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娟
(江蘇省句容市第三中學 212400)
“531”教學模式是在新課程實施背景下提出的.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學生的課時在不斷減少,同時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在增多.但教育對學生基本課堂教學的要求在逐步提高,由此導致學生的學習負擔顯著加重,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基礎上,實現增效、減負呢?
“531”教學模式正是以此為目標,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前提下,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531”教學模式中的“5”是指實施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分別是“正課導入、明確目標”——“主體探究、自主感知”——“訓練提升、合作探究”——“總結檢驗、成果展示”與“達標測評、布置作業”;而“3”是指課堂教學中的三大特點,分別是“自主、合作與探究”;而“1”則是指課堂教學中以“學習目標的制定”為核心的一條教學主線,即課堂教學的一個目標——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在新課程教育標準指導下,“531”教學模式遵循“一少二多、堂堂落實”的教學原則.所以,該教學模式的總體要求是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抓住恰當的時機講重點、難點和疑惑點.同時,要善于引導學生對課堂中的學習方法進行總結,從而在教師教學啟發和引導下,培養學生總結與反思的習慣,嘗試通過不同視角和思維及方法看待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教學實效性.
1.“5”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間分配上,要利用5分鐘時間對上堂課的知識點進行檢查、提問,并對當堂課新知識點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通過明確目標、自主感知、合作探究與成果展示和達標測優五個環節的教學活動實施,要求學生學會每個知識點.
2.“3”是要求教師在教學時間分配上,通過30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訓練提升,充分給予學生充足的自學與訓練和探究及思考時間.通過設計相應的問題,在課堂中進行互動討論,杜絕滿堂灌與一言堂,從而形成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3.而“1”則是指課堂訓練檢測與教學評價,通過以學生為主體這條教學主線,讓學生明確教學主要目標,分清主次、善于抓住重點.在檢測時間與評價時間分配上,教師要抽出10分鐘時間,對學生當堂課的教學成果進行及時檢驗,從而通過檢測結果與學生的反饋,對下堂課的教學方案進行優化調整.
1.導學案設計
“531”教學模式中的導學案設計環節至關重要,其不僅能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導讀、導思和導做作用,且可以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凸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因此,導學案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1)要以學生為核心,以提升學生的基本認知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為重點,通過設置啟發性及深度性問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參與,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導學案進行精析精練,從而揭示教學規律,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2)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要進一步明確所教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拓展和延伸,以此體現整個教學環節的完整性與系統性,針對性地對數學課堂實施的內容進行合理規劃.
(3)導學案的設計一方面要以提升學生總體學習能力為目標;另一方面,更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為主線.在學生理解相關知識基礎上,深化學生的認知.通過設計一系列啟發性和思維拓展性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積極性,并結合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及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通過導學案優化設計,營造舒適、良好的教學氣氛,讓學生有學習的動力和興趣.教師要心里有學生,多關注學生與了解學生,從而形成新型、平等的師生關系.
2.導學案的實施
導學案的實施將是“531”課堂教學的重點.導學案在具體應用過程中,著重通過拓展學生的業余時間,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自由和自主權,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性學習,從而感受參與性學習的快樂和樂趣.
(1)課前自主預習.
531教學模式的不同之處在于每堂課講授新的知識點時,教師都會利用5-10分鐘的時間,對上節課的相關重點知識內容進行檢測.因此,學生課前進行充分預習與課后進行鞏固復習是“531”教學模式順利實施的關鍵及導學案實施的重點.只有學生充分準備教學材料及對導學案的內容深入了解和熟悉,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實效.尤其是在自主學習階段,學生需要不斷鉆研教材,通過自主查閱相關學習資料,從而結合自己的思考心得與體會.在此基礎上,與教師一同順利完成導學案的教學內容.在此過程中,要堅決反對弄虛作假,關于導學案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存在疑問可及時標出,以備課堂進行充分討論.結合學生學習的不同情況,教師可安排學生進行課外預習、整節課預習及課堂前部分時間預習,并結合導學案的教學提綱,將相關重點內容張貼與發放給學生,使其結合導學案內容獨立完成導學.在此階段,原則上只允許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但針對課時的難易程度,教師可適當預留一定的相互討論時間,從而讓學生在協作中明確學習目標,抓住重點和難點,并在教師引導和講解下順利完成導學案的基本任務.
(2)課上共同促進.
通過課前進行自主預習,在課堂上學生可分組進行小組討論學習.首先,數學學習組長帶領組內成員針對個別同學提出的學習疑問進行解答,小組成員要優勢互補,展開交流與合作.在互幫互助中,對每個學習任務的要求和目標進行明確,并對不同成員的落實情況進行相互了解.在此環節,要將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弄懂吃透,如有集中不懂的問題,可進行標記,以通過教師的幫助來完成解答.在討論中,教師不能將自己置身事外,而是要深入到不同學習小組中進行合作討論.通過啟發與引導,讓小組成員自主解決問題.只有在教師的全面掌控下,才能提高每個小組的探討實效性與積極性,從而引導每個成員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以此共同促進,共同提高.以高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知識學習為例:
例請結合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相關內容,通過填寫下表,對一元二次方程函數圖像與其實數根之間的具體關系進行思考.

一元二次方程函數圖像與其實數根之間的關系
從上述導學案例題可以看出,此次教學實踐選用此題作為情境教學案例,主要目的在于從學生最熟悉的二次函數入手,通過對學生設置思維發展區,從而使新舊知識體系之間構建邏輯關聯.在此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對不同一元二次方程對應的函數圖像進行繪制,可將其帶入具體的教學情境,以此為合作探究與師生互動教學奠定重要基礎.
(3)課后溫故反思.
經過課前預習及課中討論,課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情況展開測評.通過知識梳理,讓每個學生對自己當天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吃透知識要點,做到溫故而知新,并將典型數學題目分類總結和整理到習題集中.研究解題規律,并對自己在課堂中的表現進行反思,進一步明確自己的改進和完善措施.另外,學生需要進行課后強化訓練,針對當堂課的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布置相關作業,做到少而精.對于學生及時完成并上交的作業,教師不但要認真批改,還要當面點評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以學生為主體的“531”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通過采用此種教學模式進行案例教學實踐,取得了預期的成效,充分發揮了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作用.且在此過程中,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