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影響國際會計準則的 關鍵因素之四:理事傾向(中)

2021-08-23 02:38:37張為國
財會月刊·下半月 2021年8期

張為國

【摘要】制定IFRS要廣泛征求全球各方的意見, 最終頒發的IFRS是IASB理事集體智慧的結晶, 包括理事傾向的影響。 這種傾向集中地反映在他們對IASB文件的反對意見上。 本文分析理事們所投與金融工具相關的有標志性意義的反對票。 這些反對票反映了理事對單一還是多種計量基礎、應否以及如何反映業務模式的影響、如何對待現時價值波動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影響、嚴重金融危機中會計準則制定應否屈從政治壓力、如何反映金融創新的影響等問題的看法。 IFRS在不同觀點的激烈爭辯中逐步成為全球公認的高質量會計準則。

【關鍵詞】國際會計準則;IFRS;金融工具分類計量;金融工具列報;概念框架

【中圖分類號】F23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0994(2021)16-0003-11

制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要廣泛征求全球各方的意見, 最終頒發的IFRS是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理事集體智慧的結晶, 包括理事傾向的影響。 這種傾向集中地反映在他們對IASB文件的反對意見上。 本文分析他們所投與金融工具相關的有標志性意義的反對票。

一、對舊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反對意見

IASB舊的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即《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IAS 39)是20世紀90年代由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作為“核心準則”的一部分制定頒布的。 這一系列準則是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推動下, 基于之前幾年美國的會計準則 (US GAAP)而制定的, 頒布后得到了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的認可, 成為IASC在2001年改組為IASB的前提條件之一。

(一)2004年約翰·史密斯對IAS 39有關利率組合套期的修訂案的反對票[1]

2002年, 歐盟作出了劃時代意義的決定, 要求其成員國的上市公司自2005年起按IFRS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隨后, 澳大利亞、南非和中國香港也作出了同樣的決定。 歐盟的這一決定促使IFRS迅速成為全球廣泛采用的高質量會計準則, 也使歐盟一直掌握著IASB的領導權, IASB自成立起的三任主席都來自歐洲國家。

為使這些經濟體順利采納IFRS, IASB在其后幾年對其前身IASC所制定的國際會計準則(IAS)作了一系列修訂, 也制定了若干項新的IFRS。 在修訂IAS 39時遇到了一個障礙, 即有人認為很難按IAS 39有關公允價值套期的會計原則核算利率組合套期, 又稱宏觀套期業務。 于是, IASB決定研究是否以及如何修訂IAS 39, 以使公允價值套期會計原則能更容易地運用于宏觀套期業務。 由此產生了修訂IAS 39的征求意見稿, 于2003年8月公布。 該修訂最終于2004年3月定稿頒發。

對上述修訂, 原為美國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技術合伙人的IASB理事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投了反對票。 他同意通過一個針對宏觀套期的專門方法達到這樣的目標: 在不破壞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動會計原則的基礎上降低會計信息系統的需求。 然而, 他認為此次修訂大大減少了應確認的無效套期部分, 有違上述修訂IAS 39相關規定的目標。 他理解一些人所持有的態度: 除非IASB提供另外的選擇來降低財務報告的波動性, 否則他們不愿意接受對IAS 39 的修訂。 他相信此次修訂已經超出了他們原定的目標。 特別是, 此次修訂可以熨平無效套期的影響, 這與IASB在改進征求意見稿的過程中考慮過的其他計量無效套期的方法沒有本質的差別。 當時IASB反對這些方法的理由是它們未能立即確認無效套期的影響。 約翰·史密斯也相信修訂后的準則可以被用來調節損益。

IASB對全球160多個經濟體進行調查發現, 其中絕大多數是全面采納IFRS的。 但事實上, 所謂全面采納, 仍有一些差異或“變種”, 例如: 有的經濟體有經立法機構或其他機構的認可程序, 如歐盟決定采納的IFRS就稱為“IFRS as Endorsed by EU”; 有的經濟體可能排除(Carve Out)IFRS的一些規定, 如盡管IASB對IAS 39宏觀套期的相關規定作了以上修訂, 但歐盟采納IAS 39的決定卻排除了相關的規定, 事實上與此相關的只有歐盟內的30多家銀行, 尤其是法國的銀行。

