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海 李二保明 鄭連英

【摘要】 安全文化的創建和形成是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標志,企業安全環境創建是安全文化創建的基礎和重要載體,本文從環境因素、安全布局、生產設備、防護設施、安全陣地、可視化管理、信息化建設等多個方面,系統的分析和歸納了安全環境建設的構成要素,提出了企業安全環境創建的要點與建議,供企業在創建安全文化過程中參考。
【關鍵詞】 安全環境;安全文化;安全生產;安全氛圍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4.036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Safety Environment Culture
JIANG Yang-hai1,LI Er-baoming2,ZHENG Lian-ying2
(1.Liaoning Inspection,Examination&Certification Center
2.Northeast Branch of Beijing Jingneng Clean Energy Power Co.,Ltd.,Shenyang 110179,China)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and formation of safet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means and symbo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Th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 safety environment is the foundation and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afety culture,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and sums up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safety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key points and suggestions for enterprises to create safety environment for reference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safety culture.
Key words: safety environment;safety culture;safety production;safety atmosphere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的總和。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國際核安全咨詢組于1986年針對切爾諾貝利事故而提出[1]。《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導則》(AQ/T 9004-2008)中對企業安全文化的定義:被企業組織的員工群體所共享的安全價值觀、態度、道德和行為規范的統一體[2]。2006年原國家安監總局發布了《“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設綱要》提出了要大力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營造有利于安全生產的輿論氛圍[3]。2010年原國家安監總局發布了《關于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示范區企業創建活動的指導意見》,決定在全國開展安全文化示范區企業的創建活動[4]。多年來,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創建工作在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穩定安全生產形勢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安全文化是一定時期安全活動創造的安全生產及勞動保護的觀念、行為、環境、物態條件的總和,只要存在安全生產,就離不開安全文化,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能促使員工自覺、主動地規范安全行為、化解安全風險,從而促進安全生產工作[5-6]。安全環境建設是安全文化創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全文化的基礎,安全環境建設主要包括對安全生產環境的改善,安全環境氛圍的營造,加強安全環境管理與宣教活動,形成企業安全可視化管理,建立高效的安全生產信息暢通機制,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等。但是,到目前為止,針對安全環境尚沒有確切的定義,安全環境究竟包括哪些因素不夠明確、不夠具體,本文系統分析和歸納了與安全環境有關的構成要素,提出了企業安全環境創建的要點與建議,供企業在創建安全文化過程中參考。
2 安全環境體系構成要素
安全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行為、安全環境等四個方面,其中安全環境建設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所指的安全環境主要是指安全生產環境,可以說安全環境直接影響著員工的心里和行為,良好的安全環境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關鍵,所謂的安全環境可以這樣定義:安全生產環境是指保障安全生產所需的環境條件,包括環境因素、安全布局、生產設備、防護設施、安全陣地、宣傳與可視化管理等方面。本文從安全生產的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兩個方面系統梳理和歸納了企業安全環境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環境因素、安全布局、生產設備、防護設施、作業崗位、安全可視化、安全陣地、安全宣傳、安全資料與檔案、安全科技與創新、安全信息化等。具體見圖1所示。
3 安全環境創建要點
安全環境建設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安全文化創建中,安全理念是靈魂,安全行為是根本,安全制度是保障,安全環境是基礎,創建有利于安全生產的環境氛圍及其重要,企業的安全環境建設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主要包括溫濕度、照明、噪聲、氣味、色彩、振動、整潔、位置、其他因素(有毒、有害物質等);企業的作業環境因素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要求,并且有利于安全生產。
2)安全布局。安全布局主要包括周邊情況、總體布局、設備布局等,企業的安全布局應合理,安全間距應符合要求,有毒有害與無毒無害分開,高風險與低風險應分開設置。
3)生產裝備。生產設備應運行可靠,無跑冒滴漏現象,禁止使用國家命令淘汰的生產設備,優先采用具有領先地位的生產設備,優先采用本質安全型生產設備。
4)防護設施。防護設施包括本質防護設施、附加防護設施及應急設施等,防護設施的設置齊全、有效,符合標準要求,優先采用本質安全防護措施。
5)作業崗位。崗位定員及設置合理,配備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及應急裝備等,制定了操作規程,并且上墻,工作人員熟悉操作規程,作業崗位的警示、提示標識元素明顯。
6)安全可視化管理。安全可視化管理主要包括安全標識設置、安全告知管理以及安全標語口號等。作業場所、崗位等應按國家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設置必要的安全標識、警示標識、安全風險告知及安全標語口號,設置必要的著色分區等。
7)安全宣傳。采取各種載體開展安全宣傳工作。
8)安全資料及檔案管理。具有與本企業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等,建立臺賬,定期更新,設置圖書資料閱覽室等。設置安全檔案室,建立安全檔案管理制度,規范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安全生產檔案齊全、有效。
9)安全科技與創新。積極開展安全生產科技創新工作,具有安全生產科技創新管理制度,鼓勵發表文章、論文、著作等,開展安全生產有關科技工作,發展智能化安全生產。
10)安全信息化。鼓勵采用信息化技術,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
11)安全陣地。設置必要的安全宣傳培訓教育陣地,設置安全文化廊、安全文化室、安全角、體驗場館等安全文化陣地,內容新穎、更換及時。
4 結論
本文系統分析了安全環境的構成要求,從環境因素、安全布局、生產設備、防護設施、作業崗位、安全可視化、安全宣傳與安全陣地、安全資料與檔案管理、安全科技與創新、安全信息化等方面闡述了構建安全環境的要點。可以說安全環境是安全生產的基礎,良好的安全環境將會促進員工的安全行為,因此,企業安全環境創建是安全文化創建的重要內容之一,系統分析總結安全環境構成要素和創建要點,加強安全文化環境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圍,對于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和能力,保障安全生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呂慧,高躍東.淺談我國安全文化的現狀與發展[J].現代職業安全,2021(1):22-25.
[2]???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導則[S].2008-11-19.
[3]??? 國家安監總局.“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設綱要[Z].2006-5-11.
[4]??? 國家安監總局.關于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示范區企業創建活動的指導意見[Z].2010-1-14.
[5]??? 邵勇青.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新途徑探索[J].當代石油石化,2020(7):48-54.
[6]??? 宋國超,王松,邢琳琳,等.燃氣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J].安全,2021(4):38-43.
【作者簡介】
姜洋海(1964-),男,碩士,研究方向為質量管理與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