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強 戴照義 易麗聰 龔鈺 王舒景 邱益純
西瓜是湖北省重要的經濟作物,2020年種植面積104.3萬畝(6.95萬hm2),全省可分為三大西瓜產區,分別是鄂東南早熟西瓜區、鄂西北中晚熟西瓜區和江漢平原無籽西瓜區。湖北省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雨熱同季,早春潮濕寡照,病蟲害多發,且西瓜種植習慣與大田作物一樣,大水大肥,重化肥輕有機肥,且化肥、農藥濫用、亂用、過量使用現象時有發生,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產品安全無法保障,環境面源污染加重,西瓜生產過程中的化肥農藥減施已迫在眉睫。集成和優化適合湖北省西瓜化肥農藥減施增效生產技術是為了規范湖北省西瓜主產區合理、科學施用化肥和農藥,推動西瓜產業向安全、健康方向發展,同時促進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
根據目標市場選擇優質、多抗品種,極早熟小果型禮品西瓜品種,如早春紅玉、京秀、京闌、桔寶6號、京雅等;早中熟中果型西瓜品種,如早佳84-24、華欣2號、申抗988、甜王、春秋花王等;中晚熟大果型西瓜品種,如鄂西瓜8號、洞庭1號、金城5號等。
播種期根據栽培方式和設施條件確定。西瓜早春大棚栽培,一般在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中旬播種育苗,露地栽培播種期宜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時間應選擇冷尾暖頭天氣。秋茬播種期宜為7月上旬,8月下旬為雌花盛期,授粉時避開高溫和連陰雨天氣,且夜溫也在降低,有利于提高坐果率,而且上市期在國慶節前后,經濟效益更有保障。
西瓜春茬大棚栽培的定植期宜為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一般當棚內土壤10 cm處溫度穩定在13℃以上,平均氣溫18℃以上,棚內最低氣溫5℃以上時定植。春季露地栽培可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定植。秋茬宜為7月底8月初定植。
當瓜蔓長約50 cm時需及時整枝。西瓜整枝主要分為單蔓整枝、雙蔓整枝、三蔓整枝等。單蔓整枝指保留主蔓,摘除所有子蔓的一種整枝方式,一般早熟栽培時采用。雙蔓整枝指選留1個子蔓與主蔓平行生長,摘除其后所有側蔓,是吊蔓和爬地栽培普遍采用的一種整枝方式。三蔓整枝指保留主蔓,留2條健壯子蔓與主蔓平行生長,摘除其后所有側蔓,露地栽培中晚熟品種常用此整枝方法,當小果型西瓜一株留多果時,也常采用此法。
西瓜屬蟲媒花授粉作物,有籽西瓜一般不需要人工輔助授粉,但若設施栽培、陰雨低溫天氣或授粉昆蟲較少時,自然授粉不良,難以坐果,可借助人工輔助授粉。無籽西瓜需人工輔助授粉,采摘當天開放的有籽西瓜雄花給無籽西瓜雌花授粉,將雄花花瓣向花柄方向翻轉,用手捏住,然后將雄花的雄蕊對準雌花的柱頭,輕輕蘸幾下,即可看到柱頭上有明顯的黃色花粉,授粉時應將花粉均勻涂抹在雌花柱頭上,一般1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
因主蔓第一雌花節位低,所結果實小、果皮厚、果形不正,一般不留用;高節位留瓜成熟期晚,生產上一般選留主蔓上距根部1 m左右的15~20節第2、3朵雌花留瓜。小果型品種每株留2~3個瓜,中果型、大果型品種每株留1個瓜。
有機肥代替化肥是形勢需要,也是發展的必然。過去為了保供給,化肥用量過多,不僅導致生產成本增加,還給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化肥減量,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不是不要化肥,而是需要把過去不合理的使用量降下來,把過量使用的勢頭降下來。有機肥替代化肥是推行農業綠色發展的一項重大措施。定植前10 d施入基肥,每667 m2均勻撒施商品有機肥(N+P2O5+K2O≥5%,有機質≥45%)500~1 000 kg,生物菌肥100~150 kg。

