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伊竹 趙雁

中圖分類號:TU9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1)08-0142-03
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逐漸被大量的鋼筋水泥建筑所覆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辦公空間的數量也隨之上升,同時使得辦公空間逐漸向高層發展。而在全球很多調查數據中顯示,快節奏的工作生活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多。同時,許多新興行業正在興起,傳統辦公空間的結構和形式已不能滿足各行各業對于辦公空間的需求。
景觀化辦公空間的興起,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植物景觀將自然帶進辦公空間,可以有效地提高空氣濕度和清潔度,還能過濾空氣、降低噪音,在這樣的環境中辦公能減輕工作壓力、舒緩身心。此外,因工業化的影響,國內外開始推行模塊化設計,尤其在家具層面應用上表現突出。
本文探索植物景觀與模塊化在辦公空間中的設計應用,將模塊化靈活拆分與組合的特點與植物景觀作為軟裝形式對辦公空間進行設計研究,驗證植物景觀模塊在辦公空間中應用的科學性、前瞻性。基于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營造人與植物、辦公空間相互交融的場所精神。
一、植物景觀模塊化的概念
(一)模塊化概念的出現
模塊化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工業設計領域。在工業制造業的高速發展下,催化了模塊化、標準化的出現。工業生產過程中,將產品的通用性功能提煉后形成固定的一種模式,再將其組合到不同需求的模塊中,這就是所謂的模塊化設計。因此,從廣義上講,模塊化其實就是一種具有前瞻性的設計方法,它可以通過前期分析,有效去除生產過程中的復雜部分、降低成本,從而實現快速生產。
受工業化的影響,基于模塊化產業下的設計呈現出多維度、多樣性的趨勢。而在建筑空間中,1851年建成的萬國工業博覽會“水晶宮”可以稱為是建筑領域中,第一次運用模塊化設計的產物。而后在1919年,柯布西耶提出了多米諾體系,將模度理論引入建筑模塊設計中,首次將建筑中非結構產品實現定制化生產。由于多米諾結構在理論上可以容納任何功能,因此在確保了建筑整體性的同時也能夠分割不同的空間。
(二)辦公空間中的模塊化概念
在現代辦公空間建造中,仍可以看到許多應用多米諾體系設計而成的空間,并且辦公空間中大量的辦公家具都是模塊化的產物,這正是因為其體系順應工業化時代的發展,符合工業生產的標準化和大批量制造原則。
而在現代辦公空間設計中,模塊化是一種設計思維和設計方法。是對整體空間框架與各功能空間及空間中的辦公家具進行整體、系統的設計,不同系列的模塊產品及空間模塊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進行拆裝與組合。在保留了工業化生產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減少了工業產品所附帶的冰冷感,有效地促進了使用者與辦公空間的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三)景觀系統中的模塊化概念
由于模塊化在建筑行業內開始被廣泛應用,使得模塊化設計逐漸擴展到其他領域。而在景觀系統中,模塊化最先在景觀設施中得到應用,形成了較為系統的模塊化景觀產品。隨著模塊化概念的不斷更新,模塊化景觀系統通過分級模塊設計、模塊組合設計等形成了模塊化的景觀綠化、景觀防護林帶等,至此景觀系統中出現了幾種典型的模塊化景觀。
在園林景觀系統中,模塊化設計通過提煉不同景觀系統組合的相同和異同之處,形成既統一又存在變化的單元模塊。再將不同的單元模塊進行整合,運用序列、對比、圍合、虛實關系等設計手法生成新的組合模塊,并應用在景觀硬質鋪裝、綠化景觀等方面。
