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黨百年正青春,昂首奮進新時代。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慶祝建黨百年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下稱“衛視中心”) 堅守主流媒體的政治責任、歷史擔當,切實增強建黨百年主題創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全景式反映黨的偉大精神的歷史軌跡和現實力量。
此番,衛視中心匯聚東南衛視、海峽衛視優勢資源,策劃了十幾檔特別節目,將主旋律內容與青春化表達相結合,既有見證百年輝煌、展現中國力量的政論類、專題類節目,還有聚焦時代變遷、反映人間煙火氣的紀錄片、短視頻節目,以矩陣式的內容布局,營造濃厚宣傳氛圍。目前,規劃中的大部分重點理論節目、紀錄片、文化紀實節目都已完成制作并開始播出,拉開慶祝百年華誕,見證輝煌奇跡的序幕。
奏響時代強音 見證百年輝煌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提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勇于回答時代課題,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在建黨百年的歷史關口,衛視中心充分發揮主渠道、主力軍的作用,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坐標,圍繞黨史百年史詩般的偉大實踐,進行題材上的深度開掘,策劃了一系列深刻反映歷史巨變,描繪時代精神圖譜的精品內容。
“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把握建黨百年這一宣傳主線:見證百年輝煌,展示福建新篇章,創新青春表達。通過理論片、專題片、紀錄片、微視頻等多種形式,為建黨百年營造熱烈濃厚的輿論氛圍,為黨的百年大慶記載偉業、展示輝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主任、東南衛視總監洪雷表示。
衛視中心的重點節目《中國正在說》是國家廣電總局理論節目品牌,致力于“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力邀智庫專家學者、行業先鋒等講述故事、分享觀點,對內凝聚民心、對外宣揚自信。節目多次受到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表彰。此次,衛視中心充分發揮《中國正在說》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精心策劃,推出系列特別節目《大道之行》,在回顧一百年來黨為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所經歷的苦難和輝煌的同時,深入探討不朽的精神力量如何轉化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動力。節目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宣傳部原副部長王立華大校,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博士生導師肖裕聲少將,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韓毓海教授等總參、軍科院的權威專家,講述中國共產黨如何帶領人民化危機為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節目入選國家廣電總局“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電視節目”。
福建是革命老區,黨史事件多、紅色資源多、革命先輩多,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具有獨特優勢。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這一重要政治任務,衛視中心全新打造的大型沉浸式閱讀分享類節目《我們正在讀》,采用“讀黨史書籍,講紅色故事”的方式,謳歌黨的豐功偉績,引領全民閱讀、學習黨史的熱潮;“相伴同閱讀,共抒家國情”,正在播出的大型閱讀節目《悅讀·家》第三季深入貫徹習總書記有關家風家教重要指示精神,推出建黨百年特別節目,講好福建女性故事,展現八閩兒女跟黨走的百年歷程、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百年黨史榮光閃耀,恰是少年風華正茂!百年征程的中國共產黨挺立潮頭,中國奇跡正在繼續,中國道路愈加堅定。此番,衛視中心致力于從多維的角度展示中國形象,展現中國共產黨締造的奇跡。四集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將以獨特視角向全球受眾展示中國形象。值得一提的是,該片邀請兩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獲獎者柯文思執導,并將在英國SKY頻道、騰訊視頻、東南衛視共同播出。
全國首檔聚焦中國式生活美學的音樂類節目《中國這么美》,邀請音樂人和文化名家體驗中國城鄉民間的勞動、平凡鄉民的生活,發掘中國人生活方式中恒定不變的價值,在質樸生活中找到中國的人文之美。
2021年,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在福州召開。可以說,福州大會將展現一個世界遺產大國的使命與責任。《瑰寶—文化自然遺產在福建》系列片正是在這個大事件背景下應運而生。節目將以國際視野講述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觀照世界的故事與命運,傳播中國經驗,講好中國故事。
