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ngfu Mode "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mplex
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濰坊市不僅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將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與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結合,還將農業(yè)現代化落在全產業(yè)鏈條和新型經營主體上。青阜農業(yè)綜合體的“龍頭企業(y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就是這樣,趟出了一條農業(yè)提質增效、農村美麗宜居、農民增收致富的鄉(xiāng)村振興新路子。
2020年,青阜農業(yè)綜合體流轉和托管土地而積10.2萬畝,生產小麥9500噸、玉米13800噸、大豆2429噸、棉花2030噸、苜蓿4.3萬噸,已發(fā)展成為省內土地經營規(guī)模最大、機械化程度最高、基礎設施配套最全、服務鏈條最完整的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綜合體。
推進土地規(guī)模化經營
青阜農業(yè)綜合體以糧食生產為核心,通過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兩種方式整合土地資源,實現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等糧食作物規(guī)?;N植、標準化生產、機械化作業(yè)。
一方面,已流轉土地5.8萬畝,涉及17個村、2500余戶農民,農戶每畝口可獲得土地流轉收益400元左右。另一方面,在不改變農戶土地經營權屬前提下,對農戶承包的土地進行農業(yè)生產全程托管服務,現已托管服務土地4.4萬畝,涉及柳疃、龍池、下營、下莊4個鎮(zhèn)、23個村莊、4600余戶農民,平均每畝增收200元以上。
改善農業(yè)基礎設施
一是配套農田水利設施,解決水源緊缺問題。投資6000萬元實施“群井匯流”和“海綿村莊”工程,鋪設灌溉管道36公里,打機井40眼,修建蓄水庫27個,蓄水能力達400萬立方米。提升改造村內排水管網,將雨季降水全部收集到水庫中,實現排澇、蓄水雙效同步,年可收集雨水100多萬立方米。二是改良鹽堿土壤,提高土地利用率。通過深翻壓堿、提取地下鹵水等方式,改良鹽堿地2.5萬畝,種植苜蓿、棉花、中藥材等耐堿作物,實現銷售收入2450萬元,利潤1960萬元,昔口鹽堿地變?yōu)榉饰謬嵓Z田。三是提升農田路林網,夯實農業(yè)生產條件。先后投資1200萬元,新建、整修農田道路37.1公里,植樹100萬余棵,打造三縱十一橫的農田路網框架。四是提高農田建設標準,增加土地產出效益。以先期建設2.1萬畝高標準農田(糧食)示范區(qū)為樣板,引領帶動全部土地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區(qū)內糧食畝均增產200公斤以上。
建設大數據智控中心
一是建設智能控制中心,提高農業(yè)生產智慧化水平。投資2500多萬元高標準建設青鄉(xiāng)為農服務中心,配套建設大數據智控中心,覆蓋土地4000畝,大大提高糧食種植科學化、智慧化水平。二是增設恒壓供水物聯(lián)遙控系統(tǒng),實現高效節(jié)水灌溉。投資22萬元安裝恒壓供水系統(tǒng)(變頻器改造)2臺(套),增加一臺無線采控箱采集控制水泵狀態(tài),實現物聯(lián)遙控,大大節(jié)約了淡水資源。三是配備智能施肥系統(tǒng),實現水肥耦合。投資28萬元安裝智能施肥設備2臺(套),根據農作物需求對農田水分和養(yǎng)分進行綜合調控和一體化管理,可通過手機、電腦APP遠程操控,確保最低投入獲得最高產出。
推廣應用先進技術
一是建立研發(fā)團隊,提升科技生產能力。引進16名兼職農業(yè)科技專家,建立科技研發(fā)團隊,大大提升了農業(yè)生產科技含量和生產能力。成立“田間課堂”,通過線上線下聯(lián)動授學的方式進行農技教學研討3000余人次。二是加強科研合作,加快前沿技術向實踐轉化。先后與國家、省、市科研院所合作,設立鹽堿地改良和病蟲害防治實驗室,開展前沿技術研究;承擔2萬畝“山東省農業(yè)重大有害生物專業(yè)化防控體系建設昌邑示范區(qū)”任務,提供大量洋實精準的數據資料和有利條件。三是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水肥利用率。實施“沃土工程”,全部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智能配肥面積達到3萬畝,建設水肥一體化灌溉農田1.6萬畝。布設泵站設備35臺、噴頭2.6萬個,鋪設管道44.8萬米,每年節(jié)約種植成本1800多萬元。
開展“村企社”共建,實現新型經營主體全覆蓋
2017年,昌邑市阜瑞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聯(lián)合昌邑市豐瑞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青阜村委、宏豐農機等6個單位成立了青阜農業(yè)綜合體,推行“村企社共建”模式,日前“村企社共建”村已達到15個,流轉土地2.1萬畝,入社社員達1600多戶。青阜農業(yè)綜合體每年利潤的60%在公司、村集體和農戶之間進行分配。2020年青阜村集體分紅100多萬元,農戶平均每畝分紅230元。實現了“集體增收、氽業(yè)盈利、農民致富”三贏局面。
延伸產業(yè)鏈條,實現三產融合發(fā)展全覆蓋
一是配齊配強農業(yè)設備,實現糧食牛產經營一條龍服務。投資1.2億元購置大型拖拉機、智能配肥機、植保兀人機等國內外先進農機裝備300臺(套),投資1000萬元建設了日烘干能力1050噸的糧食烘干塔和5000平方米的糧食儲存庫,形成耕、種、管、收、儲、加、銷一條龍社會化生產經營服務體系。二是實行多元化經營,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按照糧經飼統(tǒng)籌、農牧結合、種養(yǎng)加一體、—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思路,實現全產業(yè)鏈生態(tài)循環(huán)發(fā)展,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每年帶動農民節(jié)支增收3000多萬元。三是實施“互聯(lián)網+”工程,推動線上線下聯(lián)動運營。對接全同供銷社“供銷e家”及省、市供銷社電子商務平臺,建設農資、農產品社區(qū)電商平臺2個,逐步打造“網絡+實體+配送”服務模式,有效地開拓了市場、增加了銷量,2020年實現線上銷售收入1600萬元。
Fully implementing thestrategy of "storing grainin land and storing grainin technology", Weifang not onlymakes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seof the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and combines high standardfarmland project constructionswith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ies,but also focuses the 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 on the wholeindustrial chain and new businessentities. Qingfu agriculturalcomplex, with its business modeof the cooperation of "1eadingenterprises, cooperatives.cultivation bases, and farmerhouseholds", has thus soughtout a new way to achieve ruralrevitalization characterizedby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agriculture, beautiful and livablecountryside, and happy farmerswith increased in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