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旭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改革、發展與穩定的大局,事關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與和諧社會的有效建設[1]。為有效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影響,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筆者選取江蘇省內五所普通高等院校的4000名本科畢業生作為調研對象,收回有效問卷共計3875份。
此次調研對象總數為3875人,在性別比例分布情況上,男生占比為46.32%,女生占比為53.68%;在民族分布情況方面,漢族學生占比91.97%,少數民族學生占比8.03%;在專業分布情況上,本次調研共涉及專業19個,其中會計學專業學生占比最大,為16.5%,其次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分別占比為10.8%、9.27%與7.65%,漢語言文學專業占比最少為1.25%;從學生的就業困難類型來看,有1.25%的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就業困難。從是否已就業情況來看,截至2020年12月25日,已就業人員為3673人,占比94.78%,未就業人員占比5.22%,其中法學與漢語言文學專業未就業人數占比較多,占未就業總人數比重分別為13.8%與9.86%。綜合前兩年的數據分析來看,2020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呈現如下(見圖1)。
圖1 揚州大學、常州大學與江蘇理工學院近三年本科生年終就業率/%
結合圖1來看,上述三所高校2020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較上一年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揚州大學2020屆本科生年終就業率較2019屆下降了3.38個百分點,江蘇理工學院2020屆本科生年終就業率較2019屆下降4.28個百分點,常州大學2020屆本科生年終就業率較往年下降最為明顯,總體下降約為11.1個百分點。整體就業率的下降與2020年國內大就業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疫情的沖擊帶來的是企業總體數量與招聘崗位的大幅度減少,呈現出這樣的趨勢與近年來不斷增加的畢業生人數形成鮮明的對比,高校就業率下降也就不可避免。
根據調研得出,2020屆高校畢業生獲取就業信息的基本情況如下:以政府部門提供的就業信息為主要途徑的占比達到19.94%。例如,在教育部的強力推動下搭建高效便捷的“24365”智慧就業平臺,提供每天24小時,全年365天“不打烊”的網絡校園招聘服務。學校組織的雙選會與招聘會的占比達到22.75%,學校各部門就業網、公眾號等信息平臺的占比達到18.6%,社會機構就業網、公眾號等信息平臺的占比達到10.12%,單位自行組織招聘和發布招聘信息的占比達到10.61%,學校老師推薦的占比達到11.23%,親友推薦的占比達到6.75%。
2020年初,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影響,2020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簽約時間呈現出整體后移的趨勢,從本次調研情況來看,2020屆高校畢業生在疫情暴發之前,前三個月由于秋季招聘活動的有序開展,在2019年的年底達到一個小高峰,簽約人數達到調研總人數比重的27.17%。相比較往年三四月份多為畢業生簽約的高峰期,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三四月份的簽約率成為2020年度內的最低值。數據顯示,該時間段內簽約的學生人數為1326人,占調研對象全年度簽約總數的36.10%,隨后呈現出的是逐步遞減的趨勢。
為研究疫情對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率的影響,設置涵蓋四個選擇項的調研問題,數據顯示受到疫情沖擊的影響,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專業的總體對口率不足50%,其中選擇專業非常對口人數占總人數比重的14.02%,而選擇專業基本對口的占比為28.94%,調研對象中選擇專業不對口的人數為2095,占比達到總人數的57.04%。經了解,該部分學生之所以就業專業不對口的原因在于本專業招聘崗位的急劇減少,在就業壓力的沖擊之下,該部分學生采取“先就業,后擇業”的應對措施,故在專業的對口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通過分析圖2中的數據發現,無論是南京大學或是揚州大學,這兩所高校2020屆本科畢業生中已就業人員中從事第二產業(工業與建筑業)的比重都較2019年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其中揚州大學的下降比例較大,環比下降比例達到6.05%。此現象出現的原因在于我國第二產業招聘人數的下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全社會整體經濟爬坡出現困難,三大產業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萎靡趨勢,第二產業尤為突出。
圖2 揚州大學與南京大學近三年本科生就職第二產業人數比例/%
由于國內外疫情防控力度的差異,使得國內外疫情防控效果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舉國上下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我們先后打贏武漢保衛戰與疫情防控阻擊戰,國內疫情控制呈現出較為良好的態勢[2]。通過分析圖3中揚州大學與蘇州大學近兩屆本科畢業生的國內升學與出國(境)我們發現,相比較2019屆而言,2020屆高校畢業生總體的國內升學率呈現出攀升的趨勢,其中揚州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的國內升學率較2019屆提高2.23個百分點。
圖3 揚州大學和蘇州大學2019、2020屆本科生升學、出國(境)率/%
2020年初,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內各地區分別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出行措施,這樣的限行措施給高校畢業生的線下面試與簽約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被調研對象線上簽約占24%,線下簽約占76%。教育主管部門積極破解難題,在教育部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進一步指導推動各地各高校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開展網上就業服務,江蘇省教育廳積極響應并于2020年3月25日先后開展了五次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網上簽約在線培訓,邀請了來自江蘇省內168所高校、獨立學院及研究生培養單位(科研院所)的1261名就業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步履維艱。國家相關部門針對疫情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不斷廣開言路,采取多方面“穩就業”措施,多方式暢通高校畢業生求職渠道,多維度增加就業崗位,多渠道實現精準就業對接。后疫情時代隨之而來,2020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將為我們今后的就業工作提供寶貴的方向指引和意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