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全
(甘肅省康縣教育局教研室 746500 )
數學思想是數學知識的精髓,既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又是解數學問題尋找思路的依據,它蘊含在高中數學的各個章節中.下面舉例說明集合中常用的數學思想,供參考.
數形結合,由數思形,由形定數,起到互補、互動、互譯作用,可見數形結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數學問題直觀化、生動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有助于把握數學問題的本質.使用數形結合思想可以使問題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運用數形結合思想解題通常有三種類型:由形化數,由數化形,數形轉化.
例1 已知集合A={x|1≤x<4},B={x|x 分析把集合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借助數軸直接求解. 解將集合A表示在數軸上,如圖1所示,要滿足AB,表示數a的點必須在表示4的點處或在表示4的點的右邊,所以所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a|a≥4}. 點評求解這類問題的關鍵是要利用數軸,數形結合;將集合A表示在數軸上,由數化形,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由形化數,同時要注意驗證端點值,做到準確無誤;解決有關交集、并集問題,特別是求一些字母取值范圍的問題常用數形結合思想方法. 所謂分類討論,就是當問題所給對象不能進行統一研究時,我們就需要對研究的對象進行分類,然后對每一類分別研究,得出每一類的結論,最后綜合各類的結果得到整個問題的解答.分類討論實質上就是“化整為零,各個擊破,再積零為整”的策略. 例2 設集合A={x|x2+2x=0},B={x|x2+2ax+a2-a=0,a∈R,x∈R},若B?A,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分析由于B?A,所以集合B可以為空集,可以B與A相等,也可以B為A的非空真子集,需分三種情況進行討論. 解因為A={x|x2+2x=0}={-2,0},B?A,所以有B=φ、B=A或BA(B≠φ). (1)當B=φ時,Δ=4a2-4(a2-a)<0,解得a<0; (3)當BA(B≠φ)時,有B={-2}或B={0},所以Δ=4a2-4(a2-a)=0,解得a=0,此時B={x|x2=0}={0}滿足條件. 綜上可知,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a≤0或a=1.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好子集的含義;B?A可分B=φ、B=A或BA(B≠φ)三種情況,所以此類問題需要分類,并結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加以解決;分類時要遵循“確定對象的全體,明確分類標準,做到不重不漏”的原則,然后對于每一類情況都要給出問題的解答. 方程思想就是從分析問題的數量關系入手,把變量之間的關系用方程的關系來反映,然后通過解方程或對方程進行討論的數學方法. 分析利用集合相等,它們所含的元素相同,列方程來確定a,b的值,再求a2021+b2021的值. 點評求解本題的關鍵是利用集合相等的概念,借助相等的關系列方程求出字母的值,但要注意排除與集合元素互異性或已知相矛盾的情況. 有些數學問題,若直接從正面解決比較困難,或考慮的因素比較多,可以考慮求問題的反面,采用間接的方法將問題解決,這就是正難則反思想.在解決“至多”、“至少”等一類問題時,常用這種思想方法,在集合中正難則反思想就是補集思想. 例4 已知集合P={x|4 分析P∩Q≠Q直接考慮情況很多,非常麻煩,因此考慮它的反面,即P∩Q=Q,求出答案,只要求它的補集即可. 綜上所述,當P∩Q=Q時,k的取值范圍是{k|k≤2,或3 點評求解本題的關鍵是將求P∩Q≠Q時的k的取值范圍轉化為求其對立面P∩Q=Q時的k的取值范圍,再取補集得出原問題的解;正難則反思想作為一種思想方法,為我們研究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在正向思維受阻的情況下,改用逆向思維,可能“柳暗花明”,從這個意義上講,正難則反思想具有轉換研究對象的功能. 所謂轉化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決有關數學問題時,采用某種手段將問題通過變換使之轉化,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轉化思想方法可以將難解的、復雜的、未解決的問題通過變換轉化為較容易的、簡單的、已解決的問題. 例5 已知集合M={(x,y)|y=x-2,x∈R},N={(x,y)|y=ax2-ax+a,x∈R},問是否存在非零整數a,使得M∩N≠φ. 點評求解本題的關鍵將待求問題轉化為討論方程組是否有解的問題,從而順利獲解.
二、分類討論思想

三、方程思想


四、正難則反思想

五、轉化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