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霞
史金霞老師在《不拘一格教語文》中提出了“縱深多維,重構文本”的方法。面對任何一個文本,教師在備課時,都應該站在無時空的坐標軸上,致力于探求它的內(nèi)涵與外延,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調(diào)動可以調(diào)動的一切因素,縱深挖掘,多維勾連,比照裁汰,最終確定自己課堂教學的目標和所要采用的方法與所使用的素材。
一、給學生自主的學習空間
小組合作學習下的課堂要立足于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因為學生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個充滿激情和活力,有待點燃的“火炬”。教學設計應當是為了如何去點亮這“火炬”,使他們自己發(fā)光,從而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例如學習《〈論語〉十則》時,在學生充分朗讀、背誦課文,已經(jīng)對課文比較熟悉的基礎上,讓學生充當小偵探,運用坐莊法交流自己從文章中找出一些很重要,又比較特殊的詞語,來激發(fā)學習興趣。如找出一組反義詞(故、新)、一組同義詞(罔、殆)、一組行為截然相反的詞(從之、改之)。
文言文教學如果在課堂上很費力地對照課件逐字逐句講給學生聽,學生們也是整堂課奮筆疾書地寫筆記,這就是等于花時間去死記硬背。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使這個難題迎刃而解。老師費力逐字逐句的講授,變?yōu)閷W生積極查閱資料,小組研討,確定詞、句意,合理分工并展示,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習更有效。在疏通課文時要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一定要留給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讓他們先自主積累出本文重點的實詞和虛詞,再通過小組合作,小組的幾個人必須都積極參與。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及時糾錯,做好筆記,才能真正達到查缺補漏的效果。
二、以讀代講拓展延伸
教育部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教學大綱》中,關于文言文閱讀的要求是:“熟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理解內(nèi)容,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 對于課標中的“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我認為最實在的文言文教學應該是以讀代講,讀的遍數(shù)多了自然就背過了。課堂上書聲瑯瑯,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教學利用小組合作以讀帶講的教學方式,既能讓學生了解古文內(nèi)容,又能熟讀成誦,這樣既培養(yǎng)訓練了學生的語感能力、審美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記憶力。文言文《詠雪》的教學就用以讀代講的方式引領學生一步一步探究出文章的主題。
一讀,讀出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學生自讀、對讀、齊讀后思考“讀出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這樣解決了重點詞“內(nèi)集”“欣然”“講論文義”“大笑樂”的內(nèi)涵。
二讀,讀出兩個怎樣的兒女。
師生合作分角色共讀,學生思考讀出“兩個怎樣的兒女” ?學生回答后,教師再追問“謝太傅更欣賞誰?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到此學生基本能當堂背誦了。
三背,再現(xiàn)三個人物的對話。
學生有感情背誦文章,背誦完之后再加上一些心理描寫,用自己的話敘述一下這個小故事,這篇不足百字的小短文就顯得更加生動有趣了。
最后是拓展提升,《詠雪》恰似一場陽光下的瑞雪,絢爛在我國古典文化歷史畫卷上,帶給人們精神的遐思,對聰慧少年的才智總是贊嘆不已。幻燈片呈現(xiàn)古代少年兒童的故事《王戎識李》,學生齊讀后,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大意。
平時我們也知道文言文的學習要抓課文的重點句,但我們所抓的重點句常常是通過師生的分析講解來完成的,而如果通過引導學生品讀和美讀來進行,這就是做到了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等方式展開,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變?yōu)閷W生的課堂。在教學中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diào)一些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在兼容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造性,從而達到激發(fā)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高度的學習熱情都是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下日漸形成的。有了小組合作的支撐,文言文的閱讀教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相信師生在每天的小組合作中,會有更大的進步、更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