化肥機械深施技術是指使用農業機械將化肥施于土壤表層以下一定深度,從而達到減少化肥損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節省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用機械開深度約為20 cm的施肥溝,單行栽培的施肥溝離栽培行20 cm,雙行栽培的施肥溝在2條栽培行中間,每667 m2溝施含硫三元復合肥 (N∶P2O5∶K2O=14∶8∶24,下同)25~40 kg,配施適量硼、鋅、鈣、鎂等中微量肥料,結合耕整混入土壤。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將施肥與灌溉結合在一起的農業新技術。它通過壓力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灌水器,將肥料溶液以較小流量均勻、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層中,可以把水分和養分按照作物生長需求,定量、定時直接供給作物。其特點是能夠精確地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顯著提高水肥利用率。水肥一體灌溉系統包括水泵、閥門、過濾器、棚室內主管及支管等。每廂鋪1~2根滴灌帶或1根微噴灌帶。整個生育期根據田間長勢合理將水、肥適量、準確輸送到西瓜根部附近。
①種子處理 選擇晴天曬種1~2 d,種子用殺菌劑1號稀釋200倍(現配現用)浸泡1 h(沒過種子為宜),然后用大量清水沖洗4~5次,每次用水量約為藥劑用量的10倍為好,每次清水浸泡10 min(攪拌種子),或流水沖洗30 min,沖洗過程中不斷攪拌種子。撈起后洗凈種子表面黏液,甩干表面水分后在28~30℃條件下催芽24~36 h,芽長1~3 mm時播種。

施有機肥
②健康種苗標準 2葉1心至3葉1心、子葉完整、莖稈粗壯、色濃綠、整齊一致、根系完好、不帶病蟲。
上茬作物收獲結束后,清潔大棚,全棚澆水使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持水量的70%為宜,澆水后封棚,保持棚室封閉持續15~30 d。
大棚畦面全地膜覆蓋,地膜厚度宜為0.010~0.015 mm,早春宜選用無色透明地膜,夏秋宜選用黑色或銀灰雙色地膜。
①主要病蟲害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枯萎病、蔓枯病、疫病、病毒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根結線蟲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煙粉虱、薊馬、瓜絹螟、黃守瓜、斑潛蠅、紅蜘蛛等。
②防治方法 a.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輪作換茬,清潔田園,合理使用肥料,培育健康種苗,嫁接防病,合理放風,宜選晴天及時整枝理蔓,清除并集中處理病株和雜草。
b.物理防治。干熱殺菌,把干燥的種子置于70℃干熱條件下處理72 h,可以減少種子帶毒,減輕病毒、真菌、細菌病害的發生。溫湯浸種,用55℃溫水浸種,可殺死種子表面附著的病菌。在夏季空茬期,利用陽光高溫消毒,可殺死土表病菌和蟲卵。驅避病蟲害,用添加有信息素的黃板、藍板誘殺蚜蟲、煙粉虱、斑潛蠅、薊馬等。可用性誘捕器誘殺小菜蛾、斜紋夜蛾等。棚外可設置殺蟲燈誘殺害蟲。使用防蟲網防止蚜蟲等害蟲飛入,減少病毒病傳播。
c.生物防治。利用蘇云金桿菌制劑(Bt)防治各類螟蟲。用煙堿、魚藤酮、天然除蟲菊素防治蚜蟲。用阿維菌素防治紅蜘蛛等螨類害蟲。人工繁殖釋放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等。用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防治多種真菌性病害。
d.化學防治。嚴禁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不同農藥應交替使用,每種農藥使用1~2次,可選用電動風送彌霧機、水霧煙霧兩用機、推車式電動高壓打藥機等噴施;宜多熏棚少噴霧,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害發生。可用鋸末拌殺蟲劑撒施于葉片和地面,延長防治時效,減少施藥次數,降低農藥殘留。
①根據果實發育天數確定成熟度 在一定條件下,每個品種雌花開放至果實成熟的天數是固定的,如早熟品種30 d左右,中熟品種35 d左右,晚熟品種40 d左右。
②根據果實的形態特征判斷 果實表面花紋清晰,果皮具有光澤,手感光滑;果實著地一面底色呈深黃色;果臍向內凹陷,果柄基部略有收縮。這些都是成熟瓜的形態特征,反之則為生瓜。
③觸摸法和拍打法 觸摸法是用手觸摸瓜皮,有光滑感的為熟瓜,發澀的為生瓜。拍打法是一手托瓜,一手在瓜上部輕輕拍打,如托瓜的手心微感顫動,瓜發出“嘭嘭”的濁音時為熟瓜;如果托瓜的手感覺不到顫動,且瓜發出“咚咚”的清脆聲音,則為生瓜。但在早春或低溫條件下,所結果實皮相對增厚,且常有空心果出現,用拍打法判斷瓜的成熟度準確性較差。無籽西瓜果皮較厚,也不宜采用此法。
宜在上午進行,用剪刀從瓜柄與瓜蔓連接處剪斷,不要從瓜柄與瓜連接處剪斷,即需帶果柄。準備貯藏較久的西瓜,最好連同一段瓜蔓割下。采收時輕拿輕放,采收后應防止日曬、雨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