更有甚者, IASB經多年努力制定了新的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IFRS 9), 但IAS 39中有關宏觀套期的規定仍有效, 因為部分歐盟銀行及支持它們的政治力量強烈要求修訂這些規定, 以滿足他們的要求。 2013年11月, IASB因修訂完成套期會計準則而頒布了新一版IFRS 9, 但仍保留了IAS 39中有關宏觀套期的規定, 留待IASB另設的一個項目單獨研究。 2010年9月, IASB開始展開宏觀套期會計準則項目, 2014年10月, IASB頒布《動態風險管理: 對宏觀套期的組合重新估值法(討論稿)》。 由于各方普遍反對此文件, IASB從2015年起又重起爐灶, 展開對宏觀套期的研究。 因此, IFRS 9 最后一版在2014年頒布后已經七年, IAS 39有關宏觀套期的規定仍有效。 歐盟仍執行著排除IAS 39相關條款的“IFRS as Endorsed by EU”。 歐盟也經常以其“認可”機制與IASB及IFRS大家庭討價還價, 不知何時, 歐盟可能再次利用這一機制排除IFRS的相關規定。 這是IFRS發展史上一個不那么顯眼的插曲的深遠意義。

(二)2008年詹姆斯·萊森林和約翰·史密斯對IAS 39關于金融資產重分類的修正案的反對票[2]

自2008年初起, 西方主要國家發生了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 曾經輝煌近百年的美國雷曼證券公司在9月15日倒閉后, 整個西方在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基本思路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即由遵從“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原則, 放任“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 到政府采取各種手段拯救金融機構。

在此背景下, 金融市場各種產品的定價已不能反映其真實價值。 于是, 法國的商業銀行帶頭, 要求IASB緊急修訂IAS 39, 允許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期間價值變動計入損益的交易類金融工具重分類為持有至到期類金融工具, 按攤余成本核算。 主要理由是, US GAAP有在“罕見”的情形下允許金融工具重分類的規定。 歐盟內的金融機構要求據此修訂IFRS, 以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Leveling Play Field)①。 于是, 美國和歐盟國家間就何為“罕見”、針對哪些金融工具、是否運用過這一條款等展開激烈爭論。 一開始, 美方堅稱, “罕見”實際上是“從未”。 當年9月的IASB會議仍未將此納入月度會議討論議題, 而是討論了整個夏天由專家組起草的在市場失去流動性及被迫交易的情況下, 是否仍應按市場價格計量公允價值的報告。 當時IASB的基本立場仍是應采用市場價格, 但可披露按模型估計的公允價值信息。

與此同時, 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歐盟分管會計準則事務的內部市場理事查理·麥克列維(Charlie McCreevy)、來自法國的國際會計師公會會長里奈·萊克爾(René Ricol)等親自出面, 通過歐盟、各國際金融組織施壓IASB, 要求其不按應循程序, 修訂IAS 39, 否則將否定其全球會計準則制定者的地位。 10月4日, 薩科齊總統主持歐洲八國集團峰會, 準備對IASB施加更大的壓力。 會議結束時他宣布, 作為五項決定之一, 歐盟成員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要求改變有關重分類的會計規則。 三天后, 歐盟財長會議甚至發出威脅, 若IASB不采取措施, 歐盟將自己改變相關會計規則, 包括采取歐盟曾采取過的排除IAS 39相關條款的做法。

那一周西方主要資本市場股指都下跌20%以上, 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采取各種前所未有的救市措施。 歐盟的上述舉動使10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參加IFRS受托人會議的受托人及IASB理事壓力倍增。 IASB制定準則的應循程序要求征求意見的時間一般為120天, 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 可縮短至30天。 但在北京會議上, 受托人被迫批準IASB不經公開征求意見的程序, 修改IAS 39。 10月13日IASB即作出決定, 允許將交易類金融工具重分類為攤余成本類。 為了避免金融機構確認前幾個月市場暴跌的損失, IASB甚至允許企業可倒退至當年7月1日, 作出重分類的決定。 部分歐洲金融機構及政治家曾提出要將回溯日期提前到當年1月1日, 但IASB沒有接受。 IASB還作出了追溯調整只能在11月1日前實施的離奇規定。 不過, IASB也要求相關企業披露這一政策改變的影響, 以使投資者知曉相關企業財務數據的重大變化部分是源自IAS 39的這一修訂。

