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夢姣 趙亞博 鶴壁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我國現代信息技術基本實現全面普及,教育體系也逐漸實現信息化教學,利用互聯網平臺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視野,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體育科目在教育行業一直是處于比較尷尬的地位,傳統教育重理論,輕實踐,一般的學校都將重心放在文化課程上,體育課程的實踐教學難以落實。高職院校的技能培訓近年來成為教育行業熱門,教育改革要求除了培育學生的基本文化素養,還提倡學生的全面發展,技能型課程能夠滿足社會不同行業所需,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我國發展迅速,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互動更加密切,體育事業得到良好發展,促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體育等特長課程,鼓勵孩子報考體育專業。
雖然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各大學校,但是體育專業注重實踐訓練,職業院校體育課堂的信息化設施投入存在不足,體育課程教學固守一種模式,優質的體育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及時傳播,無法跟上最新潮流趨勢,學生的體育水平相對較低,不利于體育生競爭實力的提升。
職業院校就是為了給社會不同領域培育技術型人才,體育教學的信息化教學和管理,能夠讓學生及時獲取最新體育競技的動態趨勢,及時調整自身不足之處,通過各類新型的體育課程提升身體素質,掌握標準技能。體育專業教學如果沒有及時創新教學模式,跟不上時代潮流,學生的體育素質會相對落后。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提高,信息技術在教育,學校等領域的發展也非常迅速,在部分學校的體育課程中,由于這門課程并不被重視,上課時間有限,因此,學生只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學到部分體育知識,教師也無法指導學生想學習的體育動作,并因時長與課程特殊性的關系,教師也并不能在課下指導學生練習和使用正確的動作,在網絡時代下,學生大部分時間沉溺于電子設備與網絡,加之飲食不均衡與作息時間混亂,已成學生群體的常態化問題,這導致大部分學生身體素質較差,因此,如何利用體育課或體育運動來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尤為關鍵,這一目標就要求學校重視體育課程的開展與設定,將體育課也納入全面發展的教育計劃中。
體育專業基本上都是以體育訓練為主,職業院校都將資金投入重心放到各類體育器材上面,采購專業的體育設備,打造標準的體育訓練場,對其他方面的資金投入較少。而信息化教學需用到各類計算機設備,如電腦主機、服務器和網絡等設施不完善,無法滿足信息化的要求,整體教學改革難以實施。當下是互聯網時代,各種校園網絡平臺、校園資訊APP是傳播消息的主要途徑,體育專業沒有融合互聯網改革教學,很多學生在接受信息這方面就會出現延遲,學生的創新思維難以發展。信息化的軟件與硬件設施都不完善,信息無法得到及時的共享傳播,職業院校的體育課堂與現代先進教學理念相差甚遠,學生被局限在傳統體育訓練中無法得到提升,無法充分發揮技能型人才的優勢。
信息時代推動了社會的改革創新,社會信息都能通過共享平臺實現傳播交流,信息化共享平臺的構建,能夠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教學開放性和多終端傳播,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地方獲取重要信息資料。體育專業的信息化共享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教學質量,實現教學與管理的現代化,讓學生能夠按照科學發展觀不斷提升自我。
因為職業院校為了保證社會人才的供給,投資成本都用在技能型設備上,信息共享平臺投資成本較大,體育信息化沒有形成體系化的教學平臺,缺少專業的教學老師,共享平臺無法全面發展。信息化課堂能夠讓老師獲取最新的體育潮流消息,職業院校如果沒有完善體育課堂的信息化平臺建設,老師自身的教學能力都被局限在一個地方,自然就無法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老師作為教育的主要引導者,自身的教學水平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為體育專業注重實踐訓練,職業院校基本都是聘用專業型的體育教師,他們長期在訓練場中教學,大多數都是關注體育實踐能力的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不高,思維也會局限于訓練場。很多老師連基礎的多媒體教學都難以流暢操作,更不用說在課堂開展高效便捷的微課視頻教學了。很多老師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覺得體育就是以提升實踐能力為主,現代信息化技術與體育競技類聯系不大,無法深刻認識到信息化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的優勢,體育的信息化課堂教學難以落實,體育類學生的綜合素質無法全面提升。