模塊化應用在景觀系統中,主要體現在三個進階。“一是元素,單一元素的變化、重復、放大或縮小形成系列;二是由這些系列組成一個個功能區塊,即單元;三是公用單元組合形成序列。它們最終呈現出紛繁復雜的景觀效果稱為總集。”
(四)辦公空間中植物景觀模塊化的概念
如今,建筑和園林景觀領域模塊化理論不斷更新、設計形式不斷發展,室內空間設計中模塊化也開始嶄露頭角。“綠色”設計不再僅局限于室外空間,開始逐步向內滲透,綠色辦公空間的興起正是這一設計趨勢的突出體現。植物景觀作為室內綠化的主要形式,其生態價值和美學價值都對于辦公空間的生態化、情感化設計具有關鍵影響。
植物景觀作為辦公空間中的一類軟裝,致使植物的種植與配置非常重要,而“模塊化的種植思想一直存在于植物配置的思維中”。每一種植物作為一個元素,按照其功能性、觀賞性、療愈性等因素組合成新的單元模塊,再通過相適應的設計手法形成公用單元組合序列,以模塊化的空間構造手法將植物景觀模塊應用到每個空間模塊。一方面沿用了模塊化理論在建筑空間中的設計方法,另一方面將景觀系統中的模塊化概念轉換應用到綠色辦公空間。
二、植物景觀模塊在辦公空間中的設計運用
植物景觀大多為綠色植物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并且能夠有效調節辦公空間中的空氣質量、緩解精神壓力,而模塊化設計是一種綠色設計方法。植物景觀與模塊化的融合,可以充分展現辦公空間中的綠色設計原則。縱向植物景觀模塊滿足辦公空間中的綠化需求,提升室內綠化率;橫向植物景觀模塊劃分辦公空間中的功能空間,進一步向室內滲透“綠色”。
(一)由外向內的“綠色”滲透——縱向植物景觀模塊
就北京地區而言,2008年底,北京市綠化率達到50%,而最終目標是在2020年時北京市綠化率要達到55%。因此,如何解決城市建設用地與綠化用地的矛盾成為了綠化率達標的關鍵。高層辦公建筑占據了大量的城市建設用地,進而推動了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立體綠化形式與辦公建筑的結合。建筑物豎向綠化景觀的種植,首先可以解決地面綠化用地有限的問題,其次可以美化城市建設,實現綠色城市設計。隨著人們對辦公空間的需求增多,不再滿足于辦公空間建筑外部的自然景觀,而是希望將外部景觀滲透到內部,以提供綠色生態型辦公空間,基于垂直綠化理念下的模塊化植物景觀應運而生。
垂直綠化技術最早應用在室內空間設計是在20世紀90年代,在本世紀被大面積推廣后形成了垂直綠化模塊化植物幕墻等室內綠化形式。在室內公共空間中,室內綠化要確保人、植物、空間三者可以建立友好聯系,營造和諧統一的空間環境。在2008年伊始,亞馬遜新總部辦公大樓的建成,完美地體現了室內綠化的原則。將4萬種植物搬進了辦公空間,與以往不同的是,亞馬遜新總部并非將植物作為為人服務的工具,而是創造了人、植物與空間相輔相成的辦公環境。其最大的設計亮點在于,其一室內外空間均采用了外墻級別的材料,如圖1,以玻璃、鋼材和混凝土為主,外露的鋼結構系統做為圍合結構,在空間上形成模塊化且可復制的空間組合系統;
其二植物景觀引入室內,將空間分割,讓傳統辦公空間中的“鴿子籠”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滿自然氣息的工作環境。在此空間中,縱向植物景觀模塊以模塊式垂直綠墻為中心,如圖2,每一方位放置不同尺寸的桌椅,根據不同功能可服務于單人或集體工作需要。
進而,在辦公空間設計中,為達到多層次的景觀效果,縱向植物景觀模塊設計可有以下幾種形式:
1.壁掛式。這里主要是指將植物種植于墻面的綠化形式,此類縱向植物景觀模塊構圖能力強,能夠使景觀造型達到最優。模塊式植物景觀墻,在設計時可預先提供單元植物模塊化面板所需的造型圖案、植物品種,再與種植框架組合。由于種植框架不便移動,一般以背景墻、隔墻的方式呈現在辦公空間功能區域劃分設計中,并且“植物選擇上多以覆蓋力強、觀賞性佳的多年生常綠觀賞植物為主。”
2.攀援式。適合種植于欄桿或有肌理的墻面,設計時可布景在衛生間、樓梯拐角等處,而金錢薄荷、吊竹梅此類喜愛濕潤偏陰環境的植物恰好適合植物,同時可用于分隔主次空間、完善空間構造,增強空間藝術性。
3.懸吊式。適用于辦公空間中的開敞空間,如吊蘭類植物不僅可以柔化鋼筋水泥建筑所帶來的生硬感,而且在不占用地面空間的同時增強了縱向空間的裝飾性,讓辦公空間設計更加具有層次感。但如若空間太小,應用懸吊式會導致空間局促感,則不適合此類設計形式。
