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婭連

【摘要】“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是一個讓學生、教師之間進行交流、分享、溝通等活動的空間。它改變了傳統教與學的模式,在備課、上課、布置作業等環節上有所創新,易于因材施教,為教學提供了最具體的方法和技能,使教學變得直觀形象,新穎生動。經實踐,它應用在語文教學上,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備課;上課;作業;學生
“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與學的模式,在備課、上課、布置作業等環節上有所創新,易于因材施教,為教學提供了最具體的方法和技能,使教學變得直觀形象,新穎生動,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上,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輕松備課,資源共享
網絡學習空間里有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教師備課提供便利。在空間里有很多其他各校老師以及本校老師上傳的教學資料,老師可直接選取、分享、收藏,并利用空間的“備課”功能,設置好課程內容,把相關的數字教材、素材、課件、微課、教學設計、課前導學作業、課堂練習、課后作業這些資料進行整合,形成備課包,完成該課程的備課內容,上傳到空間中,其他老師可以共享借鑒,取長補短,為自己備課積累資料。
以《陋室銘》為例,利用網絡學習空間備課,充分利用空間的教學素材和其他資源,形成完整的備課包。《陋室銘》為膾炙人口的駢體文,句式整齊而變化有致,音韻和諧,節奏明快,講究押韻,句末“名”“靈”“青”“丁”“經”“形”“亭”壓“ing”,“馨”壓“in”,讀起來瑯瑯上口,是體現朗讀音樂美的絕佳材料,適合采用朗讀教學法,因為朗讀可以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朗讀語感,提高語文素養。通過視頻、音頻聽讀課文可以渲染氣氛,觸動心靈,吸引學生注意力。在課件中加入漫畫,讓學生看圖背書,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這些視頻、音頻、漫畫可以在空間拿來,輕松便利。
這節課獲得縣語文科教育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在課堂教學實效性的調查問卷中,大部分學生認為這節課學得輕松有趣。
二、因材施教,關注學生
教學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各層次學生和諧發展。利用網絡學習空間教學能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教學的實效性。教師通過課前作業、課堂互動方式收集學生學習數據,了解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況,形成完整的課堂動態,從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教師利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教學環節包括:布置課前預習作業、課堂導入新知識講解、自主學習、小組協作、隨堂測練、展示評價、布置課后作業。以《木蘭詩》課為例。課前,分小組向學生推送預習作業,課前講評時,學生答案在空間一一呈現。老師根據作答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講授課文時就有針對性的對各類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導入,展示有關花木蘭的圖片資料,介紹人物,讓學生初步了解這位替父從軍的孝順女形象。豐富色彩的畫面,傳神的人物形象,躍然屏幕上,再現花木蘭英辭別故鄉,替父從軍,英姿颯爽馳騁沙場的種種場景,此時,各層次的學生都表現出對這一節課興致興致勃勃,很期待的樣子。播放《花木蘭》唱段,創設情境教學,巾幗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形象再次印入學生的腦海里。音頻朗讀讓學生感受到詩歌的韻律美,在欣賞的同時,教師要求學生聽準課文生字詞的讀音,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語速、節奏。動聽悅耳的音響效果,營造學習氛圍,渲染情境,使課文具有更強烈的感染力。學生通過看、聽,領悟朗讀的語氣、情感、節奏和生字詞的讀音,理解課文中主人翁的思想感情。個人讀、齊讀、小組競賽讀,男女競賽讀等朗讀方式紛紛上場,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這種朗讀教學法能很好地照顧到各層次的學生,學生很快就可以背誦出《木蘭詩》全篇文章了。
本人認為這節課是成功的,各層次學生都受益匪淺。以下是本科組老師對這一課的評課記錄。一是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與學的過程,提高教與學的效率;二是利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備課、上課、布置作業,靈活便利;三是靈活多樣的朗讀教學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四是成立學習小組互幫互助,巧妙調動學生積極性,師生互動率高,關注各層次學生;五是對每一位學生的作答進行認真引導、點評,用發展的目光看待學生,以鼓勵為主適當評價,增強學生自信心;六是教學目標明確,內容適量,能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各層次學生都有所收獲。
三、小組互助,提高學生自信心
分小組針對性推送課前課后作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完成作業,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課前作業的作用就是讓學生對本課的生字和課文內容進行自學,為課中探究學習奠定知識基礎和思維支架。教師根據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情況,分析了解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掌握情況,針對暫時還沒有掌握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再修改再提交,直到掌握為止。
分組依據就是把將一些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學習自覺、方法正確、成績優秀的學生和一些基礎水平一般,學習相對自覺,有一定上進心的學生,以及一些學習積極性不高,自我約束力差,成績欠佳的學生融合成一組,讓優生幫助后進生,起到一個“傳幫帶”的作用,促進大家共同進步。學期本人利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教學后,所教班級語文月考成績一次比一次好。
利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模式,它促進了多媒體技術與教學實踐的融合,為中學語文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
參考文獻:
[1]丁海燕.網絡學習空間在語文教學中的優勢與運用[J].寧夏教育,2020.
[2]王瑞琳.“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在教學中的應用[J].寧夏教育,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