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紅玲
[摘 要]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微創、介入等技術廣泛運用于臨床,醫用耗材日益高科技化、品種日益繁多、價格日益昂貴,患者的醫療費用中耗材占比越來越大。面對醫改新形勢下單病種付費、DRGS付費給醫院帶來的壓力,醫院只有降低運行成本,降低患者就醫成本,才能有生存發展的空間。加強一次性醫用耗材管理使用專項審計、規范醫院耗材管理無疑是降低運行成本的最有效辦法。借此,筆者就醫院審計工作中如何加強對醫用耗材的管理談幾點心得,芻蕘之見,與大家探討。
[關鍵詞] 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材管理;專項審計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9.169
1 充分認識一次性醫用耗材審計的必要性
首先,隨著一次性醫用耗材費用占病人住院費用比重的日益攀升,許多病人的醫療費用中一次性醫用耗材費用已達到30%~40%[1],成為影響病人醫療費用的主要因素之一,社會關注度也不斷提高。一次性醫用耗材的管理也就成了醫院運行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其次,2020年元月1日起執行的取消一次性耗材加價的新政策,醫院給患者使用的所有一次性醫用耗材均無利潤可言。為了可持續可發展,必須控制成本,增加有效收入。
2 全面了解目前管理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2.1 目前醫院耗材管理的模式
醫院設置采供中心,負責臨床所需醫用耗材的采購及管理。臨床科室的耗材申請單,經過醫務科及業務主管院長的審批后,由采供中心按照相關程序組織采購。
采供中心設有一級庫房,辦理耗材的驗收、入庫、出庫及與供貨商貨款核對等相關手續。庫房管理有配套的庫存物資管理信息化系統,能嚴格按照耗材品規及價格、產地等信息,詳細的進行出入登記,記錄清晰、資料完整。
臨床科室設有耗材管理二級庫,主要核算從一級庫領出的國家價格政策范圍內允許收費的特殊衛生材料及不可收費的價值大于200元的普通耗材的領用和使用情況[2]。無信息化網絡系統支持,手工管理。
2.2 此種模式存在的問題
(1)采購前審批流程不規范。醫院在耗材申請采購前沒有對耗材能否收費做出明確的界定。臨床科室申請購買使用后,往往掛靠收費或者要求物價管理部門違反原則辦理收費事宜。這樣無形中擴大了耗材的使用范圍、提高了耗材的使用檔次,同時提高了患者的就醫費用,更是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2)論證不充分,把控不嚴。醫生由于種種原因,都愿意使用進口的、品牌大的、價值高的產品。醫院沒有針對該診療項目可使用耗材的范圍進行充分的分析討論,只是由主管科室提出要求,相關領導、部門按流程簽字審批,沒有真正起到把控的作用。
(3)不能嚴格執行特殊耗材收費政策。由于耗材購買前沒有經過物價部門對能否收費做界定,有些價值昂貴的非特殊耗材,進入醫院后物價管理部門根本無法把控其收費的合規性。一是站在醫院角度考慮,物價部門堅持管理原則,不允許給患者計費,會直接影響使用科室、醫院的經濟利益。物價管理部門在各方面壓力下,很難堅持物價管理原則;二是耗材在使用后,臨床科室會想方設法掛靠收費,來降低科室的運營成本。
(4)二級庫管理不規范。由于信息化系統不能覆蓋臨床科室的二級庫管理,難以追溯。耗材管理上不能做到領用、使用、計費信息的可追溯,無法一一對應,庫存數量賬也很難和實物相符,庫存不實。
(5)臨床兼職物價員業務能力不足。科室計費人員對物價政策掌握不足,將不能單獨收費的耗材給患者計費,或者人為選擇高價位的耗材計費。
(6)監督機制落實不到位。由于醫院管理的現狀及經濟運行的壓力,對核查出違反規定收費的行為,醫院沒有強有力的處罰措施,也沒有與科室績效掛鉤處罰的強度,所以屢查屢犯,從根本上不能規范耗材收費。
(7)醫院目前給科室績效的核算辦法是根據臨床科室當月領取的耗材計算當月科室成本,而未考慮耗材當月具體使用情況,導致收支不相匹配,科室效益波動浮動較大。
3 多角度深層次跟進一次性醫用耗材的管理
3.1 從完善耗材的管理制度入手
(1)耗材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完整、有效;耗材采購部門是否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及流程;是否明確各部門或人員的職責權限及相應的請購審批手續;是否做到申請、審批、采購和付款過程中不相容職務相分離。
(2)醫院使用的醫用耗材采購必須由醫用耗材管理部門實行統一管理。是否存在其他科室或者部門從事醫用耗材的采購活動,醫院是否存在使用非醫用耗材管理部門采購供應的醫用耗材。
3.2 從規范耗材的采購流程做起
耗材采購根據使用情況可以分為長期采購和臨時采購。長期采購是采購部門每月根據臨床需求填制申購表,經相應權限人審批后進行批量常規采購。臨時采購特別是一些時間緊迫的,審查采購申請流程的規范性以及采購價格的合理性。
(1)規范審批流程。臨床科室提出購買申請,是否經科主任審批;是否經物價部門界定可收費、對不能單獨收費的耗材能否嚴格把關;是否組織專家進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論證;是否經相關院長審批同意。
(2)規范采購過程。采購程序是否符合醫院的招標采購相關流程規定,是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供貨商資質是否符合相關要求,產品質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采購價格是否以政府公布的陽光采購網價格作為最高限價,最終價格是否有高于市場價格的情況。
(3)規范合同簽訂。是否按照相關規定簽訂了耗材供貨合同,服務期限是否符合規定;合同條款是否明確、齊全、內容完整;合同簽約方以及耗材名稱、規格、價格等是否與中標結果一致,注冊名、規格是否與提供的醫療器械注冊證一致;對方提供的資質是否齊全,經營資格、范圍和有效期限是否合法有效性。
3.3 從加強耗材的日常管理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