對IASB破例修改IAS 39的決定, 來自美國的理事詹姆斯·萊森林(James Leisenring)和約翰·史密斯投票反對, 原因是: (1)此修訂旨在通過將交易類金融工具重分類為持有至到期類, 而為采用IFRS和US GAAP的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然而, 由于IFRS和US GAAP有關金融工具減值的規定不盡相同, 所以一旦重分類后, 相關金融資產何時以及如何減值將不同, 因而, 修訂實際上無法為這些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2)《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第115號——特定債務證券和權益證券投資的會計處理》(SFAS 115)允許在“罕見”情況下將金融工具重分類出交易類。 《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第65號——特定抵押銀行業務的會計處理》(SFAS 65)允許企業將持有至可預見的未來或到期的貸款重分類為持有待售類。 IAS 39不允許對交易類金融資產重分類。 IASB被要求考慮允許采用IFRS的企業按SFAS 115和SFAS 65將金融資產重分類出交易類。 目前IFRS有關金融工具重分類的規定優于US GAAP, US GAAP有關金融工具減值的規定優于IAS 39。 因此, 不應朝差的方向改。 (3)不應該未經任何應循程序修訂IFRS。

總之, 2008年金融危機早已過去, 這件在強大的政治干預下IASB經受托人特許、不按應循程序修改IFRS的事, 被一些人視為IASB歷史上的一大污點。 但筆者想反問的是, 在美國及整個西方主要國家金融體系乃至經濟體系行將崩潰、金融市場已失去理性、各種金融產品乃至企業的公允價值已不能反映其真實價值的情況下, 宏觀經濟政策、各種市場的游戲規則難道不應適時調整嗎? 而美國是否執行了US GAAP允許在“罕見”情況下對金融工具重分類的規定及IFRS和US GAAP在某些領域的規定哪個更優, 則完全是次要的問題。 在特殊情況下不能就會計論會計, 是筆者任IASB理事十年的深刻體會之一, 而實際上筆者在證監會任首席會計師時也有這樣的體會。 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說, 筆者并不贊同兩位IASB同事的反對意見。

二、對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IFRS 9的反對票

(一)詹姆斯·萊森林對2009版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反對票[3]

IASB自2001年成立起, 修訂金融工具、收入、租賃、保險合同會計準則一直被統稱為四大準則項目。 這些項目不僅重要, 且充滿爭議, 其中金融工具準則的修訂尤甚, 原因主要有三: (1)舊金融工具準則以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制定的相關準則為基礎, 規則導向傾向嚴重, 全球各國修訂的呼吁特別強烈; (2)IASB成立起的第一個十年中, 美國仍有采用IFRS的目標, 為此, IASB和FASB展開了一系列趨同項目, 金融工具準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以為美國作出采用IFRS的決定奠定基礎; (3)2008年起, 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主要國家經歷史無前例的嚴重金融危機, 危機中, 人們并未將責任加在IASB上, 但各國和各國際組織都呼吁加快修訂包括金融工具在內的諸重要會計準則, 實現IFRS和US GAAP的趨同。

在金融工具準則的改革方向上, 爭議較大的是金融工具應全部按公允價值計量還是按不同的計量基礎計量。 此時, IASB和IFRS大家庭普遍支持以不同計量基礎來計量金融工具, 以真實反映它們的合約特征和企業對這些工具的業務模式, 提供決策有用信息。 2009年4月IASB和FASB在倫敦制定了這一基礎方針, 7月頒布了IFRS 9征求意見稿, 11月頒布了第一版IFRS 9。 如此神速修訂這么重要的會計準則, 實為難得。

對第一版IFRS 9, 詹姆斯·萊森林提出了長篇反對意見, 反對IFRS 9所貫徹的采用不同計量基礎的基本思想, 認為唯有公允價值計量能解決與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相關的所有難題。

詹姆斯·萊森林在反對意見開篇即亮明了自己的觀點: 支持降低金融工具會計復雜性的努力, 但主張所有金融工具均以公允價值計量, 且期間價值變動全部計入損益。 只有這樣, 才可最大化可比性和最小化復雜性。

