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君,于雪萍
(山東省青島平度市人民醫院,山東 青島)
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國民對于醫療質量要求也在逐漸提升,為應對這一轉變,目前的治療護理模式正逐漸由單純的生理治療和護理向集生理、心理以及社會3個方面為一體的治療護理模式轉變。通過綜合的人性化護理過程,使治療效果得到最大程度優化,提高了我國整體醫療水平[1-3]。本文旨在分析研討產房綜合干預措施的臨床實施效果,為進一步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對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82例待產孕婦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各41例,設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其中,研究組年齡21~35歲,平均(27.0±3.0)歲,孕周37~39周,平均(38.0±1.0)周,有25例初產婦,16例經產婦;對照組年齡22~36歲,平均(27.6±3.2)歲,孕周36~40周,平均(38.6±1.4)周,有24例初產婦,17例經產婦。兩組產婦年齡、懷孕時長及生產次數均可比(P>0.05)。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產婦及其家屬均已簽署了研究知情同意書,同時,本次研究也得到了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納入標準:所有產婦前期檢查均為正常,胎兒無臍帶繞頸、體質量過高以及頭圍過大情況;產婦無心臟、凝血等其他疾病以及精神障礙等。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綜合干預措施,具體如下:①優化產房環境:強化產房衛生要求,保持良好的空氣流通,通過裝飾一些溫馨的嬰兒圖片、播放舒緩的音樂等方法,為產婦營造溫馨的居家式的生產環境,改善產婦因陌生環境而引起的緊張、焦慮,使其舒緩心情,輕松面對生產過程。在待產室可通過循環播放生產過程中正確配合的方法視頻或是懸掛一些自由體位操作示范圖等,來提高產婦對分娩過程的認知,進而提高其分娩信心。總而言之,需要為產婦提供一個清潔、舒適且溫馨的生產環境。②注意心理干預:許多產婦因為是初產婦,對生產過程充滿恐懼,護理人員需積極與其溝通,傾聽產婦的焦慮,認真回答產婦的問題,糾正產婦對分娩過程的錯誤理解,緩解產婦負面情緒。③強化產程護理:對產婦實施產前指導,包括呼吸、體位等放松方法,合理運用無創導樂儀來緩解生產痛苦,提高分娩信心。為了能在生產時獲得產婦的有效配合,應注意為產婦補充營養和水,并告知其分娩進程。產后指導產婦應盡早接觸、盡早吸吮以及母乳喂養,并指導其正確喂養方式。叮囑產婦保持愉快的心情,加速子宮收縮,減少出血。告知家屬為產婦準備溫熱且清淡的飲食,多攝入高蛋白和新鮮蔬果等高維生素食物,禁止飲食過量。鼓勵產婦循序漸進地增加肢體活動,爭取盡快下床,促進其身體恢復。
對兩組產婦的生產時長及產后出血情況做好記錄,通過進行問卷調查,評價兩組產婦對護理的滿意程度,超過80分評定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一般滿意;低于60分則評定為不滿意,總滿意率等于非常滿意和一般滿意之和與總例數的百分比。
通過SPSS 20.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兩組產婦的生產時長及產后出血情況用(±s)表示,t檢驗;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用(%)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研究組產后出血(153.02±32.70)mL,生產時長(0.81±0.38)h;對照組產后出血(198.97±59.62)mL,生產時長(1.28±0.49)h。研究組產婦的生產時長及產后出血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生產時長及產后出血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產婦的生產時長及產后出血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 產后出血情況(mL) 生產時長(h)研究組 41 153.02±32.70 0.81±0.38對照組 41 198.97±59.62 1.28±0.49 t 4.3269 4.8534 P 0.0000 0.0000
經過護理,研究組對護理非常滿意的有21例,占比51.22%;一般滿意18例,占比43.90%;不滿意2例,占比4.88%。對照組非常滿意14例,占比34.15%;一般滿意17例,占比41.46%;不滿意10例,占比24.39%。研究組產婦的護理總滿意度95.12%比對照組75.61%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對比[n(%)]
生產是指胎兒從母體娩出的過程,包括宮口擴張期、胎兒娩出期以及胎盤娩出期3個階段。目前我國主要的生產方式包括自然分娩及剖宮產分娩兩種。常規的護理干預對于產婦的生產幫助存在局限,無法有效避免相關并發癥的發生,且忽視了一些可能影響產婦康復的非生理上的因素,整體科學性、規范性都較為欠缺[4-7]。
本次在產房綜合干預措施的臨床實施效果分析的研究中發現:經過護理,研究組產后出血(153.02±32.70)mL,生產時長(0.81±0.38)h;對照組產后出血(198.97±59.62)mL,生產時長(1.28±0.49)h。研究組產婦的生產時長及產后出血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對護理非常滿意的有21例,占比51.22%;一般滿意18例,占比43.90%;不滿意2例,占比4.88%。對照組非常滿意14例,占比34.15%;一般滿意17例,占比41.46%;不滿意10例,占比24.39%。研究組產婦的護理總滿意度95.12%比對照組75.61%高(P<0.05)。由此可知:產房綜合干預措施的臨床實施效果顯著,可有效縮短生產時長,改善產后出血情況,產婦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明顯提高,整體提高了產婦生產安全性,較為適合應用于臨床,解決了傳統護理干預方式的局限,通過綜合的人性化護理過程,減輕產婦分娩的痛苦,消除了產婦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提高了生產依從性。使分娩效果得到最大程度優化,提高了整體醫療水平,保證了產婦分娩后的恢復質量。
綜上所述,產房綜合干預措施的臨床實施效果明顯,可有效減少生產時間,降低產后出血量,提高產婦護理的滿意度,因此存在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