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進入成熟階段,意味著困擾我國鄉村農業產業發展的問題邁入新維度。發展農村經濟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研究鄉村經濟產業發展狀況,既有助于加快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成效,又有助于農戶獲得大量收益,并能順應新時代中國發展需求。基于此,文章通過現階段農村經濟產業發展現狀,發現鄉村在發展產業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故提出從搭建多元協同發展模式、構建利益聯結機制、培育新型經濟產業業態三個方面助推鄉村經濟產業的出現與成長,加快實現鄉村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特色產業;鄉村產業;探索
本文索引:孫行.<變量 2>[J].中國商論,2021(13):-179.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7(a)--03
1 農村經濟產業的發展現狀
1.1 多業態并存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展與深入,各級政府通過政策制度不斷探索鄉村經濟產業的發展模式。在探索過程中,逐漸形成圍繞“農業、旅游、文化”三方面展開的多經濟業態的發展態勢[1]。這些初步形成的新型經濟產業包括農業教育、鄉村電子商務、農業旅游等產業,并在國家與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實現了快速發展。截至2018年,全國鄉村地區已形成一大批特色鮮明且多樣化的本土經濟產業,累計創設鄉村經濟產業的品牌特色10萬余個,示范村鎮約2400個。
1.2 休閑與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與城市化進程加快,居民消費水平提升的同時,人們開始更加重視生活品質的提升。加之城市鋼筋混凝土構造的房屋給居民精神帶來巨大的壓力,導致諸多居民開始熱衷于鄉村地區的綠色生活[2]。因此,鄉村逐漸成為城市居民休閑、旅居的最佳目的地,也促使鄉村旅游與鄉村休閑農業逐漸向多元文化傳承、農業科普、涵養生態等各個方面拓展。受此影響,鄉村地區愈發重視當地“綠水青山”生態資源的開發,不斷挖掘鄉村農業經濟產業資源的潛在價值,導致鄉村經濟產業逐漸形成振興鄉村的重點發展戰略。而且,通過農村經濟產業的科普教育功能,讓大眾可以更加近距離地接觸鄉村經濟產業發展,熟悉鄉村獨特的民風民俗。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底,全國實現鄉村共接待游客30億人次,營收超過8000億元。
2 鄉村振興戰略下發展農村經濟產業的必要性
2.1 實現“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鄉村振興戰略下,國家通過相關政策制度加快農村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的發展,從而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重要支撐,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環節,而振興鄉村與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是實現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所在。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力發展傳統村落的農業經濟產業,以為貧困鄉村地區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經濟支撐與發展動力。借此通過鄉村農業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切實提高鄉村群眾的生活質量,以真正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也是現階段中國取得脫貧攻堅任務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途徑。雖然我國傳統鄉村在地域上有著非常廣泛的分布范圍,但受限于各地地形條件、生態環境與人文因素等不同條件,在發展農業經濟產業上也有諸多不同。基于此,各級政府在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一定要因人、因地制宜不斷探索出符合當地鄉村農業經濟產業發展的道路,以助力鄉村經濟實現快速發展。
2.2 實現脫貧攻堅任務完成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各級政府要堅定不動搖的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核心理念,從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役,以真正實現貧困鄉村居民進入小康社會。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役,不是簡單的將脫貧與增收相加,也并非短時間內保證鄉村人民生活問題得以解決,而是要讓鄉村人口能夠在長期內實現不愁吃、不愁穿的問題。換言之,各級政府在開展脫貧攻堅任務時,既要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也要保證貧困鄉村群眾具有可持續、可復制的經濟來源,以此保證自身能力的發展與提高。例如,通過發展農業經濟產業,帶動鄉村居民獲取可持續的經濟收入與擁有長期穩定的就業環境。這就需要當地政府因人、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當地農村經濟優勢與特色產業,如農村旅游業、民宿酒店等獨具當地風格的優勢經濟產業。故此,為加快鄉村振興與完成脫貧攻堅,各級政府要積極探索當地優勢經濟產業,通過政策制度不斷刺激鄉村經濟的發展,最終實現脫貧攻堅任務。
