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桂
【摘? ?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課程改革也在不斷推進,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發生了與時俱進的變化,這對教師的語言能力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語言能力應用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語言能力的應用策略做出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教師語言能力;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9-0107-0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ers' Language Abil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Deai International School Affiliated to Peking University, He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China)ZHANG Shigui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also constantly advanc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ourses have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the society.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in junior high schools has changed with the times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language ability applic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ers' language abil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teachers' language abil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Chinese teaching;Teacher's language ability;Applied research
一、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語言能力應用的簡要概述
教師的語言能力,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首先,一個人的內在會通過語言體現出來,教師的整體素質會通過語言能力表現出來,學生會根據教師的語言談吐感知教師的綜合素養。教師的語言能力對于教學成果有著制約性作用,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直接的影響,決定了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現階段教育部門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課堂質量給予了高度重視,對于教學過程中教師語言能力的應用有著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學校強化教師語言能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因此,教師也應當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深入研究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語言能力的運用,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能力的吸引力和說服力,在講課過程中富有飽滿的激情,準確而富有吸引力地對初中語文課本知識進行表述,實現初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溝通,活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果,表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魅力。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語言能力應用存在的問題
當前階段,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語言能力運用過程中不重視高效提問,無法實現教育教學的良性互動。而且教師課堂語言能力運用缺乏傾聽技巧,不能把握教學的主導地位,不利于全面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狀態。此外,教師在批評學生時語言運用的藝術不佳,導致課堂氛圍低沉,不利于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營造優良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語言能力應用策略方法
(一)重視研究課堂語言能力的高效提問法,實現教與學良性互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言是最基本的工具,教師對于語言能力的運用將直接影響著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效果。運用語言能力進行提問作為一種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課堂質量的重要途徑,是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可以以一種談話的形式有效地進行初中語文課堂的溝通。
如今,教師的權威性影響著學生,學生幾乎不會對教師提出質疑,學生只是一個簡單的被灌輸語文文學知識的學習載體。面對教師的提問,學生具有畏難心理,不愿意主動積極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提問方式上對于語言能力的運用也對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提問的方式與時機不成熟,很可能導致學生不會回答教師的問題,打擊學生學習語文文學知識的信心,無法實現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傳授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合理合適的方式,運用語言表達技巧,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反應和實際表現,尋找適宜的提問時機,通過思維引導對學生進行提問,達到語文課堂高效互動的目的。中華文化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而中華文化最具體的體現便是在語文課本中。因此想要學好語文這門課程的文學知識,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有很高的難度,運用語言技巧,適當的提問與啟發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對語文進行探索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運用傾聽技巧,把握教學的主導地位
在初中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在語言能力的運用過程中更加重視自己講得是否明白,卻忽視了傾聽的重要性,無法實現課堂實際教學的有效溝通。因此,教師應當認識到,單單憑借能言善道不能真正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必須滿足傾聽到位的先決條件。在教師語言能力的運用過程中,應當足夠重視傾聽技巧方面的研究,提高傾聽技能的訓練,讓知識真正進入學生的頭腦中,實現說與聽的結合,達到有效溝通。據研究調查顯示,在交流過程中先聽再講,可以讓對方更好地接受我們的思維。作為語文教師,不僅僅要善于運用語言能力,更要擁有合格的傾聽能力。在初中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觀察與傾聽,從整體上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調整教師本身運用語言能力進行教學的方式,打造優質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
因此,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全面運用傾聽技巧。首先,要視聽說相結合,用耳朵認真聽學生的想法,用眼睛對學生進行觀察,用心仔細感受課堂教學進度是否適合學生,用手寫語文課文的關鍵知識。其次,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反應做出反饋,在課堂教學中配合學生,結合身體語言、面部表情、眼神表現力等多個方面與學生交流,比如,“點頭”對學生表示肯定,“微笑”對學生的想法表示支持和肯定。最后,教師要正面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尊重學生的想法,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對學生的錯誤觀點不能直接否決,要加以引導,對學生正確的觀點表示認同。
(三)鉆研批評藝術,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在初中語文教學教師對語言能力的運用過程中,除了注意與學生溝通、傾聽學生的想法,教師對于批評藝術的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表揚和批評是不可避免的溝通方式。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注重虛心接受批評,遵從“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思維習慣,但是在進行批評的方式上卻不太計較。而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為了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可以健康成長,必須高度重視批評的藝術。
保證在指正學生的錯誤時,本著出于善意的根本原則,保持指正學生的錯誤、改正學生缺點的態度,不會造成對立的情緒,也不會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讓學生更容易地接受教師的批評,不會產生抵觸情緒和不滿心理,同時減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疏離感,增加教師的親和力。教師通過鉆研批評藝術可以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語文知識與探索知識的熱情,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形成獨立的思考能力,培養正確的思維體系,形成正確的社會觀、價值觀,辯證地看待所遇到的社會問題,不隨波逐流,有自己獨立的判斷思考能力,可以正確分析問題,并學會獨立解決問題,最后為成為一個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高素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教師語言能力的運用對于課堂氛圍有著很大的影響,在語文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形式各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調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思維更加健全。此外,教師通過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而調動起課堂教學氛圍,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高效地學習,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與文學素養,進而打造優質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韓烏蘭.淺談中學語文教學語言能力的有效強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8(07).
[2]石春玉.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01).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