料劃分到相應類型當中,操作簡單,無需人員過度參與,使得人事檔案分類更加科學、合理。
2.儲存量較多
紙質管理模式是在獲取職工信息后,書寫到紙張上,通過對紙張的保管,以達到人事檔案管理的目的。對于這一管理模式來說,所用的紙張具有邊界,只能在邊界范圍內書寫,因而存儲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大,若對大量人事檔案進行管理,則需要采用很多紙張,為管理工作帶來麻煩。以A4紙為例,尺寸為210×397mm,而人正常寫字時,1cm2約為1個字,也就是說,在一張A4紙上僅可書寫600字左右,字符較小一些,書寫字數可增加一些,但相對于龐大的人事檔案信息來說,這些字數依然僅占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而采用電子化管理模式后,則可改善這一問題,大大提升信息的存儲量。在電子化管理模式當中,以計算機硬盤為主要的存儲場所。對于硬盤的存儲空間來說,是虛擬存在的,無須將信息記錄到實物上,因而存儲量非常高。目前,在計算機領域內,硬盤容量最高已達10T以上,日常常用的硬盤容量也有數百G,能夠存儲數億的文字、數字信息,遠遠高于以往的紙質存儲模式。
3.應用方便
對于以往的紙質管理模式來說,將人事檔案記錄到紙張之后,會將其放置到相應的位置存儲,在需要使用檔案信息時,由管理人員從龐大的資料當中尋找出來。這樣需要消耗很長的時間,導致檔案信息的應用并不是很方便。而采用電子化管理模式后,則可有效改變這一問題。該管理模式當中,主要通過計算機完成信息錄入、存儲以及提取等工作,只需要在電腦管理系統內,錄入所需要查找的關鍵詞,計算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所有與該關鍵詞相關的信息提取出來,并展示在用戶眼前,用戶只需要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出最終的檔案信息即可。同時,在信息檢索時,錄入的關鍵詞越多、越準確,所檢索出來的檔案信息也會越少,進而對人事檔案的應用提供了方便。
4.提升工作效率
對于傳統紙質管理模式來說,主要是人員管理為主,任何工作的開展,均需要由人員完成,如由人員抄錄信息,由人員查找信息等,而人的精力與時間有限,不僅會出現一些錯誤,而且工作效率也不是很高,導致整個工作效率有待提升。同時,對紙張存儲時,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破壞,如放置到潮濕環境當中,會加快紙張的腐爛速度,還會使紙張上的文字變得模糊;若存儲場所出現火災,將會導致資料內容完全消失等。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使企業無法有效對檔案資料進行應用。而應用電子化管理模式時,通過計算機代替了人員,無需人工抄錄信息等工作,人員只需要對計算機進行操作,即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整個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大大提升了該項工作的效率。同時,信息存儲到計算機硬盤當中,不會受到潮濕、火災等因素的影響,即便硬盤損壞,也可通過相關技術將其修復,提升了檔案信息的安全性。此外,電子化管理無需采用紙張,具有一定的環保作用,有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國有企業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常見風險
雖然,相對于傳統人事檔案管理模式來說,電子化管理模式具有較多的優勢,但通過大量實踐表明,電子化管理依然會出現一定的風險,導致檔案信息損壞,或者是被不法分子所竊取,不僅對職工個人生活與經濟財產帶來一定隱患,同時還會威脅到國有企業的發展。具體來說,國企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中常見風險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1.物理網絡安全風險
在電子化管理模式當中,需要應用很多物理硬件設施,如計算機、硬盤、鍵盤、鼠標等,這些硬件設施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檔案管理的效果。然而在實際應用時,這些硬件設施很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而損壞,進而影響在電子化管理中的作用。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然方面。自然界作為人們生存的主要場所,一些自然事件很可能對計算機等硬件設施造成損壞,如在雷雨天氣下,計算機未做好避雷措施,由于在短時間內電壓迅速上升,會將計算機芯片燒壞;在地震、暴風等天災情況下,也可使硬件設施產生損壞,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出現毀滅性的破壞。二是人員方面。開展電子化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時,雖然無需人員直接參與進來,但是計算機的操作依然由人員完成,若人員對計算機知識不了解,或是未能正確操作計算機,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如操作人員隨意斷電,可能會損壞內存、硬盤、電源等原件,對資料造成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