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
【摘? ? 要】本文基于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整合策略進行探究,首先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融合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融合的策略,從采取學生自治管理、抓住整合教育落腳點、在實踐活動中深化認知、運用信息技術促進融合四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中教育;班級管理;德育;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3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0-0030-02
The Integrative Strateg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Classes
(Huining County No. 1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China) YANG Hu
【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class management. First, i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integr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he adoption of student self-management , grasp the foothold of integrated education, deepen cognition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integration.
【Keywords】High school education; Class management; Mor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高中階段的學生能夠從電視和網絡中獲取到非常豐富的信息。而繁雜的信息中充斥的健康信息與消極信息,容易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內心較為豐富和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自身缺乏對事物全面和正確的理解,所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對高中班級進行管理時,教師要將心理健康與德育進行融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中班級管理風險分析
高中生雖然身心已經趨于成熟,但是還是缺乏鍛煉和實踐的機會,在能力以及心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在班級管理中,很多班主任容易忽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班級管理存在潛在風險。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可能會具有較大的心理壓力以及社交上存在障礙,甚至有學生在價值觀方面出現偏差。如果采用強硬的教育方式對待學生,如在班級中嚴厲批評或是指責學生,不僅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還不利于學生改正錯誤。還有的教師平時與學生交流不多,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不了解,學生很難將心里話如實地向教師訴說,這樣會導致師生關系越來越陌生,最終影響班級的凝聚力,對學生的健康發展也有一定影響。
(二)心理健康與德育融合的重要意義
首先,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對學生進行管理,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將心理健康與德育相融合,能夠提升學生在班級中的地位,教師要起到引導和輔助的作用,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其次,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高中生與社會接觸不多,班級生活就相當于社會生活。因此,在班級中正確引領學生掌握生存技能,注重對學生社交能力、三觀塑造、意志力鍛煉等方面的培養,結合學生現有的實際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梳理和解決,能夠促進學生擁有良好的三觀和道德品質,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最后,能更好地落實健康與德育。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采用靈活、科學的管理辦法,不需要所有事情都大包大攬,而要注重做好細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從細節處對學生進行教育,將心理健康與德育有機融合,提高教育的時效性和有效性,從而實現德育的良好落實。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融合的策略
(一)采取學生自治管理
高中階段的學生較多,班主任管理任務以及教學任務較重,難以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管理,因此可以采取階段性管理辦法,通過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自治。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教師可以建立三階管理模式,即個人、小組、班級,師生共同制定班級管理的規章制度,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并且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最終制定的規則才能讓學生信服和遵守。每個學生要自主地進行自我約束,然后小組進行互相監督和鼓勵。在班級中從德育角度構建學生對班級管理的認同和支持,并且要將健康知識以及德育知識融入學生的日常中,構建積極和諧的班集體。對于班級規則,師生要共同遵守,這樣教師才能為學生起到良好帶頭作用。例如,關于時間制度的規則是,遲到的人課后要在操場跑一千米。一開始學生遲到在課后都不愿意去跑步,在我的督促下才不情愿地完成。后來有一次因為工作原因,我上課晚到兩分鐘,在課后我主動去操場跑步,并且讓所有學生見證。經過這次事件之后,很多學生對班級制度都變得特別支持,就算違反規章制度,也會主動說清原因,并且主動接受處罰。在長期的堅持下,班級凝聚力越來越高,很多學生都會堅定地遵守規則,這對于學生心理健康和德育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抓住整合教育落腳點
開展教育活動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結合學生的情況進行教育,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讓學生配合教師的教導。將心理健康與德育相結合,將學生的實際生活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運用鮮活的例子進行教育,不但更有說服力,還能夠提升整合教育的效果。例如,班級中有一名男生性格不安穩,經常惹是生非、打架鬧事,并且在事后絲毫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后來我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在溝通后得知學生家長文化水平不高,他們經常采取強硬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沒有與孩子進行內心溝通,從而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找到問題的原因后,我一方面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教育,傾聽學生的想法,并且為學生分析事件的對錯;另一方面對學生家長進行教育指導,讓家長采用科學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后來,學生與父母的關系逐漸緩和,遇到事情時也不再沖動,反而會來詢問我的意見,性格變得逐漸開朗和積極。因此,將心理健康與德育相融合,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進行情感體驗,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感受到良好道德以及健康心理帶來的愉悅和幸福,能實現整合教育的落地,獲得雙贏的效果。
(三)在實踐活動中深化認知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與德育,不僅要從規章制度上對學生進行約束,更要讓學生從內心認識到健康心理以及道德品質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推動學生的內在動力,使學生主動積極地改變和完善自己。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師可以在班級管理中展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抒發情感、自由表達,從而在思想層面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調節學生的心理,讓學生擁有健康的人生。
(四)運用信息技術促進融合
21世紀是信息時代,教育行業也要與時俱進,積極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為德育創造新的空間。應用互聯網進行教學,能夠將心理健康與德育完美融合,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一方面,由于教材內容有限,教師很難深入挖掘與學生切實相關的教育素材,而在網絡中進行信息收集和整理,教師能夠了解到更多專業、豐富的教育知識和案例,促進心理健康與德育的融合。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應用網絡平臺開設心理咨詢窗口,促使學生在網絡中匿名發言,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說出真實想法,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教師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教師還可以定期調查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通過發放問卷的方式讓學生填寫,不記名的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性。最后對問卷調查進行綜合,分析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是什么,從而在德育中進行有效的梳理,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教師能夠有效地推進兩項教育的融合,讓更多學生主動接受良好的德育,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意義。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教育階段,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更要從學生的身心健康出發進行教學,這樣才能為學生有效學習提供精神支持。高中班主任要積極地將心理健康與德育進行整合,堅持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從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葉麗霞,明偉.論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整合的可行性[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1).
[2]韓媛媛,陳家麟.淺析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教育科學研究,2005(04).
[3]徐創瑜.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整合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03).
[4]邢嚴.探索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7(12).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