在新課改與社會快速發展的前提下,教師不僅要保證課堂質量,傳授課本中的知識,也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研究與探索將現代化教學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培訓或其他途徑的學習來豐富自身的知識,擴大知識面,完善教學體系,將學到的理論與實踐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充分的運用起來。信息化技術在目前的大部分高校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信息化教學提升了體育教學的質量,具有知識豐富和快速傳遞的特點,在體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并且,很多信息并不發達的偏遠地區,學校也通過互聯網開始向新課改邁進,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網絡授課與網上教育也成為教學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網絡授課,也可以為學生在體育課之外的地方提供正確的動作指導與理論知識的學習,依托互聯網的技術,還能將體育教材中的知識通過圖文的方式表現給學生,學生能夠通過多角度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縱觀教育史,我們可以發現,體育這門課在大部分學校中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傳統的體育教師的信息技術與課堂的融合性比較差,許多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對于信息化技術的使用非常欠缺,這導致在高科技發展的前提下,體育教學課堂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師應當在這方面提升自身能力,找到改進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突破口,提升教學的整體能力,來完善新課改下趨于變化的課堂內容與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在傳統模式下,還是在高科技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內容都應該圍繞教材內容來進行拓展與傳授,以此達到教學目的,更重要的是,拋棄傳統的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學模式,學校應當替學生搭建好信息化平臺與方便學習的高科技平臺,引導學生通過觀看體育競技、比賽等提升學生參與體育與鍛煉的積極性與熱情。
隨著網絡游戲等娛樂方式的出現,學生自發進行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較低,而且體育課上教師主要采用傳統的講授示范,然后要求學生練習,方式較為單一,學生很難產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設計不同的體育活動,同時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組織30天運動習慣養成活動,要求學生通過運動軟件打卡,每天運動一小時,從而幫助學生養成運動的習慣,并且能在活動結束后與同學分享運動給身體和生活帶來的變化。教師也可以組織線上運動會,由于場地和時間的限制,線下的運動會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線上運動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例如開展引體向上、跳繩或是平板支撐等項目,要求學生錄制視頻,然后根據學生的成績來進行適當的獎勵。
不容忽視的是,體育教學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并不是所有的體育動作都是安全可行的,這要求老師在課堂中灌輸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重視與安全性的了解,才能做到在任何時候都以安全為前提進行體育競技活動與鍛煉,尤其是在課下等老師看不到的時間段,部分學生會忘記動作要領或安全提示,這要求老師將體育教學融入進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將體育教學常態化、日常化,不僅能保證學生體育動作的熟練,也能保證都是較為熟悉的活動。當下,我們應該關注的不僅是學生的身心健康,更是學生的安全問題,只有通過正確的方式和模式來幫助學生增強鍛煉、強身健體,才能達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
大多數情況下,體育教學是教師講授知識、示范動作、帶領學生運動。這種方式較為單一,學生學習中會動力不足,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一些方式來開展教學。比如現在比較火的短視頻平臺中會有一些關于體育鍛煉或運動的視頻,教師可以結合此類視頻,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拍攝相似的視頻。職業院校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將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和體育課程教學相結合,創新體育課堂,進而幫助學生培養運動的習慣,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信息化教學已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而是一個能動的對傳統教學的揚棄過程,在信息技術的驅動下逐漸脫穎而出教學方法與工具。然而,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還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每一位職業院校體育教師不斷地摸索與實踐,促進體育教學信息化方向發展。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素質教育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職業院校體育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創新,結合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好的養成運動的習慣,提升強身健體的意識,塑造健康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