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蕾,劉艷琳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院 疾病預防控制科,河南 平頂山)
傳染病往往傳染性和流行性較強,不僅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還會造成社會危害,因此對傳染病的預防對于社會的和諧發展是至關重要[1]。本次研究通過我市的傳染病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其預防手段報告如下。
收集我市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的傳染病治療記錄作為本次研究的數據來源,傳染病包括水痘、風疹、猩紅熱、肺結核、手足口病、細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感染性腹瀉病總共9種傳染病,調查患者資料、事件報告、病例個案資料等,收集整理后采用Excel表格進行統計。
依照國家制定的相關條例對我市的傳染病發生情況進行調查,記錄所有相關的衛生公共事件的情況,通過調查將事件數量、疾病類型、發病人數以及死亡人數進行匯總,總結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主要影響因素[2]。
此次研究將SPSS 18.0統計軟件用來計算,以率(%)顯示并用χ2檢驗資料,用Mann-Whitney U檢驗兩兩比較,用Kruskal-Wallis H檢驗多組間比較,數據庫的建立采用Excel 2019軟件,對傳染病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我市發生的衛生公共事件中,有水痘傳染病事件數量44起,發病人數1783例,死亡人數0例;風疹傳染病事件數量4起,發病人數141例,死亡人數0例;猩紅熱傳染病事件數量3起,發病人數72例,死亡人數0例;肺結核傳染病事件數量2起,發病人數57例,死亡人數0例;手足口病傳染病事件數量2起,發病人數64例,死亡人數0例;細菌性痢疾傳染病事件數量1起,發病人數55例,死亡人數0例;流行性感冒傳染病事件數量2起,發病人數1517例,死亡人數0例;流行性腮腺炎傳染病事件數量47起,發病人數2654例,死亡人數0例;感染性腹瀉病傳染病事件數量3起,發病人數102例,死亡人數0例,總計報告發病108起,發病數6445例,死亡0例,以上事件的等級皆為一般事件,見表1。

表1 傳染病發生情況(n)
傳染病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疾病,它能在人與人或動物間進行傳播,由各種途徑向周邊物種進行傳播,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社會危害[3]。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相當廣泛,在臨床上一般有母嬰傳播、接觸傳播、體液傳播、空氣傳播、水源傳播、食物傳播以及性傳播等[4]。對于傳染病的預防,需要針對不同的疾病類型,制定相應的應對機制,從而有效地達到預防效果,并且及時實施隔離治療,找到傳染源,并將其傳播途徑切斷,并且針對易感人群進行重點保護,采用疫苗接種等手段,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疾病的幾率[5]。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上升,環境和空氣的污染加劇,膳食結構的改變,以及在全球經濟效益下,人口流動愈加頻繁,再加上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等,不注意對身體的保養,導致各種傳染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因此研究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主要影響因素,并研究科學的預防機制對社會的意義重大[6]。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出,我市發生的衛生公共事件的等級皆為一般事件,并且以呼吸道傳染病為主,其中發生最多的4種傳染病為水痘、風疹、流行性感冒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由于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染性強、傳播快,針對此類傳染病的預防,需要進行以下管理:①健康宣教。每到季節變化時期,在傳染病的高發階段,針對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嚴重程度以及臨床癥狀等,通過視頻、文章等傳播形式進行相應知識科普,提前開展傳染病預防工作[7]。②生活指導。指導市民在傳染病的高發時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多喝水,提倡多進行合理的運動,保持充足的睡眠,從而保證身體的健康,達到提高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減少被疾病傳染的概率。③加強管理。市內有關部門應該加強與疾控部門的協作,對于傳染病等衛生公共事件進行加強應對,秉持早發現、早隔離以早治療的原則,并借助信息技術及時的掌握傳染病動態,以便及時控制傳染病的擴散[8]。
綜上所述,針對呼吸道傳染病為主的傳染病,需要及時隔離傳染源,制定科學的傳染病預防機制,從而達到預防傳染病的目的,并且最大程度降低傳染病造成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