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蘭
(青海省人民醫(yī)院,青海 西寧)
針對眼瞼病患者,需要及時進行醫(yī)學診查,明確患者的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預防全身性疾病的發(fā)生[1]。臨床治療中,護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治療效果的實現(xiàn),目前在該類疾病治療過程中采取的護理措施多為常規(guī)護理方法,其臨床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3]。本研究探討了人性化護理在眼瞼病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將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6例眼瞼病患者納入研究,并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對照組:男13例,女15例,年齡53~74歲,平均(55.16±1.26)歲,觀察組:男16例,女12例,年齡52~75歲,平均(56.13±3.54)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獲得了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納入標準:患者符合眼瞼疾病的診斷標準;患者意識功能無障礙;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患者;合并其他類型疾病患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方法,主要包括指導患者用藥,向患者說明臨床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維持病房內(nèi)的環(huán)境和秩序,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等。觀察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心理護理:患者因為突然入院和眼瞼部的不適感等因素,會對疾病做出誤判,并對未知情況產(chǎn)生恐懼和緊張,所以護理人員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情緒,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不良心理情緒的患者,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通過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和治療原理,并列舉治療成功的案例,來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開展。②飲食干預: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由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制定具體的飲食計劃,眼瞼疾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多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zhì),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飲食計劃的制定需要給在了解患者飲食習慣的基礎上進行,護理人員需要事先詢問患者是否存在食物過敏源,如果存在食物過敏情況,則使用其他食材代替過敏食材。③在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建立有效溝通,讓患者感受到親切感和溫暖,詢問患者是否有其他需求并對合理需求盡量予以滿足,讓患者充分感受到護理人員的親和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④自我護理: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中向患者傳授一些簡單的護理方法,并說明會導致疾病惡化的危險因素,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開展自我護理。⑤康復鍛煉:由護理人員引導或幫助患者在治療期間進行簡單的康復訓練,讓患者保持運動習慣,但要注意鍛煉方式的選擇和運動量的設置。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中的治療依從性,評價標準包括依從、一般依從以及不依從。患者遵醫(yī)囑服藥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為依從;患者基本遵醫(yī)囑服藥,基本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為一般依從;患者不遵醫(yī)囑服藥為不依從。采用SF-36量表對患者護理后的生存質(zhì)量進行評分,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評分。
將相關數(shù)據(jù)納入SPSS 22.0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通過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通過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對比(n, %)
觀察組患者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生存質(zhì)量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存質(zhì)量對比(±s, 分)

表2 兩組患者生存質(zhì)量對比(±s, 分)
組別 例數(shù)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生理功能 軀體疼痛觀察組 28 76.23±2.1271.69±1.9375.45±1.3671.23±3.65對照組 28 62.16±1.6962.34±2.1066.23±1.5865.34±1.23 t 8.324 7.251 7.635 6.963 P 0.000 0.001 0.001 0.020
眼瞼病主要是指患者的眼瞼部發(fā)生病變,發(fā)病部位一般為皮膚、睫毛、肌肉以及瞼腺等,疾病類型主要包括眼瞼炎癥、眼瞼外傷以及眼瞼腫瘤等[4]。眼瞼分為上下眼瞼,其主要功能就是保護人體眼球[5]。全身性疾病或者局部皮膚、黏膜以及肌肉病變都會對人體的眼瞼造成損害,臨床中,眼瞼病可作為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表現(xiàn)發(fā)生,而當眼瞼發(fā)生病變后,其也可能會波及到患者的眼球、眼眶以及全身組織[6]。
人性化護理注重患者的中心地位,其通過轉(zhuǎn)變護理理念、優(yōu)化服務環(huán)境以及設計護理流程來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7]。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中需與患者建立有效的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基于現(xiàn)有的醫(yī)療資源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進而提升護理服務質(zhì)量[8]。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依從率高于對照組,這提示人性化護理理念下細致的護理措施能夠讓護理人員和患者建立有效的溝通,并說服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工作,最后提高整體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另外,觀察組患者的預后水平高于對照組,這提示在臨床治療中,通過設計護理工作流程,可以促進治療效果的良好實現(xiàn),提升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綜上所述,將人性護理應用于眼瞼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能夠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積極配合治療工作,促進治療效果的良好實現(xiàn),并且能夠提高患者的預后能力,值得在以后的臨床中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