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
摘 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少年兒童成長環境,是文化工作者的責任擔當。本文通過圖書館員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推廣系列活動,為少年兒童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拓展了一片新天地。充分發揮了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作用。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領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探索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賦予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激發了千百年來民族復興的奮斗力量和斗爭精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今天,我們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就是要著重于強化少年兒童的閱讀能力,夯實閱讀鑒賞基礎,汲取精華。公共圖書館在兒童服務領域,肩負著重要的閱讀指導責任。如何做好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閱讀推廣這項工作,結合實際案例加以分析。
一、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于兒童閱讀服務中是公共圖書館的責任擔當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是圖書館重要的服務對象。圖書館作為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在兒童服務領域具有“第二課堂”的特殊作用,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公共圖書館應該承擔起社會教育的責任,圍繞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主線,開展兒童閱讀服務。
通過與圖書館的互動,孩子在成長中獲取了知識、興趣、成就感、公共意識等等,使他們能夠積極樂觀健康成長,也體現了公共圖書館開展兒童閱讀的意義所在。
二、公共圖書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優勢
圖書館是人類知識寶庫和社會信息中心,擁有海量的文獻信息資源,古籍典藏豐富,是傳統文化的寶庫。隨著網絡技術以及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圖書館逐步建設起了豐富的數字資源及多元化的網絡體系,除了能提供傳統意義上的紙質文獻外,還能通過網站、微信、微博以及數字圖書館平臺全方位地向讀者提供海量的電子圖書以及高質量的多媒體素材。尤其是《公共圖書館法》的頒布實施在法律上保障了兒童的閱讀權利。圖書館通過開展一系列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如親子共讀、閱讀分享會、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講座、講故事比賽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吸引兒童進入圖書館,從參與閱讀活動再到利用圖書館形成自主閱讀的意愿。在閱讀的過程中,少年兒童在享受獲取知識的快樂的同時,不斷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圖書館還擁有一批具有豐厚傳統文化底蘊的、良好專業背景的圖書館員,為讀者提供優質的信息和文獻檢索服務,并通過專業有效的方法,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愛好、不同學歷的讀者,籌措社會各方面的優勢資源,開展各類型的閱讀推廣活動。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人力資源的根本保障。
三、少年兒童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能讓少年兒童體驗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涵的價值理念,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少年兒童心中生根發芽。兒童時期是人的一生中記憶力最為旺盛的時期,接受能力強,傳統文化的積淀可以激發他們一生的文化向往,構筑起人生最基礎也是最牢固的道德底線。讓少年兒童從小接觸傳統文化,不僅對于傳統文化本身的傳承具有積極的意義,于其自身而言,經過傳統文化浸潤,其語言文字的修養、文化底蘊,必然會有很大的提升,將來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
四、多渠道并舉在兒童服務領域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1.開展傳統文化經典書目薦讀活動,培養少年兒童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兒童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和基礎,如何讓少年兒童培養起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去親近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就要求在開展兒童閱讀服務時,更加注重閱讀指導的方法,閱讀指導方法的優劣直接決定了閱讀推廣的質量。同時,還要兼顧到不同年齡階段的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內心感受。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讓他們在閱讀中獲得學習的快樂,收獲知識,收獲成長的精神力量。
少兒讀者由于年齡、愛好、家庭背景的不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和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只有根據他們的需求與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閱讀推廣策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編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薦讀書目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浩如煙海,文學經典、語言文字、科技工藝、文教體育、社會家庭、哲學宗教等類目精彩紛呈。如何幫助少兒讀者在海量的文獻中選取適合自己閱讀的中華傳統文化典籍,濱海新區圖書館的館員選取了極具代表性的各類經典,編制成了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薦書目》。書目分為繪本、通俗讀物、原著三個級別供不同層次的小讀者選擇性閱讀,并適時舉辦讀書會,讓小讀者們進行專題分享,交流閱讀心得。為了營造傳統文化的閱讀氛圍,圖書館還在少兒閱覽空間設置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圖書推薦專架,方便讀者隨時選取借閱。
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薦書目》的廣泛利用,許多小讀者都制定了屬于自己的短期或長期的閱讀計劃,不僅為家長指導孩子進行家庭閱讀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還解決了部分學生在校閱讀量不足的問題。在科學規范的書目引領下,小讀者們從閱讀一篇篇簡單的文章開始,被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隨著閱讀能力的提升,開始慢慢地獨立閱讀一些符合自己年齡階段的通俗讀物甚至原著作品。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對于文字與語言的感知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在中華傳統文化的熏習下,個人道德素養也得到了大力的提升。
(2)打造精品薦讀主題活動,提升少年兒童閱讀鑒賞能力
為了在少兒讀者中更好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濱海新區圖書館精心打造了一批精品薦讀主題活動,通過為廣大少兒所喜聞樂見的形式,科學有效地開展閱讀指導工作。
“閱讀家計劃——國學啟蒙”系列主題活動,旨在通過周期性的閱讀,讓親子家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少年兒童對國學經典書籍的閱讀興趣,鼓勵引導廣大少年兒童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參與到讀書交流和分享活動中?;顒硬扇【€上共讀及線下導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活動圍繞“國學啟蒙”主題展開,精選不同難度系數、適宜少年兒童閱讀的繪本或圖書,通過趣玩、導讀、聆聽、共讀、分享五種流程,在21天的引領中完成計劃閱讀。趣玩是根據書籍進行趣味主題活動引領,引導孩子產生閱讀興趣;導讀是共同觀賞專家導讀視頻或導讀引領,讓小讀者和家長對書籍有一個初步印象;聆聽是通過提供作品有聲音頻或通過家長朗讀引導,讓認字有限的小讀者在錄音的引領下完成書籍的閱讀;共讀則是在領讀志愿者的引領下在線上完成每日閱讀計劃,將一本書拆分成21天的計劃性閱讀,讓整本書的閱讀不再是負擔;分享則是在完成21天的計劃后,有組織性地進行閱讀總結會,閱讀沙龍分享、閱讀家獎勵,并在分享會上開啟新的書籍導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