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菲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變化,臨床胃部疾病患病率顯著提升,而有效的診斷患者病情,對其治療與預防有著重要意義,但傳統的食管胃十二指腸鏡檢查需提前麻醉,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且該技術屬于一種侵入性檢查,會給患者帶來明顯的疼痛感與不適感。因此積極尋求更加安全且有效的診斷措施,促使臨床診斷準確率提高,減輕患者痛苦,是目前臨床需關注的重點[1]。而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發展,磁控膠囊胃鏡是近年來新型的胃腸道檢查技術,主要是以胃磁力遙控技術進行檢查,可有效發揮方便、無創、無感染等優勢,目前在臨床得到廣泛運用[2,3]。為進一步探究該技術的應用價值,本文以本中心檢查的66 例胃部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價值進行分析,旨在為臨床胃部疾病患者診斷與治療提供可靠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4 月~2020 年11 月在本中心檢查的胃部疾病患者66 例,其中男35 例,女31 例;年齡最小18 歲,最大72 歲,平均年齡(54.62±12.26)歲;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患者26 例,初中與高中文化水平患者20 例,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患者20 例。納入標準:①均行磁控膠囊胃鏡檢查;②經傳統電子胃鏡檢查確診;③臨床資料完善,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心肺功能缺損者;②患有精神疾病、語言溝通障礙者;③患有惡性腫瘤、癌細胞擴散者;④有腹部手術史者;⑤對高分子材料過敏者;⑥對磁場裝置有風險者;⑦有便秘癥狀者;⑧對本次實驗較排斥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磁控膠囊胃鏡檢查,檢查前1 d 囑咐患者以低纖維食物為主,8 h 前禁食,30 min前服用二甲硅油消泡劑,同時囑咐患者大量飲水,保持胃部充盈。患者平躺于操作臺,待各項數據記錄儀連接完成、各項實時監控系統啟動后,輔助患者吞服膠囊,密切監測與記錄監視器信息,明確膠囊所在位置與相關數據,然后以操縱桿控制膠囊在患者胃部的移動方向,詳細觀察、檢查患者胃部病灶的具體情況,約20 min,待患者胃部檢查完成后,關閉系統,并將檢查數據傳至電腦,經閱片軟件統計其數據與圖像信息。囑咐患者定期隨訪,記錄患者是否有不良反應。然后對所有患者進行食管胃十二指腸鏡檢查(金標準)。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分析磁控膠囊胃鏡檢查的檢查結果與胃部局灶病變檢出情況、清晰度與可視度滿意度。清晰度判定標準:檢查清晰度較理想為優,不理想為差。可視度滿意度判定標準:胃黏膜100%可見為完全;>75%可見為較好;50%~75%可見為一般;<50%可見為較差。滿意度=(完全+較好+一般)/總例數×100%。
2.1 檢查結果與胃部局灶病變檢出情況分析 66 例患者經食管胃十二指腸鏡檢查顯示,淺表性胃炎9 例,胃潰瘍9 例,糜爛性胃炎10 例,淺表性胃炎伴糜爛10 例,萎縮性胃炎8 例,胃息肉8 例,胃黏膜下隆起4 例,胃黃色素瘤4 例,胃癌1 例,胃底靜脈曲張1 例,胃出血2 例。經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共確診65 例(98.48%),其中淺表性胃炎8 例(12.12%),胃潰瘍9 例(13.64%),糜爛性胃炎10 例(15.15%),淺表性胃炎伴糜爛10 例(15.15%),萎縮性胃炎8 例(12.12%),胃息肉8 例(12.12%),胃黏膜下隆起4 例(6.06%),胃黃色素瘤4 例(6.06%),胃癌1 例(1.52%),胃底靜脈曲張1 例(1.52%),胃出血2 例(3.03%)。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對胃部局灶病變中胃息肉、胃潰瘍、胃黏膜下隆起、胃癌的檢出符合率均為100.0%。見表1。

表1 胃部局灶病變檢出情況分析(n,%)
2.2 磁控膠囊胃鏡檢查的清晰度與可視度滿意度分析磁控膠囊胃鏡檢查胃底、賁門的清晰度均為93.94%(62/66),可視度滿意度均為98.48%(65/66);磁控膠囊胃鏡檢查胃角、胃竇、胃體的清晰度均為95.45%(63/66),可視度滿意度均為100.00%(66/66);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幽門的清晰度為96.97%(64/66),可視度滿意度為98.48%(65/66)。見表2。

表2 磁控膠囊胃鏡檢查的清晰度與可視度滿意度分析(n,%)
依據近年來臨床的疾病數據統計,可發現胃部疾病是全球高發性疾病,尤其是我國,胃癌具有患病率與病死率均較高等特點,對人們的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的影響尤為嚴重,且目前隨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胃部疾病的患病率越來越高,且呈現低齡化,但胃部疾病的早期治愈率較高,因此積極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4,5]。而傳統電子胃鏡檢查是目前臨床常用的胃部疾病篩查與診斷措施,需經患者咽喉部插入胃中進行檢查,給大部分患者帶來了恐懼,且該措施屬于有創操作,在檢查過程中患者極可能遭受巨大的不適或痛苦,繼而導致患者檢查依從性下降,甚至引發嗆咳、惡性、嘔吐等多種不良反應,嚴重影響胃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因此積極探尋新的檢查措施,盡可能的減少患者痛苦是其關鍵[6,7]。
近年來隨臨床醫療技術的發展,內鏡技術得到有效發展,而磁控膠囊胃鏡檢查作為新興的一種無創、安全且無交叉感染的檢查技術,已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磁控膠囊胃鏡檢查是利用外部磁場控制膠囊的運動方向,可有效減少病灶攝點盲區,可顯著提高診斷準確率[8,9]。同時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具有較好的可控性,僅需患者隨水服用膠囊即可,然后便可通過體內的膠囊式內窺鏡詳細觀察患者胃部病灶,有效彌補傳統電子胃鏡的不足,充分發揮無創、無痛等優勢,且膠囊內鏡為一次性物品,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且患者無需麻醉,無不良反應,對患者胃部疾病診斷有重要意義[10]。
本文研究結果證實,經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共確診65 例(98.48%),其中淺表性胃炎8 例(12.12%),胃潰瘍9 例(13.64%),糜爛性胃炎10 例(15.15%),淺表性胃炎伴糜爛10 例(15.15%),萎縮性胃炎8 例(12.12%),胃息肉8 例(12.12%),胃黏膜下隆起4 例(6.06%),胃黃色素瘤4 例(6.06%),胃癌1 例(1.52%),胃底靜脈曲張1 例(1.52%),胃出血2 例(3.03%)。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對胃部局灶病變中胃息肉、胃潰瘍、胃黏膜下隆起、胃癌的檢出符合率均為100.0%。磁控膠囊胃鏡檢查胃底、賁門的清晰度均為93.94%(62/66),可視度滿意度均為98.48%(65/66);磁控膠囊胃鏡檢查胃角、胃竇、胃體的清晰度均為95.45%(63/66),可視度滿意度均為100.00%(66/66);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幽門的清晰度為96.97%(64/66),可視度滿意度為98.48%(65/66)。可表明磁控膠囊胃鏡檢查的準確度顯著,其安全性、有效率較高,能夠有效減輕檢查帶來的痛苦,提高胃部疾病檢查的安全性,且清晰度與可視度顯著,對患者胃部疾病確診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磁控膠囊胃鏡檢查的診斷準確率顯著,且安全性較高,在胃部疾病患者檢查中具備較高的診斷價值,應用前景廣闊,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