他指出, 之所以說單一公允價值計量基礎能最大化可比性, 是因為所有金融工具無論在企業內還是在企業間都按一個基礎計量, 沒有任何必要因有不同計量基礎而變更金融工具分類、計量和列報方法, 以反映任意的類別之差或管理行為、意圖的變動。 而IFRS 9強調管理意圖和行為, 這大大降低了可比性。 之所以可最小化復雜性, 是因為如果所有金融工具都以公允價值計量, 會計的復雜性將大大降低, 包括: (1)不需要建立減值模型; (2)沒有必要為何時采用什么計量基礎而規定條件; (3)沒有必要識別和拆分嵌入式金融衍生品; (4)不再需要為金融工具制定公允價值套期會計準則; (5)消除了金融和非金融衍生品在計量方面的差異; (6)最大限度扼制構架交易以實現特定會計結果的行為; (7)不需要公允價值選擇權以消除會計不匹配; (8)為制定金融工具終止確認會計原則創造了較多種計量基礎更好的條件。

詹姆斯·萊森林的這一否定意見可以說是純公允價值觀的宣言書, 也可以說是對多種計量基礎觀的宣戰書。 筆者與其他IASB理事及全球IFRS大家庭的絕大多數成員并不接受這種極端的觀點。

1. 詹姆斯·萊森林認為, 投資者經常告訴IASB和FASB, 金融工具按公允價值計量且期間價值變動計入損益為他們提供了最有用的信息, 全世界都需要能改進金融工具會計的共同解決辦法。 令投資者感到失望的是, IASB不利用這個機會與其他會計準則制定者一起進行真正徹底的準則修訂, 而只是做一些小修小補, 還保留了多種計量模式的所有問題。 確實, 有相當多的投資者和詹姆斯·萊森林持相同觀點, 但不同類型的投資者, 如買方與賣方投資者、長期與短期投資者、現時與潛在投資者等對此觀點并不完全一致。 如IASB在制定IFRS 9時, 包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內的各國主權基金都反對詹姆斯·萊森林這樣的觀點, 因為這些基金有巨額長期投資, 它們不希望被投資單位公允價值的短期波動嚴重影響期間業績。

2. 詹姆斯·萊森林認為, 公允價值計量的復雜性遠比攤余成本小。 但實際并非如此, 特別是當不存在市場價格而需按估值模型來計量公允價值時, 或者同一資產或負債存在多個市場時, 或者雖存在市場價格但價格波動過大且過于頻繁時, 或者估計公允價值的輸入值要通過拆分來取得時。

3. 詹姆斯·萊森林強烈反對根據業務模式來確定金融工具分類和計量的原則, 并將業務模式與憑企業管理層的意愿隨意操縱財務數據劃等號。 不得不承認, 按業務模式對金融工具分類確實存在難以判斷和被用于盈余管理的可能, 但企業經營什么、如何經營、應否根據市場各種因素變化適時調整都由其管理人員抉擇。 若不將抉擇的結果如實反映出來, 會計還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以為不考慮資產負債的特性和業務模式, 都按公允價值計量, 就能最大化所提供信息的可比性, 實為對可比性的曲解。 因為IASB概念框架第2.27條已明確: “可比性不等于統一性。 可比的信息, 能夠使相同的事物顯得相同、不同的事物顯得不同。 把不同的事物統一化而使其具有貌似的相似性, 與把相同的事物故意差異化一樣, 財務報告信息的可比性絲毫沒有增加”。 詹姆斯·萊森林還認為, IASB在IFRS 9中根據業務模式確立的一些金融工具分類計量原則違反了概念框架所要求的中立性, 因為按此準則產生的財務報告不會提供中立的信息, 會降低財務報告的作用。 筆者認為, 這種指責有“風馬牛不相及”之感。

