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霞
(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中醫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妊娠期糖耐量異常(GIGT)屬于妊娠期產科常見疾病,指妊娠期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指標超過正常水平,但未達到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若不及時控制該癥狀,將可能引發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嚴重并發癥,進而增加不良妊娠結局風險[1]。產科門診護理是基于產婦個體差異性,給予產婦常規標準護理,給予孕期健康指導,保證胎兒健康發育;并聯合醫學營養干預,對產婦飲食、運動等方面進行干預,控制體重及血糖水平[2]。基于此,本研究將對GIGT產婦應用產科門診護理(標準護理聯合醫學營養干預)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實驗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產科門診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診的140例GIGT產婦,隨機分為兩組,各70例。觀察組年齡23~34歲,平均(29.37±4.25)歲;初產婦41例,經產婦29例;孕周27~36周,平均(32.12±3.56)周。對照組年齡22~36歲,平均(29.68±4.12)歲;初產婦42例,經產婦28例;孕周27~36周,平均(32.36±3.41)周。兩組GIGT產婦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1)參照《臨床診療指南-婦產科學分冊》中相關疾病診斷標準;(2)產婦年齡為22~40歲且為單胎妊娠;(3)產婦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合并語言、精神、認知障礙或疾病者;(2)合并其他妊娠合并癥、嚴重內外科代謝疾?。唬?)既往服用體脂代謝或糖代謝藥物或存在藥物依賴性者。
兩組均采用常規標準產科門診護理,主要包括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加強產前教育指導,必要時需要給予藥物治療控制。
觀察組同時聯合醫學營養干預,具體操作如下。
(1)組建專業化醫學營養團隊:由產科醫生、護士、營養師等人共同構成醫學營養團隊。醫學營養干預原則為動吃平衡,定時定量多餐,種類多樣。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餐前保持在3.3~5.1 mmol/L,餐后2 h保持在4.4~6.6 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1c)<5.5%。
(2)醫學營養方案制定:①評估產婦營養狀態及血糖控制情況,制定個體化醫學營養方案,加強產婦的健康認知水平,提高治療依從性。②飲食干預:一般分為5~6餐,早餐(食用主食、蔬菜、豆漿等)、早加(食用雞蛋、水果、堅果等)、中餐(食用主食、蔬菜、肉食、豆制品等)、中加(食用水果、堅果、餅干、低脂奶等)、晚餐(食用主食、蔬菜、肉食、豆制品等)、晚加(食用餅干、低脂奶等),其中水果需要食用蘋果、橙子、柚子等(含糖量<10 g/100 g),謹慎食用香蕉、石榴等(含糖量<10~20 g/100 g),不宜選用干果、桂圓、哈密瓜等(含糖量>20 g/100 g)。飲食制定中需要叮囑產婦多吃蔬菜,選擇適量低糖水果食用,三餐進食時間需維持在30 min左右。③運動干預:飯后需要加強鍛煉,10 min快走,20 min運動,根據產婦愛好及血糖水平選擇適宜運動方式,運動頻率及時間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內。④血糖監測:定期進行動態血糖監測,一旦出現結果異常需要及時隨診,同時分析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并調整營養方案。
(1)對比兩組GIGT產婦的不同節點體質量及糖代謝指標水平:于入組時、孕38周、分娩后檢測產婦的體質量及糖代謝指標水平(HbA1c)。
(2)對比兩組GIGT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統計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結局包括產婦不良結局(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妊娠高血壓)、圍產兒不良結局(宮內窘迫、巨大兒、低血糖)等。
將GIGT產婦數據納入SPSS 23.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體質量及糖代謝指標)比較采用t檢驗,以(±s)表示體質量、HbA1c,計數資料(不良妊娠結局)采用χ2檢驗,并以(%)表示產婦、圍產兒不良結局率,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GIGT產婦入組時體質量、HbA1c無統計學差異(P>0.05);而孕38周、分娩后觀察組的體質量、HbA1c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GIGT產婦的不同節點體質量及糖代謝指標水平(±s)

表1 對比兩組GIGT產婦的不同節點體質量及糖代謝指標水平(±s)
組別 例數體質量(kg)HbA1c(%)入組時 孕38周 分娩后 入組時 孕38周 分娩后觀察組 70 57.32±4.24 60.48±4.37 61.32±5.49 5.62±0.73 4.78±0.34 4.89±0.51對照組 70 57.41±4.02 63.25±4.59 66.38±5.74 5.67±0.64 5.21±0.25 5.39±0.52 t 0.129 3.657 5.330 0.431 8.525 5.744 P 0.898 0.001 0.001 0.667 0.001 0.001
觀察組的產婦、圍產兒不良妊娠結局率(1.43%、1.43%)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結局率(12.86%、14.43%),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GIGT產婦不良妊娠結局[n(%)]
GIGT產婦機體血糖是介乎于糖尿病及健康產婦指標之中,包括空腹血糖受損及糖耐量降低情況,其發病因素與遺傳、生活作息、飲食結構存在密切關聯性,且隨著女性生活習慣的改變,GIGT的發病率出現逐年增長趨勢[3-4]。該癥狀具有較高可逆性,但未及時控制疾病進展,將會引發妊娠期糖尿病等不良并發癥,因此及時管理控制GIGT癥狀,有利于改善妊娠結局。本研究顯示,標準護理聯合醫學營養干預應用于GIGT產婦中臨床效果顯著。
產科門診護理包括標準護理聯合醫學營養干預,其中標準護理是對產婦及家屬進行監測、指導等,缺乏護理連續性、全方位性,導致護理成效不佳。而聯合醫學營養干預,針對產婦個體差異,采用飲食控制及運動干預作為關鍵手段,通過健康宣講及營養評估,提高干預方案的針對性,進而保證產婦的治療依從性;通過合理的飲食計劃保證產婦攝入適量營養物質,且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而餐后給予運動鍛煉有利于控制體質量水平,進而改善糖代謝指標[5-6]。本研究結果顯示,孕38周、分娩后觀察組的體質量、HbA1c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在于標準護理聯合醫學營養干預是基于營養評估,對產婦進行飲食、運動及健康認知干預,并全程監測血糖指標動態調整營養干預方案,確保產婦增重合理性,血糖控制穩定性。觀察組的產婦、圍產兒不良妊娠結局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在于標準護理聯合醫學營養干預通過科學的制定個性化營養干預方案,確保產婦孕期增重合理,維持相對健康的身體狀態,降低胎兒生長發育或母體不良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標準護理聯合醫學營養干預應用于GIGT產婦中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產婦體重及糖代謝指標,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