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
上饒衛生學校,江西 上饒 334600
急性胰腺炎(AP)是由各種因素導致胰腺內胰酶激活,使胰腺出現程度不一的損傷[1-2]。AP 通常以腹部壓痛、肌緊張等為病理學表現,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易引起多器官衰竭。甲磺酸加貝酯作為臨床治療AP 的首選藥物,可通過抑制活化胰蛋白酶減輕胰腺損傷,但單藥作用機制有限,無法及時控制病情[3]。泮托拉唑鈉作為質子泵抑制劑,可改善胃內pH 值,保護胰腺組織,在消化系統病變中廣泛應用[4]。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泮托拉唑鈉聯合甲磺酸加貝酯在AP 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旨在為臨床提供參考。
選取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于上饒衛生學校附屬醫院診治的84例AP 患者,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各42例。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46.37±2.52)歲,年齡范圍28~67 歲;病程(8.34±0.45)h,病程范圍3~14 h;疾病嚴重程度:34例輕度,18例重度。觀察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46.41±2.56)歲,年齡范圍29~68 歲;病程(8.29±0.41)h,病程范圍2~13 h;疾病嚴重程度:35例輕度,17例重度。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經上饒衛生學校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第9 版《內科學》[5]中關于AP 相關診斷;伴有腹脹、腹痛等癥狀;患者與其家屬知曉本研究,并同意參與。排除標準:神經系統紊亂者;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本方案用藥過敏者;依從性較差者;孕婦。
所有患者入院后,先予以其禁食禁飲、解痙鎮痛等基礎處理。隨后對照組予以注射用甲磺酸加貝酯(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767,規格:0.1 g),將0.3 g 該藥物與500 mL 葡萄糖溶液混合,行靜脈滴注,2 次/d。觀察組加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鈉(杭州澳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137,規格:40 mg),將40 mg 該藥溶解于250 mL 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2 次/d。兩組均連續用藥7 d。
(1)臨床療效。治愈:癥狀體征完全恢復,淀粉酶恢復正常;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淀粉酶顯著降低;有效:癥狀體征輕微轉變,淀粉酶有所降低;無效;癥狀體征無變化。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2)生化指標。采集兩組治療前、治療7 d 后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獲取血清后,采用酶速率法檢測兩組血尿素氮(BUN)、血淀粉酶(AMY)水平,并收集兩組尿液,以溫斯羅法檢測尿淀粉酶(UAMY)水平。(3)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治療7 d 后抽取兩組晨起空腹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后,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4)不良反應。記錄兩組頭痛、惡心等不良反應。
采用SPSS 20.0 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治療前,兩組BUN、UAMY、AMY 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BUN、UAMY、AMY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化指標對比()

表2 兩組生化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TNF-α、IL-6 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TNF-α、IL-6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pg/mL,)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pg/mL,)
對照組2例頭痛,3例惡心,總發生率為11.90%(5/42);觀察組1例頭痛,2例惡心,總發生率為7.14%(3/42)。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38,P=0.710)。
AP 發病機制較為復雜,通常認為與過量飲酒、膽道梗阻等因素相關[6]。AP 起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隨著病情進展易出現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重者甚至會出現組織性壞死,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目前,臨床多以糾正內環境紊亂、抑制胰腺異常分泌等對癥治療為主。
甲磺酸加貝酯作為非肽類蛋白酶抑制劑,具有相對分子質量小、無免疫原性等特點,靜脈滴注進入患者機體后,可抑制胰蛋白酶、纖維蛋白溶酶等多種物質活性,并持續性作用于胰腺組織,以阻止胰腺過量分泌,從而達到保護胰腺組織功效[7]。同時,甲磺酸加貝酯還能夠改善Oddi 括約肌痙攣,減輕炎癥反應。然而甲磺酸加貝酯藥物半衰期較短,治療效果無法達到臨床預期,故臨床常考慮聯合用藥。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BUN、UAMY、AMY 和TNF-α、IL-6 水平低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當,說明泮托拉唑鈉聯合甲磺酸加貝酯能夠調節AP 患者機體生化指標,降低炎癥因子水平,利于癥狀緩解。吳光輝等[8]研究顯示,泮托拉唑聯合加貝酯能夠改善AP 患者臨床癥狀,促進其恢復,與本研究結果類似。朱雅平等[9]研究指出,BUN 為AP 患者接受ICU 治療的預測因素,若患者機體BUN 水平大幅上升,會導致其ICU 住院時間延長,進而顯著增加經濟費用,給其家庭與社會帶來巨大經濟負擔。泮托拉唑進入人體后,通過與胃壁細胞H+-K+-ATP 酶系統的兩個位點結合,抑制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調節胃內環境,降低BUN、UAMY、AMY 水平,進而使得重癥AP 患者轉入普通病房治療,以此減少經濟負擔。泮托拉唑在酸性環境內可經環次磺胺方式被激活,提供與質子泵的巰基結合,調節機體炎癥因子水平,減輕胰腺功能炎性損傷[9-10]。泮托拉唑鈉與甲磺酸加貝酯共用協同增效,可最大程度降低調節生化指標及炎癥因子水平,提升治療功效,促進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在AP 患者中采取泮托拉唑鈉聯合甲磺酸加貝酯治療效果確切,可改善患者生化指標及炎癥因子水平,促進癥狀緩解,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