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柏 申云帆
摘要:作為主流媒體,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正確的社會風向,而新聞從業者,則需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拓寬視野,深入生活,挖掘內在新聞價值,報道先進經驗與典型,傳遞百姓心聲,創作出引領社會進步的優秀作品,以正社會風向。
本文以《貴州日報》十三年系列追蹤報道“五瓣公章”為例,探討主流媒體如何創作出優秀的新聞作品,以此推動引領社會進步和發展。
關鍵詞:輿論導向 貼近時代 新聞視角 新聞體裁
自2007年到2020年,《貴州日報》記者持續追蹤報道反映基層民主狀況的“五瓣公章”。十三年的時間持續關注“五瓣公章”的發展情況,以不同視角、不同體裁報道該主題,見證了當地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一、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中國近代思想者梁啟超曾這樣形容輿論:“輿論者,天地間最大之勢力也,未有能御者也”。可見輿論引導的作用十分強大,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輿論引導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因此,新聞輿論引導工作十分重要。
對于主流媒體而言,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系統、準確地宣傳闡釋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及時宣傳報道各地的先進典型、經驗,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2007年,“五瓣公章”的第一篇報道《一枚奇特的印章——錦屏縣圭葉村民主理財小記》在《貴州日報》刊發,從圭葉村加強民主監督、提高基層民主自治能力等方面對“五瓣公章”進行了獨家報道,受到社會各界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全國數百家媒體跟進報道和刊發評論,引發全國關于基層民主的大討論。
“五瓣公章”一問世就引發巨大反響,其最大的一個特點就在于尊重報道內容的客觀性,堅持提升報道的專業性。
有專家學者指出,主流媒體的報道內容被轉載與采用,代表該篇作品具有很強的影響力與號召力,不僅能對該媒體行業產生影響,也能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影響。
對主流媒體的從業者而言,在享有被國家法律保護的采訪權、知情權、公開報道權、監督與批評權的同時,應承擔推動社會和諧發展、堅持報道內容的客觀性和專業性、正確引導輿論等社會責任。
在“五瓣公章”的報道過程中,記者享有自身權利的同時,也在履行著自己的義務,為正確引領輿論導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首先,“五瓣公章”的發生地,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屬少數民族村落,是記者的家鄉,因為環境優勢,記者能夠第一時間掌握一手資料,同時因為具備語言優勢,能夠把握客觀事實,有利于堅持報道內容的客觀性和專業性。
其次,緊跟時代發展潮流,熟悉中央精神,記者通過不同角度去觀察與思考,始終保持新聞敏感與專業性,利用不同體裁強化報道主題,以此發揮了正確的輿論引導作用。
正如《人民日報》的評論所說,“五瓣公章”的運用,公眾有贊揚,也有建議和批評,說明民主的制度和形式,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和提升。也從側面印證了,通過“五瓣公章”的報道,使得基層對民主制度的探索得到廣泛關注,印證了社會主義民主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發展的。
其實,當我們閱讀“五瓣公章”的系列報道后,不難發現,“五瓣公章”之所以能夠得到社會各界權威人士的探討,可以說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筆者認為,第一方面的原因是,新聞媒體成為了百姓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橋梁”與“紐帶”,也就是說,新聞媒體以正面積極的方式,充分發揮了“移情能力”,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問題,引發共鳴;第二方面的原因就是新聞媒體引領正確的輿論導向,樹立正確的社會風向,體現了權威性,也更能讓公眾信服,從而得到有效建議,進而推動社會進步。
二、貼近時代小切口,反映大主題
著名新聞理論家、人民日報前副總編輯梁衡曾對真正的頭條好新聞做出解釋:中央精神、受眾熱點和事實,一定要三點結合成一線,這才是真正的頭條好新聞。
梳理《貴州日報》“五瓣公章”系列追蹤報道刊發時間點,不難發現,每一篇報道的刊發時間,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緊跟時代的進步與發展。
