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人民醫院,內蒙古 鄂爾多斯)
帶狀皰疹是因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皮膚感染皰疹性疾病,也是皮膚病類型中最常見的一種[1]。帶狀皰疹病毒使患者會出現納差、乏力以及低熱等全身癥狀,甚至患者會出現耳部帶狀皰疹、眼部帶狀皰疹以及因帶狀皰疹所致的神經疼痛等癥狀。此病如果不接受及時的治療會發生細菌感染,甚至出現耳部、眼部炎癥的功能障礙。使患者痛苦難忍,嚴重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文針對我院收治的帶狀皰疹患者86例進行分析,給予阿昔洛韋聯合微米光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現匯報如下。
抽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治療的帶狀皰疹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年齡30~75歲,平均(55.2±4.3)歲,所有患者中男女比例為46:40。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各43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無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納入標準
①研究對象均符合帶狀皰疹的診斷標準;②患者均自愿參加此次研究分析[3-4]。
1.2.2 排除標準
①患有其他器質性疾病、惡性腫瘤患者;②使用過抗病毒藥物及對藥物有過敏史的患者;③女性患者處于妊娠期、哺乳期。
對照組研究對象給予阿昔洛韋0.2 g,每天口服5次,并給予維生素B120.5 mg,每日1次肌肉注射治療,連續治療時間為2周。
觀察組研究對象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聯合微米光治療,采用微米光MW型號的治療儀對患者皰疹處皮膚進行治療,設置照射的功率為4 W,微米光采用的光斑直徑設置在20 cm,患者皮膚照射與儀器的距離為20 cm,最小距離不低于10 cm。照射期間詢問患者感覺過熱及時調整,禁止發生刺激及灼痛現象。每日為患者進行微米光治療1次,連續治療2周。
1.4.1 臨床效果分析
兩組研究對象治療后分析臨床治療效果,好轉是指患者經治療后皰疹全部結痂,無疼痛;改善是指患者經治療后皰疹結痂范圍>70%,仍然感覺中毒疼痛;無變化是指患者經治療后皰疹結痂在50%~60%,仍然感覺疼痛,精神狀態較差;治療總有效是指改善加好轉的例數[5]。
1.4.2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癥狀消退時間
包括皰疹停止出現、干涸、結痂以及疼痛消失的時間。
1.4.3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主要癥狀有頭暈、惡心嘔吐、輕度灼燒感以及紅斑等。
1.4.4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
滿意度采取科室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分析,其中包括10項內容,每項內容10分,滿分100分,非常滿意是指80~100分;基本滿意是指60~79分;不滿意是指<60分,統計總體滿意為非常滿意與滿意之和。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研究對象的治療后,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有效性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有差異性,P<0.05,數據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
觀察組的癥狀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數據見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 d)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 d)
組別 例數 水皰停止出現 水泡干涸時間 結痂時間 平均止痛時間觀察組 43 2.21±0.28 2.13±1.82 3.01±0.12 3.42±0.52對照組 43 3.72±1.02 4.72±1.92 5.19±0.28 5.02±1.21 t 9.281 8.027 14.242 12.342 P 0.019 0.038 0.017 0.014
觀察組研究對象發生的不良反應現象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數據見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
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現象高于對照組,P<0.05,數據見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比較[n(%)]
帶狀皰疹疾病好發于免疫力低下以及中老年人中[6],是水痘病毒所致,人體第一次感染后在體內宿主,潛伏于神經節中,臨床無癥狀,等待宿主免疫力下降時,患者皮膚會出現帶狀性的潮紅、簇集性水皰分布于皮膚的各個區域,患者因此感受劇烈的疼痛[7]。此病體征一般只出現身體的某個部分,不存在對稱性。臨床中主要的治療手段以抗病毒為主,止痛為輔。患者的神經刺痛現象恢復較慢,一般待患者的皮膚皰疹痊愈后仍然感覺到疼痛,甚至數月、數年才能恢復。本文研究使用阿昔洛韋藥物聯合微米光治療,微米光主要有光波和熱效應的作用,將皰疹處皮膚溫度升高,增加皰疹皮膚微血管的擴張,促進循環,增加機體對藥物的吸收以及皮膚的修復作用[8]。本研究結果顯示,臨床治療帶狀皰疹使用阿昔洛韋聯合微米光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使帶狀皰疹的臨床癥狀及時消退,降低不良反應現象,提高患者滿意度,適合帶狀皰疹患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