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清勇
【摘要】當前,我國對基礎外語教育進行了科學的外語語種規劃:中學生可在除英語外的其它語言中自主選擇第一外語參加高考,自此開啟了多語種并舉、著力發展小語種的新篇章。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國家對多語種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選擇小語種參加高考。本文立足高中生角度,探究小語種高考的現狀及發展路徑,希望能給有意向選擇小語種的高中生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語種;高考;優勢;發展路徑
一、小語種高考政策的提出和現狀
(一)“小語種”政策的提出和變遷
在教育部高等學校招生的政策中,“小語種”實則從教學層面被界定為除通用學習語種——英語以外的其它外語,定義范圍更廣,考生可選擇的小語種更多。早在1983年教育部就將俄、日、德、法、西班牙語正式列入高考科目,學生可在填報志愿時自行選擇。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我國外語教育為滿足國家的戰略發展需求,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教育部高度重視多語種外語高考改革,考慮到學生整體對小語種的認知及掌握情況還處于萌芽狀態,高考命題時小語種試卷難度設置須比英語容易5~10個百分點,并且這一政策多年來一直在執行。
從2013年國家頒布小語種高考政策以來,小語種高考成為學生和家長密切關注的問題之一。目前,我國高考外語科目可選擇的小語種為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小語種學生規模日益擴大,以日語為例,2016年日語考生人數為9600人,截止2020年已經高達12.6萬,2021年更是有望突破25萬。選擇小語種進行高考,一方面從提高成績和未來的職業發展來看,存在著一定的優勢。另一方面也令我們憂心忡忡。小語種高考都存在哪些現狀呢?下面進行具體論述。
高考選用小語種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往大了說,畢竟學生學習小語種的需求受到使用范圍和國際關系等因素的影響,如果選用則需從長計議。以人為本的哲學思想影響,在思考“小語種高考”這個問題時也應從它的直接參與者、同時也是受益者——高中生的自身特點出發,來進行進一步的思索。計劃使用小語種高考的學生主要有兩種情況:1.高中階段或更早就在校開始小語種的系統學習;2.英語學習成績不理想,于是學生想最大程度上避開自身弱勢學科,進而增大考入理想大學的概率。第一種情況,學生大多是在當地外語學校或者高中實驗班進行系統的學習。學習的時間充分,教學體系和師資完備,這類高中一般會在學生升學通道和未來發展方向上提供平臺和信息,學生會在小語種高考中獲得明顯的優勢。第二類情況的學生,雖然他們能夠看到這個潛在的“捷徑”,但是否能夠在既定時間內達到理想水平?小語種是暫時替代英語高考的備選還是實現報考大學甚至今后考研或就業的長遠計劃?則需要系統規劃并與未來發展掛鉤。
(二)存于現狀中的優勢
全新的選擇,全新的機會。每一粒種子都不應該被放棄,小語種高考政策的出臺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考生而言無疑是福音,就像裂縫中的陽光透進來一般。由于英語的學習大多始于幼兒園或小學,是一個長期沉淀的結果,前面提到的第二類學生要在高中三年內迅速提升非常困難。但高考小語種給了他們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他們可以一切從頭開始。學生有了新的希望和奮斗目標。對于第二類學生而言,小語種的學習較英語更有新鮮感,學習起來比較有動力,這一點也有助于他們成績的提高。
1.提分空間大
近幾年來,小語種考生的平均分比他們入學時的英語平均分會高出幾十分。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是因為這類學生學習英語學起來吃力,另一方面也和小語種學習的難度息息相關。小語種高考對于考生的詞匯量掌握相比較于英語是比較低的,比如,日語、俄語等,高考考綱要求的詞匯是2000個,比英語少,這是因為考慮學生只學習了三年。對于英語不好的學生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小語種,會有很大的提分空間。
2.小班教學助發展
由于大部分人的高考外語科目是英語,選擇小語種高考的人數雖然上漲,但在每個學校仍然是小部分人的選擇。因此很多小語種學生都是小班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更能夠關注到每一個學生,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學生在課上備受關注,注意力會更加集中,也更愿意發揮主觀能動性投入到學習中。
3.較好的發展前途
小語種教育要發展,大學的選擇和以后的就業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首先,對于以后不打算從事外語一類工作的學生來說,小語種高考不會影響大學專業的選擇,高考招生辦法中的明確規定如下:除軍事、國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專業)外,高校不得規定男女生錄取比例。高校不得對報考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考生作統考外語的限制。其次,許多高中已經與國外大學建立合作,國家留學基金委也為高中優秀的小語種畢業生提供了公派出國留學名額,對于有出國留學計劃的學生和家庭,選擇小語種來高考的優勢不言而喻。
(三)存于現狀中的劣勢和潛在問題
1.高考改革,新的挑戰
中學階段選擇小語種作為第一外語的學生,也面臨著許多的問題與挑戰。小語種高考大部分采用全國統一卷,以日語為例,近幾年除作文外,其它題型均為選擇題,這對于學語言困難的學生來說有較大優勢。但從2022年開始,日語高考面臨改革,仿照英語高考模式,兩篇寫作,新增完型選擇題型,且分值比較大。同樣面臨改革的還有俄語,俄語單選題改為完形填空,需要寫的還有構型填空,作文也變成兩篇。小語種試卷難度提升,對于教師和兩類學生來說都是一項大挑戰。
2.一語不好,怎求他文?
英語學不好,如何能確保學另一門外語會有好轉?英語學得不好可能是學習語言的習慣、技巧和心理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學習小語種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天賦,如模仿力較強、語感好等。小語種學習如果不成功,耽誤了原本英語的學習,會更加打擊學生的信心,能愈挫愈勇者實屬少數。語言學習實際上是相通的,上述提到的小語種為字母類語言,這一點和英語一致,但語法規則大多難于英語不少。因此,第二類學生如果選擇小語種高考,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能只是一時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