綜上,模塊式垂直綠化在辦公空間中可以有效地與空間內的垂直界面(包括墻面、柱、欄桿設施等)相結合,強化縱向空間。“垂直綠化可以分區布置、構圖方式靈活,可以采用點、線、面等各種靈活構圖方式增加設計感。”同時,根據辦公空間中不同功能需求,模塊式垂直綠化可通過基礎植物景觀單元模塊進行二次模塊組合以實現各功能空間中的綠化需求。
(二)由外向內的“綠色”滲透一橫向植物景觀模塊
在亞馬遜新總部中,橫向植物景觀模塊與休閑座椅、辦公家具組合的植物種植模塊提供了休息與協作會議需要的空間,如圖3。
因此,從宏觀層面上植物景觀模塊將辦公空間的功能清晰地劃分開,不同體量、不同種類、不同顏色的植物能夠明顯地讓使用者注意到其中功能空間模塊的區別。通過植物景觀可以使每一功能空間與室外空間更好地過渡銜接,在橫向空間中實現由外向內的“綠色”滲透。從微觀層面上,一組植物景觀模塊對應一類功能空間,植物本身擁有一定的遮擋功能,既劃分了辦公空間的功能區域又避免了將空間過度圍合使其孤立。形成半圍合式空間,與辦公空間中的灰空間(如:走廊、空間中的轉角)建立聯系,通過植物景觀將其空間界限模糊化,“使兩個空間的功能要素疊加,從而形成一種輔助式的空間功能。”在此空間中使用者可以獨立辦公、交流學習、放松休閑。
此外,橫向植物景觀模塊設計可通過空間布局和位置擺放突出裝飾性與多樣性,為使辦公空間設計更豐富可采用:
1.陳列式。植物在室內一般采用點、線、面的陳列方式擺放,而植物景觀模塊與辦公家具組合陳列更能凸顯植物的裝飾作用。即:點式陳列,是采用較多的一種形式,通常選用觀賞性較強的單植植物,作為辦公家具中的裝飾亮點,植物色澤與種植盆都需與辦公空間設計風格一致;線式陳列,適用于縱深感較強的空間或是與條狀辦公家具相組合,在空間設計上起到美化作用;面式陳列(也稱片式陳列),植物景觀自然生動地將辦公空間分隔,植物與辦公家具的組合陳列設計使空間更加靈活,避免了傳統封閉式辦公空間所產生的壓抑感。
2.栽植式。多用于庭院空間,若應用在辦公空間設計中,可考慮選用小型植物,在室內打造微型景觀。不規則的多株植物種植形式可提升觀賞性,但從空間營造上,應考慮植物的層次感。“其設計要素是以曲線、柔和的、中軸線兩側舉不同要素”,以平衡人的視覺感受。
綜上,在辦公空間中植入植物景觀模塊既能劃分整體空間系統,又能夠將每一功能空間緊密聯系,植物是軟裝飾也是硬裝模塊系統。同時,空間的模塊化有利于根據不同需求改變辦公模塊的位置與組合方式;植物景觀模塊化便于養殖與更換植物品種,根據植物特性與空間需求應用于辦公空間中不同功能區域。
三、植物景觀模塊在辦公空間中的作用肌理
(一)空間梳理作用
其一,植物景觀模塊的應用要契合辦公空間形態,綠化空間要按照空間結構次序進行規劃,合理組織植物景觀模塊與主、次空間及灰空間的位置關系,確保空間可達性。其二,遵循空間形式美的規律一多樣統一,植物景觀不是獨立存在于辦公空間中的,要確保其與各功能空間之間的聯系。《建筑空間組合論》中講到“既有變化,又有秩序,這就是一切藝術品。”同理,模塊化是“秩序”,而植物景觀和辦公空間的不同組合即是“變化”。其三,利用植物景觀構建辦公空間“獨立空間”體系,這里的獨立并非是與其他空間完全分隔,而是指每一個空間都具備完善的功能體系。例如,某一空間中均種植花卉,在形式上它是獨立的,但在功能上,它仍具備辦公、休息等功能,在這里,植物景觀真正的作用在于圍合功能空間。
(二)功能作用
在景觀設計中常常會采用象征隱喻手法來表達設計的內在精神。辦公空間中的植物景觀模塊設計強調由外向內的“綠色”滲透,這與“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則不謀而合,以外借自然景象,來內營空間氛圍。可以依據植物景觀的不同特點來賦予其象征含義,借用自然元素隱喻空間,營造不同功能空間的場所精神。由于辦公空間中常常會出現難以有效利用的空間,此時植物景觀的功能在于完善空間形態,利用植物依地造景美化空間,淡化使用者在過渡空間中感受到的生硬感。同時,植物景觀還具有表現空間意向和表達辦公空間文化背景的作用。此外,文竹、蘭花均是營造東方風格的重要植物元素,可以強化我國辦公空間的風格;而藤蔓類植物可以營造動態空間。營造充滿“綠色”的辦公空間場所,可以調節人的情緒,找到歸屬感。
(三)裝飾作用