4. IFRS 9賦予了企業指定權益工具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OCI)的權利。 詹姆斯·萊森林反對此規定, 認為應為何時可這樣做規定條件。 但事實上IASB曾認真討論過適用這種規定的權益投資的內涵與外延, 但難以獲得滿意的結論, 最后才決定給企業這種選擇權, 且為避免或降低操縱財務數據的可能性, IASB明確規定此類工具一經指定, 以后不得再分類, 也不允許在處置此類投資時將OCI余額回轉至當期損益。 詹姆斯·萊森林認為企業取得此類投資股利收入應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 而不是確認為當期損益。 而IASB認為, 將收到的股利確認為當期損益恰巧反映了企業對此類投資不關注其公允價值變動而看重股利收入, 并據此評價業績的業務模式。

5. 詹姆斯·萊森林認為, 正在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證明, 需要大幅修訂金融工具會計準則。 只有單一公允價值計量才能使這一準則有顯著的改善。 但事實上, 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人們看到公允價值計量好處的同時, 也意識到它有使危機漩渦式越陷越深的嚴重問題, 特別是當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已非理性時。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3號——公允價值計量》(IFRS 13)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 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 若市場已無序, 公允價值難道還能作為計量的基礎、提供有用的信息?

6. 詹姆斯·萊森林提出, 如果出于希望向投資者提供有用信息以外的政治原因而無法采用單一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則可以開發一種具操作性的替代方案, 即要求所有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都按公允價值計量、期間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但發起人保留的原始貸款、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除外。 若某些衍生工具嵌入在按攤余成本核算的金融工具中, 該衍生工具要么分拆出并按公允價值核算, 或者整個工具以公允價值計量。 實際上, FASB在2009版IFRS 9后提出的金融工具會計準則改革方案與詹姆斯·萊森林的觀點很接近, 即要求所有金融工具在資產負債表中都按公允價值計量, 但從利潤表的角度分為三類。 這一方案在美國及全球普遍不受歡迎。 后來FASB在各方壓力下與IASB一起研究改進的方案。

7. 詹姆斯·萊森林認為, 以IFRS 9取代IAS 39的一個目標是為與US GAAP趨同提供基礎。 但IFRS 9沒有提供這樣的基礎。 因此, 允許提前采用IFRS 9是不可取的。 為了實現趨同, IFRS 9不可避免地要顯著改進。 當實現趨同時, 已提前采用IFRS 9的企業需再作一次昂貴的會計政策變更, 且允許提前采用將使提前或不提前采用該準則的企業間的財務信息長期缺乏可比性。 事實上, IASB制定或修訂完一項IFRS并確定生效時都有一個慣例, 即允許企業提前采用新準則。 金融工具確實是IASB與FASB的重要趨同項目, 但兩會并沒有制定統一準則的明確目標。 在這樣的背景下, 以兩會最終可能制定的趨同準則會與2009版不同為理由, 而不允許提前采用這一準則, 非常牽強。

詹姆斯·萊森林是美國以及全球會計準則制定界極受尊敬的專家。 他參與會計準則制定的歷史久遠, 在成為IASB創始理事前為FASB副主席; 經歷過幾乎所有會計準則問題的爭論, 對所有相關爭論的歷史、正反觀點都如數家珍。 筆者任IASB理事期間, 每當IASB和FASB開聯席會議時, 他的發言是最多、最長的。 他任IASB理事十年期間, 是對IASB正式文件投反對票最多的。 這足見其技術功底之深厚、觀點之尖銳。 當然, 這不一定符合IASB對理事投反對票的基本要求, 因為IFRS是全球所有相關方及IASB理事智慧的結晶。 若所有理事都投如此多的反對票, 將難以制定出全球公認的高質量會計準則。 詹姆斯·萊森林的反對意見相當程度上也反映了他對IFRS與US GAAP趨同及多數情況下向后者靠攏的態度。 這不一定完全錯, 但IFRS畢竟是全球公認的高質量會計準則, 一味向US GAAP靠攏不見得是最佳選擇。

筆者在如何處理單一和多種計量基礎、資產負債表觀和利潤表觀的關系等方面并不十分贊成詹姆斯·萊森林的觀點, 但筆者對他仍極其尊重, 尊重他高超的技術, 尊重他對會計準則事業的摯愛。

(二)帕特里克·麥克尼爾對2009版IFRS 9的反對票[4]