3 目前發展農村經濟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多元主體缺乏協同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各地加快農業經濟特色產業的發展。開展特色產業需要多元主體聯合參與,需要利用這些主體的服務定位與職責,以不斷完善特色產業的服務模式與基層組織建設。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各地普遍存在政府支持不足、龍頭企業數量少、農戶參與不足等問題。(1)政府層面。政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與政策制定的主體,在鄉村經濟產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簡言之,政府掌握著當地鄉村經濟產業發展的全局信息與權力,是推動政策出臺與產業發展的重要角色。然而,雖然部分政府對于鄉村經濟產業出臺諸多政策制度,但政策支持的可持續動力不足,一定程度上阻滯鄉村經濟產業的健康發展。而且,由于部分農業經濟產業運作周期長,現有配套基礎設施薄弱,無形中再次增加了鄉村發展經濟產業的難度。(2)龍頭企業層面。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與推進,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從而加快實現鄉村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作為行業中的領頭羊,龍頭企業具有雄厚的資本力量,在市場上的活躍度非常高,是促進鄉村發展農業經濟產業的重要支撐。然而,現在部分鄉村存在龍頭企業數量不足的現象,且多數龍頭企業經濟實力較弱,生產規模偏小,難以為鄉村經濟產業的發展提供應有的支持。加之各產業間因實力較弱,在發展過程中爭奪鄉村市場資源,導致部分鄉村時常遇到缺少秩序的問題。(3)農戶參與度層面。鄉村經濟產業發展的主體重點以農戶為主,受益者也是農戶本身。因此,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鄉村經濟產業離不開農戶的積極參與。可以在政策制度的支持下,讓農戶積極與相關企業展開合作,實現助推經濟產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然而,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由于農戶自覺性差,在鄉村經濟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參與度低,難以有效激發產業發展的活力,從而阻礙鄉村經濟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問題不僅阻滯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成效,還增加鄉村經濟產業規模化發展難度。
3.2 聯結機制松散
通常情況下,聯結機制多涉及農戶與企業之間的利益聯結,在實現資源與利益共享的同時,能夠實現風險共擔。現階段,較多的利益聯結機制的主體主要包括企業、合作社、農戶、村集體組織。由于組合模式的不同,面臨的問題也不同。一是企業與合作社的利益聯結機制。這種利益聯結方式出現時間較早,雖然能夠讓農戶短時間內獲取利益,但兩者間的利益聯系較為松散,例如,其聯系僅涉及簡單的勞動關系。二是合作社與農戶形成的利益聯結機制。這種聯結關系雖較前者簡潔,但仍然存在連接關系松散的問題,主動權重點掌握在優勢一方,農戶則表現得較為被動。三是政府、農戶與合作社三者合作形成的利益聯結機制。在實踐過程中,由于農戶與合作社規模較小,在與政府的合作過程中通常會出現聯結不緊密的現象,導致鄉村發展經濟產業時缺乏相應的支撐。四是農戶、合作社與村集體組織。這種模式僅限于經濟發展較為薄弱的鄉村地區。這種背景下,鄉村發展經濟產業缺乏有效的資金環境與技術環境,限制當地產業發展成效。
3.3 鄉村經濟特色產業缺乏專業人才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與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幫助與扶持,且鄉村經濟產業的發展同樣需要專業化人才提供技術、知識等方面的支撐。換言之,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人才振興是發展鄉村經濟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鄉村特色經濟產業融合過程中,不僅需要對應領域的專業化人才,也需要懂技術、有文化、會經營的綜合型人才奮斗在振興鄉村產業的一線。然而,由于鄉村經濟產業少、經濟收益低,導致多數青年人才涌向東部沿海發達城市,造成地方人才缺乏的現象十分嚴重,鄉村經濟產業發展持續走低。例如,以臨湘市為例,2018年,臨湘青年人才的數量不足2萬人,僅占全市人口的4%。雖然臨湘每年大中專畢業生超過2000人,但回到臨湘本地的青年人才年均不到百人。這種現象導致臨湘青年人才總量嚴重不足,可投入到鄉村經濟產業發展中的專業化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嚴重阻礙鄉村振興戰略的可持續發展。此外,由于青年人才的外出,不僅導致當地房屋空置率增加,還使本地鄉村經濟產業難以出現新型經營主體。
4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經濟產業發展路徑
4.1 搭建多元協同發展模式
協同發展理念是指各方主體就某一產業展開的共同治理行為,從而加快推進鄉村特色經濟產業的發展。因此,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各級政府不僅要緊扣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扶貧思想觀念,還要積極強化多元主體協同發展理念,以此為鄉村發展新型經濟產業提供重要理論支撐。首先,引導多元主體參與經濟產業發展。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戶轉變小農思想,讓農戶更多地參與到發展鄉村經濟產業的行列當中,加快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成效。針對部分鄉村經濟產業,政府同樣要指引其樹立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與農戶展開合作,逐漸轉變以自我為中心的功利思想。政府自身要做好善治工作,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參與到鄉村經濟產業的發展與建設當中,以構建生產、生活協同發展的動力機制,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取得成效。其次,培養新型鄉村經濟產業主體。(1)各級政府要重視龍頭企業在鄉村經濟產業中的作用,提升整體鄉村經濟產業效益。(2)發揮好農戶在鄉村經濟產業中的基礎作用,鼓勵農戶參與到土地承包權經營流轉當中,為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提供經濟支撐。(3)創新新型鄉村經濟產業的主體。具體而言,政府要聯合龍頭企業、農戶、科教機構等主體,加快新型經濟產業的引入與培育,并通過整合各種因素資源,提升鄉村經濟特色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4.2 構建利益聯結機制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各地區要發展新興經濟產業應重視產業間的融合、不同主體的參與,如何將各方資源融合形成發展鄉村經濟產業的合力,關鍵是要使產業、主體形成合力并構建利益聯結機制。因此,在構建多元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時,政府要著重強調農戶與不同主體間的合作關系,避免出現農戶邊緣化問題。一方面,要重點突出利益聯結機制中農戶的主體地位,提高農戶主動性。政府與相關龍頭企業要積極引導農戶參與產業建設,并培養農戶在智能技術、機械設備等層面的應用能力,以不斷發揮農戶在新興經濟產業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構建合理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現存我國農戶與鄉村核心企業的利益聯結模式共有五種,分別為買斷、股份、合同、企業、合作。但要注意的是,各級政府在引導鄉村與核心經濟產業進行利益聯結時,要因地因人制宜,并結合各主體特征構建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避免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且若將經濟實力相差較大的主體結合在一起時,易導致形成的關系出現不穩定情況,出現更大的風險。此外,政府應鼓勵各主體構建長效聯結機制,保證目標具有長期性與一致性。在此環境下,企業要積極主動與相關農戶主體達成利益聯結合作模式,助推新型積極產業的出現與成長,加快鄉村振興戰略取得實效。