植物景觀在辦公空間的裝飾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植物做為有機生命體,在自然界中其本身具有天然美感,其自然的形態、天然的氣味與色澤都具有裝飾性;二是各類植物與辦公空間環境的有機配置,會形成富有自然裝飾的空間美、形式美,對使用者產生積極的心理影響;三是植物做為軟裝飾可以形成裝飾性的導視,起到引導空間的作用。
當前辦公空間中常見的植物裝飾有兩類:一類是植物裝飾幕墻,常用于空間入口的背景墻以及空間轉角,美化縱向空間、烘托辦公空間環境的自然氣息;另一類是模塊化的盆栽植物組合裝飾置物架,增加儲物空間的同時為辦公環境增添綠色韻律,且在功能上能夠隔斷空間。
(四)療愈作用
在康復景觀基礎上,植物的療愈性作用被深入研究。植物與人相互作用,借用自然因子改善辦公環境,并發揮植物的助益作用減緩辦公人員的身心壓力。其療愈作用主要作用于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在生理層面上,植物本身可以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為人們提供適宜的空間環境。《植物造景》一書中,蘇雪痕提出:“植物除了能創造優美舒適的環境,更重要的是能創造適合于人類生存所要求的生態環境。”薄荷、紫羅蘭、檸檬、梔子花、君子蘭等這類具有天然功效的植物,能使辦公環境得以改善,從而提高人的免疫力,起到生理保健作用。在心理層面上,研究表明,“在動物試驗中,芳香揮發物主要表現為抑制或者增強其自發活動;而對于人類,能夠有效地調節人體情緒,使人放松,但也有些會使人緊張,產生不良情緒,或感覺不舒適。”如薰衣草可以明顯改善焦慮情緒、提升幸福感。在辦公空間中,合理配置芳香類植物能夠有效調節情緒,促進身心健康。
因而,以模塊方式種植具有不同療愈性的植物,可自然劃分出不同功能的空間模塊,并為各空間配置相適應的植物景觀,以達到植物療愈作用。
四、辦公空間中的植物配置
(一)辦公空間中植物配置原則
在辦公空間中乃至各類室內空間布局中,“植物屬于一般構件和陳設”,其多作為軟裝飾置于空間中,又因其是有機生命體,必須要考慮植物的生長性和周期性。因此植物配置時應符合以下幾類原則:
1.科學性原則:需遵循植物的自然生態習性,考慮配置環境是否符合植物的生長條件。
2.功能性原則:植物作為軟裝飾置于辦公空間中,應考慮辦公空間的功能需求以及辦公人員的感受,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并進行合理的搭配與設計。
3.觀賞性原則:植物的搭配應展現出形式美,各類植物間的配色應符合色彩美學,同時與空間中的色相相適應。
4.文化性原則:不同地域的植物有其不同的文化底蘊,了解植物的文化屬性和歷史,可以更好地實現植物文化與環境文化相協調。
(二)辦公空間中植物選擇
辦公空間與植物應是雙向選擇,首先植物之于辦公空間需起到美化作用、生態作用及空間作用;其次辦公空間應能滿足植物的種植需求。從美化層面講,可以選擇觀賞性較強的植物,如:花卉或造型美觀的觀葉植物,可提升室內景觀效果具有積極作用。
1.從生態層面講,植物本身的二氧化碳可以釋放氧氣、增加濕度、凈化空氣等作用,能夠有效改善辦公空間的生態環境。因此,可以選擇廣東萬年青、金邊虎尾蘭、常春藤、綠蘿這類可以吸收甲醛的植物,蘆薈、仙人掌、文竹等也是辦公空間中常見的植物,它們具有清潔空氣、吸收輻射、消毒滅菌等功效。同時,種植以上這些植物可以降低噪音、舒緩身心。
2.從空間層面講,當模塊化運用在空間構造上時,配合植物模塊化不僅可以滿足各類空間的功能需求,還能通過種植不同植物來引導空間起到空間梳理作用。從植物種植層面講,應遵循因地制宜原則,辦公空間中常常會種植吊蘭、虎皮蘭、波士頓蕨、銅錢草、多肉植物等,此類植物大多適合盆栽且與模塊化種植方式相適應。此外,還應根據空間大小、季節變換等因素適時更換辦公空間中的植物。
結語
自模塊化設計興起以來,模塊化產品、模塊化建筑、景觀設施模塊相繼得到發展。辦公空間模塊化設計雖已有所成果,但不應僅局限于辦公家具產品或空間上的模塊設計;同樣,景觀化辦公空間也不能夠只停留在空間中借用盆栽植物提升綠化景觀這樣的淺層設計表現。所以,在辦公空間設計中需充分發揮植物景觀模塊的有效作用,依據辦公空間類型、遵循科學配置原則,使植物景觀對人、對空間環境都發揮最優作用,實現植物景觀模塊在辦公空間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