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文 水順斌 陳虹 徐賽男
摘要:“云招聘”背景下,有效提升應屆畢業生求職自我效能感能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使其取得滿意的求職結果。通過對257名大學應屆畢業生調查數據的研究表明:求職自我效能感對求職結果有正向預測作用,求職前瞻性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成果能夠為應屆畢業生求職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云招聘;應屆畢業生;自我效能感;求職前瞻性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4.028
0引言
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新冠肺炎疫情推動云招聘形式廣泛應用,使得我國勞動者求職方式產生重大變動;同時,在不斷創新高的畢業生人數和社會有限就業崗位碰撞造成的就業難與易變型職業生涯快速發展的雙重挑戰下,應屆畢業生求職問題受到研究學者的廣泛關注。通過回顧以往文獻發現,對于求職結果大多關注求職績效和就業滿意度,而對其中求職后職位發展期待關注不足;研究多關注求職自我效能感對求職動機和行為的影響,缺少對求職結果影響的分析;前瞻性多用于探討組織內員工的變革行為,在國內尚未廣泛引入求職領域。本文以大學應屆畢業生求職群體為研究對象,提出研究假設,利用問卷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探討應屆畢業生求職自我效能感、求職前瞻性和求職結果間的影響,得出相關結論,并為改善應屆畢業生在“云招聘”下的求職結果提出建議。
1文獻綜述和假設
1.1求職自我效能感與求職結果的關系
Betz和Hackett 證明自我效能感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職業行為選擇,并首次將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引入職業領域,產生求職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即指個體對自身成功完成一系列求職行為應具備能力的信心。求職自我效能感作為求職過程中重要的心理資源,近年來隨著如今就業形勢的變化而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關于其后果變量,已有研究表明,求職自我效能感有效預測求職行為及求職結果等。在求職情境中,個體求職自我效能感反映了其對成功完成就業目標的信念,并對求職結果的多個維度產生影響。基于已有研究結論以及求職自我效能感的穩定性特征,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H1:求職自我效能感正向影響求職結果(求職滿意度、職業發展期待和起點薪酬預期)。
1.2求職前瞻性的中介作用
參照PARKER的觀點,將求職前瞻性定義為求職者從長遠視角出發,預先考慮未來求職可能性,事先做好準備,采取一系列主動求職、主動戰略和主動個體-環境適應行為。國內學者馮彩玲等通過計劃行為理論驗證我國畢業生群體中求職自我效能可以產生積極的求職行為。以“前瞻性行為”對大學生求職行為做表征,前瞻性下的美好預想將增強應屆畢業生對未來的信心,促進積極主動的求職行為發生,增強獲取高求職滿意度和良好職業發展期待的可能性。個體擁有較高求職前瞻性,主動掌握接觸更多求職信息和機會,較大程度上適應招聘單位要求,會有更大可能性比求職前瞻性低、求職次數少的個體獲得一份較高起薪的工作。高校畢業生對自己可取得理想工作的信念越高,越有可能進行前瞻的積極求職活動,進而產生更佳的求職結果。基于以上關聯分析,可推斷求職前瞻性是求職自我效能感與求職結果間建立關系的“橋梁”。主動求職行為往往具備前瞻性的特征。而自我效能感作為一種心理資本,在應屆畢業生求職時可能會通過求職前瞻性的中介作用而影響最終求職結果,王聰通過實證分析驗證了大學生求職行為在自我效能感與就業績效之間起中介作用。綜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2:求職自我效能對求職前瞻性具有正向的、顯著的預測作用。
H3:求職前瞻性正向影響求職結果(求職滿意度、職業發展期待和起點薪酬預期)。
H4:求職前瞻性中介求職自我效能感對求職結果的影響。
2方法和程序
2.1調查對象
針對大學應屆畢業生共發放問卷350份,回收296份,其中有效問卷257份,回收率84.57%,有效率86.82%。其中男生120人(46.69%),女生137人(53.31%);專科17人(6.61%),本科215人(83.66%),碩士25人(9.73%);有學生干部經歷的144人(56.03%),無學生干部經歷的113人(43.97%)。全部數據錄入后,采用SPSS21.0進行處理。
2.2測量工具
本研究使用求職自我效能量表、求職前瞻性和求職結果量表共 3 個量表。所采用量表來自西方研究中的成熟量表,個別量表會微調修正以適用本研究;并運用李克特五級量表,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其中求職自我效能感采用Trougakos等人(2007)編制的量表的同時參考宋國學修訂的求職自我效能感量表。該量表包括三個項目(如,“我知道申請哪種類型的職位”)。借鑒Blau編制的求職強度問卷在中國的修訂版,形成本研究的求職前瞻性量表(如“您在求職時會努力準備簡歷”)。求職結果中求職滿意度的測量題項改編自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全國高校畢業生調查”中關于就業滿意度的調查。
2.3信效度檢驗
利用SPSS21.0進行信效度檢驗。根據計算結果,求職自我效能感、求職前瞻性、求職結果的Cronbachs a值分別為0.821、0.887、0.875,均大于0.8,說明該量表均信度較好;KMO值分別是0.720、0.753和0.829,說明這三個量表適合做因子分析。
3研究結果
3.1相關分析
利用 SPSS21.0 軟件對數據通過Pearson 系數進行相關分析。求職自我效能感與求職結果顯著正相關(r=0.522,p<0.01),初步驗證假設1。求職自我效能感與求職前瞻性顯著正相關(r=0.300,p<0.01),求職前瞻性與求職結果顯著正相關(r=0.414,p<0.01),假設2、3得到支持與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