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柳華
(廣西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藥學部,廣西 柳州)
高血壓是指患者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持續地對血管壁造成壓力,且壓力值持續高于正常范圍,其常見臨床癥狀為頭暈、頭痛、四肢麻木等,因血管壁處的受損,極易對患者的血液循環狀態造成嚴重影響,進而誘發冠心病、腦卒等病癥的發作,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一般情況下,高血壓患者會通過藥物治療來控制血壓值,以緩解血管壁處的受損程度,減少并發癥的發作幾率[1-2]。但在高血壓藥物治療方面,因患者身體素質的不同,藥物使用情況的不同,其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具體的用藥有效性皆有所不同,因此需加強此方面的研究,以提升患者的藥物治療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高血壓患者常見藥物不良反應及合理用藥情況,現將此次研究結果介紹如下。
選擇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女43例,男57例,年齡44~79歲,平均(59.21±5.04)歲,病程 1~16年,平均(8.26±1.34)年。研究選擇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字同意,并自愿納入此次實驗中,同時經由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對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如年齡、病程等通過應用統計學對比分析后顯示,差異細微(P>0.05),可進行對比和討論。
納入標準:(1)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診斷標準[3],均為高血壓患者;(2)經病例核查,患者均有接受藥物治療。
排除標準:(1)患者有其他器質性或腫瘤疾病;(2)患者有嚴重藥物過敏史;(3)患者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4)患者有其他需長期用藥慢性疾病。
1.2.1 統計分析患者的用藥情況及不良反應
本研究調查中高血壓患者所用藥物及相應的不良反應有:(1)利尿劑類藥物。所用藥物為氫氯噻嗪片(三才石岐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44023235),25 mg×100 s,口服,每天1~2次,每次25~100 mg。不良反應,致患者電解質、水紊亂。(2)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所用藥物為美托洛爾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1),25 mg×20 s,口服,每天100~200 mg,分1~2次服用。不良反應,心率減慢、心衰加重、抑郁、所夢、惡心等。鹽酸普萘洛爾片(武漢五景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219),10 mg×20 s,口服,每天 2~4次,每次 10 mg,日最大劑量200 mg。不良反應,眩暈、抑郁、反應遲鈍、腹瀉等。(3)CCB降壓藥。所用藥物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0950224),5 mg×7 s,口服,每天 1 次,每次5~10 mg,初始劑量為5 mg。不良反應,心律失常、腹瀉、乏力等。(4)ACEI類藥物。所用藥物為貝那普利(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54771),5 mg×28 s,每天1次,每次10 mg。不良反應,頭暈、頭痛、惡心、皮疹等。(5)ARB降壓藥。所用藥物為厄貝沙坦(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國藥準字J20130049),0.15 g×7 s,口服,每天1次,每次150 mg。不良反應,眩暈、咳嗽、惡心、嘔吐等。
1.2.2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統計患者經不同藥物治療后,出現頭暈、惡心、低血鉀癥、下肢水腫、心動過緩這幾種不良反應的人數,以分析判斷這五種藥物治療方式對患者病情及不良反應的影響。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分析,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表示,經由χ2檢驗,計量數據以(±s)表示,通過t檢驗,若(P<0.05),則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本研究中對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使用不同藥物的患者有不同的不良反應現象,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藥物的不良反應對比[n(%)]
高血壓是指血流對血管壁造成壓力,且壓力值持續高于正常范圍值,其常見的臨床癥狀為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若患者長期處于血壓較高狀態,則其血管壁受損程度較嚴重,極易誘發其他并發癥的發作,因此一般情況下高血壓患者皆需通過藥物治療方式,來控制血壓值,以減少其血管壁受損程度,減少并發癥發作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4]。
在高血壓藥物治療過程中,主要有利尿劑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CCB降壓藥、ACEI類藥物、ARB降壓藥這五種藥物治療方式,其中利尿劑類藥物主要用藥為氫氯噻嗪片,此藥可通過促進胃腸道為Na+的排泄,來改善患者血流對血管壁的壓力,進而達降壓的治療目的,但因此藥對患者體內的電解質有一定作用,因此易致患者有水、電解質紊亂現象[5]。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用藥有美托洛爾片、鹽酸普萘洛爾片,其中美托洛爾片可通過選擇性阻斷β1受體,來達降低血壓的治療目的,但此藥因可通過、作用于患者的中樞神經,因此易致患者有中樞神經障礙,致其出現頭暈、抑郁等不良反應。鹽酸普萘洛爾片同樣可通過阻斷β1受體,來達降壓的治療目的,而此藥同樣可透過透過血-腦脊液屏障而產生中樞反應,進而致患者出現抑郁、頭暈等不良反應。CCB降壓藥用藥代表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作外周動脈血管擴張劑,通過血管擴張來達降低血壓和外周血管阻力的治療目的,但此藥若用量過度,則極易因外周血管擴張過度,而致患者有低血壓或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ACEI類藥物用藥代表為貝那普利,此藥可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Ⅰ的轉化,來達降低血管阻力的治療目的,但此藥因對血管緊張素Ⅰ轉化的抑制,則若患者腎功能不好,藥物排解效果不佳,則易致患者出現低血壓、頭暈等不良反應,同時易加重腎臟負擔。ARB降壓藥用藥代表為厄貝沙坦,此藥同樣對血管緊張素Ⅰ轉化有抑制作用,因此在不良反應方面,此藥也易致患者有眩暈等不良反應。經這五類高血壓用藥可知,這五種藥物都易致患者有不同的不良反應,但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同患者的身體情況及用藥藥量有較大關系。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需謹遵醫囑用藥,誤有用藥過量或不用藥等狀況發生,以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確保患者血壓能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