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欣,王妍力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醫院,新疆 巴州)
MP(肺炎支原體)是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的常見病原體,MP是常見的一種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病原,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可獨立生存,本身無細胞壁,細胞膜組成為蛋白質與脂肪[1]。兒童呼吸道感染中MP感染占30%左右。肺炎支原體感染非常常見,所誘發的小兒哮喘具有癥狀嚴重、喘息時間長等特征,與非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哮喘的臨床特征明顯不同[2]。更深入的了解肺炎支原體肺炎與哮喘之間的相關性,有助于盡早診斷,減少誤診漏診,提高臨床治愈率,詳細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哮喘患兒為觀察組研究對象,入選者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小兒哮喘診斷標準,具有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者、具有激素依賴性者、霧化吸入不耐者。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8個月至9歲,平均(3.8±1.7)歲。再選擇同期體檢健康兒童50例為對照組研究對象,年齡1~10歲,平均(4.1±1.2)歲。兩組具有可比性(P>0.05)。
哮喘患兒給予抗感染、支氣管擴張劑、吸氧等常規治療。布地奈德200 μg經生理鹽水稀釋成均勻懸液,經壓縮泵霧化器給藥,2次/d,15 min/次,7 d為1療程;孟魯司特口服治療,1片/次,1次/d,連續治療2個療程。
入院3 d后采集空腹靜脈血標本,以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總IgE,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MP-IgM,若MP-IgM滴度高于1/40則為陽性,也就是MP感染。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在P<0.05時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①觀察組50例患兒中MP-IgM陽性30例(60.00%),對照組50例兒童中MP-IgM陽性11例(22.00%),差異明顯(P<0.05);②觀察組哮喘患兒中MP-IgM陽性患兒IgE(128.9±25.6)U/mL、嗜酸性粒細胞計數(498.7±29.7)×105均明顯高于MP-IgM陰性患兒,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③經過積極治療觀察組患兒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其中氣喘改善時間(3.5±0.6)d、咳嗽改善時間(4.1±0.6)d、呼吸困難改善時間(3.2±0.8)d、肺部哮鳴音改善時間(3.1±1.1)d。
表1 觀察組患兒血清學檢查指標比較(±s)

表1 觀察組患兒血清學檢查指標比較(±s)
類別 例數 IgE(U/mL) 嗜酸性粒細胞計數(×105)MP-IgM陽性 30 128.9±25.6 498.7±29.7 MP-IgM陰性 20 60.1±11.3 321.5±16.7 t 11.2791 24.2014 P<0.05 <0.05
哮喘主要是多種細胞組分及細胞自身所參與的慢性氣道炎性性疾病,多數伴有氣道反應性增加,患者表現為反復性胸悶、氣促、喘息、咳嗽等。兒童是哮喘高發人群,主要是因其自身抵抗力低下以及機能發育不完善[3]。所以,一旦出現致病因素就會引發哮喘,而MP感染是其重要誘因。MP感染后誘發細胞因子遲發、速發和特異性抗原產生抗體等變態反應,誘發哮喘。MP極易引起呼吸道上皮細胞及黏膜屏障損傷,在外源性抗原侵入后則會直接引起呼吸道失衡,表現為炎癥癥狀[4]。在這個炎癥變態反應過程中嗜酸性細胞是重要效應細胞,嗜酸性細胞水平升高又會增加MP變態反應,加重哮喘病情。研究證實MP釋放炎癥介質、氧自由基會加重呼吸道黏膜反應,促進平滑肌收縮,增加黏膜液體分泌,加重哮喘[5]。
MP感染的哮喘患兒以高熱、咳嗽、持續性中重度喘息為主,與非MP感染哮喘相比,其體溫更高、喘息癥狀更嚴重且持續時間更長,其肺部炎癥發生率要高于非MP感染哮喘患兒。MP感染的哮喘患者若合并細胞免疫相關損傷還會引起呼吸道內部細胞因子含量升高,大量炎性物質釋放。該過程中MP自身也會引起淋巴細胞因子快速上升而釋放大量炎性物質[6]。MP影響淋巴細胞生理功能后損傷肺部組織,還會刺激神經介質及其受體、酶等,誘發氣道狹窄、炎癥等[7]。
本組分析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哮喘患兒MP-IgM陽性率更高;與MP-IgM陰性的哮喘患兒相比,MP-IgM陽性的哮喘患兒中IgE、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水平明顯升高。
哮喘作為一個世界性的衛生問題,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有資料表明多個國家的哮喘發生率明顯上升,采取有效的哮喘控制措施會帶來社會經濟效益,減輕家庭負擔。雖然準確的哮喘定義對疾病診斷、防治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治療哮喘之前需明確的是:哮喘作為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抗炎治療非常必要,雖然不能根治但可控制癥狀、誤診漏診或治療不當會導致哮喘反復發作、分級治療可減少藥物用量。哮喘治療的目標應包括:盡快緩解癥狀,減少哮喘發作頻率,降低β2受體激動劑劑量、減少藥物副作用、活動不受限制[8]。哮喘治療的研究不僅僅局限于新型抗哮喘藥物的研究及其問世,還包括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等。臨床治療更是要遵從長期、個體化治療的原則,一方面要保證持續、規范的用藥,控制或消除臨床癥狀,減少哮喘發作,恢復肺功能。另一方面,還要積極預防和保健,減少引起哮喘的誘因或過敏原,提高患兒自身免疫力。
綜上所述,小兒哮喘與MP感染具有密切相關性,在小兒發生哮喘后要及時檢查肺炎支原體,并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以期提高臨床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