2009年10月IASB頒布第一版IFRS 9時, 作為財務報表使用者代表的IASB理事帕特里克·麥克尼爾(Patricia McConnell)也投了反對票。 帕特里克·麥克尼爾原是2008年金融危機初期即被摩根大通公司收購的美國著名證券公司貝爾斯登的分析師。 她雖然2009年7月才成為IASB理事, 但在國際會計準則的大家庭中卻是一位資深人士, 曾是IASC的副主席。 和其他使用者出身的IASB理事一樣, 帕特里克·麥克尼爾總體傾向于資產負債表觀和以公允價值計量更多的資產和負債。 但和詹姆斯·萊森林相比, 她顯得比較務實, 而不那么極端。 下面概述和分析帕特里克·麥克尼爾投票反對第一版IFRS9的主要理由。

1. 帕特里克·麥克尼爾認為, 公允價值是最相關和最有用的金融資產計量基礎。 然而, 與詹姆斯·萊森林的觀點不同, 她承認, 許多投資者不愿意以公允價值計量所有金融資產, 因為攤余成本和公允價值都可提供有用的信息。 因此她提出, 為了制定高質量、符合所有投資者利益的全球會計準則, 任一計量基礎都不應該高于其他計量基礎, 應要求在基本財務報表中披露充分的信息, 以利于按攤余成本和公允價值評估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例如, 當金融資產使用除公允價值以外的計量基礎時, 應同時在資產負債表的顯著位置列報公允價值信息。 事實上, 按IFRS, 當企業以攤余成本計量金融工具時, 應在報表附注中披露這些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信息, 盡管這一要求在各國執行的效果不盡相同。 但過去幾十年, 很少有人贊同帕特里克·麥克尼爾所提出的同時在資產負債表中列報兩種計量基礎信息的建議。

2. 制定IFRS 9的一個目標是減少金融工具的類別。 然而, 帕特里克·麥克尼爾認為, IFRS 9并沒有實現這一目標, 因為新準則實際上要求或允許以下6個類別: (1)攤余成本; (2)公允價值選擇權, 即按公允價值計量本應歸為攤余成本類的金融資產, 期間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以減少或消除會計不匹配; (3)按公允價值計量不符合攤余成本條件的債務工具, 期間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目前我國不少上市公司的許多理財產品就是這樣分類計量的); (4)按公允價值計量交易類債務證券, 期間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5)按公允價值計量非交易類權益證券, 期間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6)按公允價值計量非交易類權益證券, 期間價值變動計入OCI。 帕特里克·麥克尼爾并不認為這6個類別比IAS 39中的6個類別有顯著改善, 且像IAS 39一樣, 它們會使投資者難以理解已經很復雜的財務信息。 簡化是IASB全面修訂金融工具準則的初衷之一, 但實際上沒有實現這一目標, 金融工具的類別并未明顯減少是一個例證。 從這個意義上說, 帕特里克·麥克尼爾的反對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IASB堅持IFRS 9分類計量原則較IAS 39更合理。 是否如此有待新準則的執行結果來證明。

3. 制定IFRS時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是應否以及如何考慮業務模式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 若不考慮, 財務報告何以提供相關和如實反映的有用信息? 若考慮, 必然帶來如何制定分類、計量、列報和披露的條件和原則及如何避免財務數據被操縱等問題。 為此, IFRS 9從工具特征(約定現金流量的特征)和業務模式兩個角度規定了金融工具分類和計量的原則。 特別地, 對能明確分類條件的金融工具允許重分類, 如通過純本金加利息支付測試的債權工具可進一步按業務模式分類, 業務模式改變時, 應重分類; 對不能明確分類條件的金融工具則不允許重分類, 如可作為OCI類處理的股權工具。 IASB及接受IFRS 9的人認為, 這是IFRS 9較IAS 39有進步的重要標志。 IFRS 9規定了可歸為攤余成本類金融資產的兩個條件: (1)企業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 (2)金融資產約定現金流量的特征。 這是對按管理層意圖(如持有待售、持有至到期或持有至可預見未來)歸類金融工具的IAS 39的一種改進。 然而, 帕特里克·麥克尼爾認為, 很難確定基于企業業務模式的IFRS 9與基于管理層意圖的IAS 39有顯著不同。 IASB認為, 根據企業的業務模式確定金融工具計量方法不是自由選擇。 帕特里克·麥克尼爾并不認為這種說法很有說服力。 她的這一觀點與詹姆斯·萊森林相同。 他們的反對意見是否有理還需由執行IFRS 9的結果來證明。

