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星
(江蘇省沙溪高級中學 215400)
高中函數恒(能)成立問題是高考的熱點,也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貫穿高中三年數學學習,如何在高三二輪復習中突破難點,提升能力,是每個老師都積極努力的目標.但是高中數學學科因其特殊性,很多高三數學課堂存在一定的困難,包括教師層面重復講解,學生方面重復訓練,最后師生深陷題海,并沒有實現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這個目標.整體的效率低下,教師和學生都苦不堪言.可見習題教學在高三數學學習的重要性,進行合理的數學學科的教學設計,在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上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筆者以一節高三二輪復習課為例闡述如下:
問題一:什么是恒(能)成立問題?
設計意圖:章建躍老師曾說: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理解到位,并能用于解決實際的問題.我們要講清楚一類問題,就必須要引導學生弄清其本質,才可以做到更好的去應用.恒成立問題,是高中數學中的全稱命題,通常含有“所有的”“任意一個”等全稱量詞,符號語言可記為?x∈M,P(x).能成立問題,是高中數學中的存在命題,通常含有“存在一個”“至少有一個”等存在量詞,符號語言可記為?x∈M,P(x).并且全稱命題?x∈M,P(x)的否定為:?x∈M,P(x),存在命題?x∈M,P(x)的否定為:?x∈M,P(x),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兩類問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類比恒(能)成立問題,其實高中數學中很多核心概念如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等都含有“任意”字眼,具有相似的處理策略.筆者認為,盡管二輪復習時間緊任務重,但我們不能就題論題,應引導學生深刻領會常用邏輯用語在數學問題中的作用,才能提升數學的問題解決.
例題精講已知函數f(x)=lnx-ax,g(x)=x2,a∈R.若f(x)≤g(x)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
問題二:如何求a的取值范圍?
問題三:你們還有沒有其他做法?大家思考3分鐘.

生3:令F(x)=lnx-ax-x2≤0對?x∈(0,+∞)恒成立,所以F(1)=-a-1≤0,得a≥-1,所以F(x)=lnx-ax-x2≤lnx+x-x2,易證lnx≤x-1,當且僅當x=1時取“=”,故F(x)≤x-1+x-x2=-(x-1)2≤0,所以a≥-1成立.(教室里出現了掌聲)
問題四:如果本題是填空題,如何求a的取值范圍?
生4:由題知,ax≥lnx-x2,y=ax與y=lnx-x2皆好作圖,如下圖易得a的取值范圍.

圖1
點評生1選擇了參變分離法,由于分離變量后h(x)的最值好求,故大部分同學皆選此法;生2選擇利用函數的性質,通過求導,求G(x)=lnx-ax-x2的最值,只要G(x)max≤0,這個過程中導數的零點存在,直接求出比較繁瑣,他采用了“隱零點”的處理方法,求出x0的取值范圍,根據x0與a的等量關系求出a的取值范圍;生3抓住了F(x)=lnx-ax-x2≤0對?x∈(0,+∞)恒成立這一本質,它一定對x=1時恒成立,故F(1)≤0,求出a的取值范圍,這一必要條件開路的技巧,體現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性質,數學問題解決的特殊化可使學生的直觀想象素養得以提升;生4是把恒成立問題轉化為兩個圖像的位置關系問題,體現了數形結合思想.筆者認為,在二輪復習教學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基礎,我們可以設計開放性問題,大膽放手讓學生解決,激勵學生更好地參與問題,提出不同見解,在多種方法甚至犯錯中加深問題理解,優化解題方法,提高復習效率.
回顧高考(2020山東)已知函數f(x)=aex-1-lnx+lna.若f(x)≥1,求a的取值范圍.
本題的解題方法有多種,其中有的同學說還可以構造同構處理:f(x)=aex-1-lnx+lna=elna+x-1-lnx+lna≥1等價于elna+x-1+lna+x-1≥lnx+x=elnx+lnx,

在(0,1)上h′(x)>0,h(x)單調遞增;在(1,+∞)上h′(x)<0,h(x)單調遞減,
∴h(x)max=h(1)=0,lna≥0,即a≥1,∴a的取值范圍是[1,+∞).
問題五: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恒(能)成立問題的哪些解決方法?
設計意圖:《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通過高中數學課程的學習,學生能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一節高三復習課,作為教師,到底要教會學生什么,通過知識載體能夠提升學生哪些數學素養,是我們每一節課前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讓學生“動起來”,“動”“靜”結合,有條不紊,才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本節課留足時間讓學生自主總結,可以采用點名提問、小組討論、師生生生互動點評等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在實踐解決問題中,能夠自主構建知識網絡,繪制數學思維導圖如下.在同伴、老師不斷提醒中,回顧舊知識,喚起新知識,在同伴老師的贊賞中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夯實自己的薄弱,強化各自的學習能力,才可以在以后再碰到類似問題,無間斷的遷移到本節課所學知識方法,用好用活恒(能)成立問題的解決策略.

圖2
本節課從一個典型例題出發,通過一般化的概念理解,特殊化、類比、聯想等思維活動提出新的數學問題和變式,師生探究,學生總結形成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注重數學思想、邏輯連貫、系統總結,用“數學的方式”教數學學數學.通過“創造性”的教學設計,強化“四基”,提高“四能”,超越數學知識而使數學核心素養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