4.3 培育新型經濟產業業態
首先,以新型經濟產業為中心建設田園綜合體。現階段諸多農村地區呈現出多業態發展趨勢,通過開展新型經濟產業,以助推現有產業與特色產業實現深度融合,加快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步伐。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建設田園綜合體,就是要將現代農業產業、鄉村旅游業、人居環境等有機結合起來,創造出經濟收益高、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經濟產業。其次,延長產業發展鏈條。鄉村要延長經濟發展鏈條,就要通過補鏈、連鏈等方式拉伸新型經濟產業鏈條,并以鏈條上的核心企業作為重點力量,助推鄉村全產業鏈的延伸與發展。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鄉村也要注意對鏈條上各環節的修補。例如在基礎環節上,各級政府要對薄弱環節的產業提供政策、資金方面的扶持,助推此類產業繼續處于產業鏈上。在優勢環節,主要做好鏈前鏈后的產業延伸,壯大該產業在鏈條上的規模與價值。在打通鄉村特色經濟產業三鏈上,政府要根據本地產業品牌特色,不斷打造高質量產品與發展優質新型經濟產業,從而突出鄉村產業鏈的整體特色,提升當地地域價值。最后,加強技術的應用。一方面,鄉村要積極引入現代化科技體系,加快打造信息化經濟產業,以此構建現代化新型鄉村經濟產業體系。另一方面,創新鄉村農業產業的核心技術與裝備。基于此,各級政府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時,要重點創新農業產業領域的核心技術。針對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問題,政府要積極利用現代化技術解決農業產業在作物改良、產品質量生態循環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快農業產業現代化進程,助推新型經濟產業的出現與成長。
參考文獻
孫鵬,楊孝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家庭農場產業鏈延伸模式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9(05):163-164.
汪恭禮.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安徽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探析[J].當代農村財經,2018(02):18-22.
胡紅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集體經濟發展研究——以德宏州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22):148-150.
喬梁.鄉村振興視角下新舊動能轉換運行模式分析——以農業為例[J].中國商論,2020(02):9-10.
葉奕茂.農業產業鏈拓展對農戶脫貧致富的影響[J].中國商論,2019(15):210-211.
Expl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Rural Economic Industry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Hospitality Institute of Sanya? SUN Xing
Abstrac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entered a mature stage, which means that the problems that plague the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rural agricultural industry have entered a new dimensi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ic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rural revitalization, industrial prospe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n the context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industry will not only help accele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but also help farmers to obtain a large amount of benefits, and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China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industry, and finds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emergence and growth of rural economic industries and accelerate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building a diversifi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l, building an interest linkage mechanism, and cultivating new economic industrial format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featured industry; rural industry; expl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