2006年以前,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的圭葉村,財務制度不健全,群眾對所公布的理財內容產生懷疑,干群矛盾十分突出,有的村民干脆當眾撕爛公布榜以示不滿。
2006年,恰逢全國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圭葉村廣泛集納群眾智慧,開始實行“五瓣公章”審計財務制度,從召開村民動員大會,到村中張榜公示等,都運用了“五瓣公章”。
2007年11月,“五瓣公章”運用一周年,效果良好,記者以獨家報道推出《一枚奇特的印章——錦屏縣圭葉村民主理財小記》,引發全國網友對基層民主的廣泛討論。
2008年9月8日,正值貴州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林改經費使用十分重要,記者重訪“五瓣公章”發源地圭葉村,了解“五瓣公章”如何發揮作用,并在《貴州日報》再次刊發追蹤報道文章《五瓣章理財風正氣順——看錦屏縣圭葉村村民如何審計林改資金》,為全國林改提供了典型經驗,引發了《中國綠色時報》追蹤報道。
到了2017年,貴州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記者再次來到圭葉村,從脫貧攻堅的角度推出整版篇幅深度報道《“五瓣章”講述村域發展新故事》。
2019年7月18日,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過程中,記者再度關注“五瓣公章”,在《貴州日報》開設的“初心·傳家寶”專欄中,以此角度入手,刊發《“五瓣公章”續寫發展新篇》,講述這枚公章已經成為村民的精神信仰。
2020年6月,全國各地主流媒體開展標志著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重大主題宣傳活動,《貴州日報》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記者又一次來到圭葉村,對該村的后續發展進行了回訪,再次刊發名為《“五瓣公章”受關注、鄉村旅游引客來、百姓增收日子紅——圭葉村越來越火》的追蹤報道,全面反映了“五瓣公章”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筆者認為,一篇優秀的新聞作品,要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記者在挖掘事實內在新聞價值的同時,還需緊跟時代步伐,讓報道產生積極的影響,反作用于人民群眾的生活以及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當“五瓣公章”的第一篇報道自《貴州日報》發出之后,全國多家主流媒體便對“五瓣公章”的影響作出了積極的評價。
《人民日報》在評論文章《“五瓣公章”,質樸的嘗試》中認為,“五瓣公章”質樸而莊重,蓋出大印,卻朱紅清晰,堂堂正正。就如同印章背后的這個農民自創的民主理財制度,簡單明了,卻實在、管用。
新華網開辟專題對“五瓣公章”這種探索和經驗進行討論。
中央電視臺年終特別報道節目《印象2007——CCTV年度新聞記憶》將“五瓣公章”帶來的基層管理制度變革列為“2008年十大展望”之“基層民主如何制度創新”。
在全國網友“基層民主大討論”中,專家學者就認為,“五瓣公章”所帶來的農民民主意識覺醒,其意義可與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安徽小崗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相提并論。
更值得關注的是,“五瓣公章”經驗就此被全國各地所借鑒,河北、湖北、四川、河南等地隨后出現“五瓣公章”身影,基層民主不斷得到探索和完善,促進了鄉村的和諧發展。
不僅如此,因為“五瓣公章”持續追蹤報道的發出,圭葉村打響了自己的名號,更加重視未來的發展。近年來,圭葉村先后獲評“黔東南州衛生文明村寨”“貴州省生態文明示范村”“中國傳統村落”等稱號,從“窮得叮當響”的山溝溝成為了旅游“香餑餑”。
該村的華麗轉變,也進一步體現了優秀的新聞作品應以小切口來反映時代的大主題,其最大內在價值應是其隱形的推動力,能促發當地百姓思想意識的覺醒,促進當地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三、專業視角,聚焦全面
作家劉白羽曾說,記者要有敏銳的眼睛,隨時隨地去捕捉,那一點一滴,往往能給人鮮明印象,深深啟發。在這一點上,筆者認為,一名優秀的記者,首先要具有新聞敏感性,能從茫茫的信息中,迅速判斷出事件的內在價值,從而為一篇好的新聞作品打下基礎 ;其次,在采訪與寫作中,記者應發揮自己“看問題”的獨特、專業視角,聚焦事情發展全貌,多角度、多方面對事實進行深入的挖掘;最后,記者不僅能“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還要能“接地氣”。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無愧于內心、無愧于時代的優秀新聞作品。
“五瓣公章”的系列報道之所以能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重要的反響,正是因為記者能以其獨到的新聞敏感,發現最具價值的新聞線索,并能以不同的新聞視角,創造出聚焦全面的新聞作品。