服務兩岸融合? 展現福建建設新篇章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提出“要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進步,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福建新篇章”。圍繞講話精神,衛視中心體現主流媒體的擔當,深度挖掘本土風物及兩岸融合發展的典型事例,推出一系列特色內容和品牌活動。
科創紀實類節目《中國之光 福建智造》每集聚焦一家福建省的制造企業,它們或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全國或世界前列;或在產業鏈供應鏈上處于關鍵環節,做出突出貢獻。節目既展示該企業在所屬產業領域的貢獻、在科技創新中的探索、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的絕技、對薄弱環節和“卡脖子”問題的攻關等方面內容,也著力于刻畫企業領軍人物、科技帶頭人等的打拼故事,展現榜樣力量。
首部以農業產業鏈反映福建鄉村振興的紀錄片《田野芬芳》,以人物為主線,以特色農業為載體,講述福建現代農業在政府幫扶下成長,鄉村脫貧建設小康的動人故事,致敬致力于“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建設者。
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福建的諄諄叮囑。今年,衛視中心推出“壟上行—走進大陸臺創園”全媒體系列報道,走訪大陸各省市臺灣農民創業園、兩岸農林漁合作示范、兩岸鄉村整合發展試驗區等,通過衛視中心旗下新媒體平臺,深入宣講、解讀大陸惠臺利民最新政策,全景展現大陸鄉村最新面貌,兩岸農業整合發展的最新成果。
除了新聞報道,衛視中心還策劃并承辦了大量以兩岸青年受眾為主的交流活動。海峽青年節、IM兩岸青年影展、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以及海峽論壇等一系列與青年相關的活動均已形成品牌IP,持續釋放強大的勢能和潛能。
其中,IM兩岸青年影展已經在兩岸及海外高校中產生很大影響力,是衛視中心自創的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動。在2020年克服疫情困難、成功舉辦第一屆的基礎上,第二屆IM兩岸青年影展將以更豐富的內容、更深入的交流,為兩岸高校青年影視創作者成長提供更強大的支持,為兩岸青年的交流提供更堅實的平臺。據悉,著名電影導演王小帥將再次擔任本屆青年影展的評委會主席,活動將于今年8月舉行。
創新青春表達
打造主題性融媒精品
自誕生之時起,中國共產黨就充盈著濃濃的青春氣質,青春活力是中國共產黨內在始終涌動的精氣神,如何用青春化的表達抒寫百年輝煌,讓血脈賡續?在洪雷看來,要服務好青年受眾,用他們喜聞樂見的表現手法、貼合他們觸媒習慣的設計、貼近生活的紅色文化去講述黨史故事,進行青春化表達,讓所生產的內容有影響力和傳播力,與青年受眾產生情感共鳴。
具體而言,從“小”入手,回歸生活,在一朝一夕中展現時代光華,讓內容創作接地氣,是衛視中心內容生產的一個重要理念。“以小切口展現大主題、以小人物反映大時代。用個體所經歷的生活細節去承載時代的變遷,才能讓建黨百年的故事深入人心。有血有肉的個體、有聲有色的煙火,才能真切還原時代軌跡,使作品在藝術感染力層面形成更大的格局,讓受眾產生情感共鳴。”洪雷表示。
為了更加生動地詮釋好建黨百年的宏大主題,衛視中心推出《柴米油鹽之上》《下飯菜》《中國這么美》等多檔展現人間煙火氣的節目,真實反映中國人在這個時代的獲得感、幸福感。
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是今年的一個重點項目,這部紀錄片題材宏觀,卻選擇了不同于傳統敘事的表達,小切口進入,在創作中把握住“人”這個主體,每一集的人物都從事不同的職業,體現了小康社會的不同側面。而且,四集人物雖然身處不同地域,但是他們之間有內在聯系,能自然過渡,前后集人物會交錯出現,互相關聯,互為背景。四集故事,把中國今天的小康來自于中國人的決心、毅力、堅持、不怕吃苦、為家庭付出的這些品質一一呈現給全球觀眾,讓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國、了解中國、讀懂中國。據悉,該片目前已經制作完成,即將與觀眾見面。
全新美食紀錄片《下飯菜》,延續著爆款紀錄片《早餐中國》的創作理念,刻畫的是美食背后的人。節目通過一百個家庭、一百道下飯菜,打造一本中國家庭日志,一卷物華天寶、風情各異的中國地理圖鑒。
正在拍攝的《中國這么美》突破傳統紀實類節目的形式,通過生活美學導師和年輕樂隊的不同視角,以及美學和音樂的不同維度,零距離貼近中國人的生活,在觀點碰撞及不同的生活方式沖突中,呈現獨特的人文探索之旅。節目將深入鄉土中國,以音樂為載體,呈現中國的山水之美、人情之美、東方之美。
此外,衛視中心啟用了全新ID“我的青春我的黨”,在這個基調定位下,統籌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做到全媒體協同作戰,多終端發力,互動化傳播。衛視中心制作了建黨主題公益宣傳片,通過一系列創新的形式營造慶祝建黨百年的氛圍,例如,創作建黨百年MV,用創新手法向黨表白,唱響時代主旋律;舉辦《我的青春我的黨》活動征集;制作全民參與向黨表白互動H5;影視劇編排方面,則通過精心的設計弘揚紅色精神,如在黃金時段推出經典軍旅劇,并選取20部紅色經典電影進行展映等。
中國共產黨走過的百年歷程,是矢志不渝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作為主流媒體,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以高度的使命感投入慶祝建黨百年的重大主題創作,高舉思想旗幟,堅持正確導向,力爭制作出為時代畫像、為人民創作的精品內容。
(薛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