從《貴州日報》十三年系列追蹤報道“五瓣公章”來看,每一篇報道,都是記者深入基層抓到的“活魚”。以第一篇報道《一枚奇特的印章——錦屏縣圭葉村民主理財小記》為例,記者得到線索之后,第一時間前往圭葉村,面對面采訪“五瓣公章”的當事人圭葉村五個管章人和村支書,得到第一手素材,從而將事件寫活。
優秀的新聞報道總是離不開觀察,如果記者沒有深入生活看事件,就寫不出好報道。筆者認為,全方位的觀察,能讓記者調動所有的感官,迅速明確報道的主題思想。
還是以第一篇報道為例,記者從“新鮮事、有趣事、感人事”和“典型經驗”的視角,反映了民眾的訴求,切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并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到了2017年,“五瓣公章”運用十年后,當《貴州日報》記者以脫貧攻堅為背景再次重訪圭葉村時,更換了新聞視角,聚焦脫貧攻堅進行時,刊發《“五瓣章”講述村域發展新故事》,從農村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等角度深度詮釋了圭葉村的變化,以及走向成功的方法和路徑。
2020年,記者再次重訪,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運用不同視角,聚焦圭葉村的發展新路,刊發名為《“五瓣公章”受關注、鄉村旅游引客來、百姓增收日子紅——圭葉村越來越火》的通訊,報道圭葉村積極建設美麗鄉村和發展鄉村旅游的故事。
一篇好的新聞報道,一個好主題的持續追蹤,每一次的亮相都需要具有獨特性。記者首先要通過自己的親眼觀察從而取得感性認識,形成寫作熱情,由此發現生動細節;其次,記者要更換自己的新聞視角,在每一次的采訪和寫作中,抓住重點,明確主題,避免報道的雷同和寫作的一般化,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題材來反映事件的發展變化,豐富新聞作品內涵。
新聞作品內涵的豐富,不僅需要新聞從業者具有獨特專業的視角,新聞體裁上也需要有所變化,才能更加全面地闡釋主題。新聞從業者在進行新聞作品創作時,不單單是要表達事件的發生、經過和結果,還需要靈活運用多樣的體裁,為新聞作品增光添彩,從而加強新聞作品的質量。
就“五瓣公章”系列追蹤報道而言,從通訊、消息再到深度報道,每一次體裁的轉換,對于新聞事實都是一個更加精彩的展示。
2017年5月11日,《貴州日報》“第一視點”版面刊登《“五瓣章”講述村域發展新故事》深度報道。這是第一次運用整版的形式,對圭葉村運用“五瓣公章”后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更加生動的刻畫。記者從“居住環境大變樣”“擺脫貧困努力前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走生態旅游新路”四個方面,梳理了圭葉村發展的清晰脈絡,讓讀者對該事件事實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進一步豐富了“五瓣公章”的主題與內涵。
縱觀整個新聞發展的過程,可以看到,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聞傳播方式發生巨大變化,新聞體裁也變得愈發豐富。同一個主題的不同體裁,符合了不同的傳播要求。筆者認為,當我們運用消息、現場新聞、通訊、深度報道、系列報道等多種形式對同一個主題進行報道時,每篇新聞報道不同的展示效果,能讓讀者擁有更直觀全面的體驗,也能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綜上所述,一篇優秀作品之所以能夠全方位反映事件事實與其內在價值,其中離不開記者的獨特視角以及新聞體裁的多樣化。做到這兩點,新聞報道內涵能夠更加豐富,質量也能得到保證,從而引發關注,推動社會進步。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新聞傳媒行業也在經歷不同的變化與革新,而這也更要求主流媒體要能夠深入挖掘事件本質內涵,從而反映時代的變遷,推動社會的發展。
作為主流媒體以及新聞從業者,不僅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還應發揮自己的專業素養,挖掘事件的內在價值,并能運用獨特的新聞視角和專業的新聞技巧傳遞事件的內涵與意義,從而使典型經驗獲得社會關注,進而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產生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趙忠成.用新聞的力量推動進步——主流媒體在輿論監督報道中承擔的社會責任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9(11):150-151.
[2]陳醉.基于新聞賦能的媒體價值新論——以“貴州隆晴藝術扶貧”全媒體報道為例[J].傳媒評論,2021(1):26-27.
[3]陳壽富.論全媒體語境下的新聞體裁概念[J].江淮論壇,2017.(04):159-160.
[4]姜剛,水金辰.小切口如何反映大主題[J].中國記者,2018(10):86-88.
[5]薛曾蕙.新聞寫作技巧的運用探討[J].記者觀察,2018(3).
[6]徐祖偉.做時代潮流中的“瞭望者”——淺析記者新聞視野的獨特視角[J].城市黨報研究,2021(2):42-43.
(作者單位: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