4. IFRS 9允許企業進行不可撤銷的選擇, 按公允價值計量非交易類權益證券, 期間價值變動計入OCI。 帕特里克·麥克尼爾可以接受一些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計入OCI, 但這不應是自由選擇, 而應規定可采用這種方法的條件。 此外, IASB決定, 當這些證券被出售時, 任何已實現的損益都不會被“重分類”為損益。 這一結論與IASB報告這些投資收到股息的規定不一致。 這些股息代表投資回報, 或是工具價值變化“重分類”的一種形式。 她的這些觀點與詹姆斯·萊森林一樣, 筆者已作分析。

5. 帕特里克·麥克尼爾相信, IFRS 9有關穿透式分析(Look Through)出金融工具部分約定現金流的指南, 是將金融工具歸為攤余成本類的必要條件之一(約定現金流特征)的例外。 但她認為, 在這種情況下, 工具自身的約定現金流被忽略了。 相反, 企業需要穿透式分析基礎工具池, 并評估和基礎工具相關的直接投資的現金流特征和信用風險。 這增加了準則的復雜性, 降低了金融資產報告的有效性。 此外, 由于實體僅需在金融資產初始確認時作此穿透式分析, 此類結構性投資工具壽命期中相對信用風險的后續變化將被忽略。 因此, 她相信, 高度波動的投資(如那些擁有次級住宅抵押貸款的投資), 有可能按攤余成本報告。 她認為這是不妥的。 詹姆斯·萊森林的反對意見也有類似的內容。 但筆者認為, 不少資產證券化產品確實存在各投資方對被投資工具基礎資產所帶來的現金流有不同權利和義務的合約安排, 如有的投資者有收回本金、獲取固定利息的優先權。 相反, 有的投資者沒有約定的固定報酬, 甚至有可能收不回本金, 但可能保本外還獲得更豐厚的報酬。 IFRS 9的相關規定針對的就是這樣的工具。 相關規定有操作的難度, 但執行相關規定確實有助于反映不同投資者的權利和義務、風險與報酬以及未來現金流的時間、金額與不確定性, 因此總體是合理的。

(三)斯蒂夫·庫珀和楊·恩格斯特朗姆對2014版IFRS 9的反對票[5]

2009版IFRS 9規定, 通過純本金和利息支付測試的債權投資可根據業務模式分為攤余成本和公允價值計量且期間價值變動計入損益兩類。 此后, FASB提出金融工具全部按公允價值計量, 但從利潤表的角度分三類的設想。 此設想遭到各方的普遍反對。 FASB轉而與IASB共商雙方都可接受的方案, 其中重要之點是在通過SPPI測試的債權類金融工具中增加收取約定現金和出售雙重目的類別, 基本會計原則是: 資產負債表角度按公允價值計量這類工具, 期間價值變動計入OCI; 利潤表角度按攤余成本的原則核算; 處置該等金融工具時將OCI余額回轉至損益表。 這些會計原則和其他改進的內容反映在2014版IFRS 9中。 對這一版IFRS 9, 來自英國的IASB理事斯蒂夫·庫珀和來自瑞典的理事楊·恩格斯特朗姆投了反對票。 他們認為, 2009版IFRS 9將金融資產分為攤銷成本或公允價值兩類更可取, 也支持2014版對僅收取約定現金流這一業務模式的澄清, 以及對如何評估約定現金流的修訂。 但他們不同意增加雙重計量基礎的債權投資類別。 主要理由有三:

1. 新增類別不必要地增加了金融工具報告的復雜性。 以IFRS 9取代IAS 39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降低準則的復雜性, 包括減少金融工具的類別。 與IFRS相關的各方廣泛支持這一目標。 2009版IFRS 9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 而重新引入第三個債權投資類別逆轉了這一準則和財務報告改進的重要部分。 當攤余成本被判定為最適合的報告基礎時, 該計量基礎應始終在整個財務報表體系中應用; 同樣, 如果公允價值提供更相關的信息, 也應一致地運用于整個財務報表體系。 第三個債權投資類別提供了攤余成本和公允價值的混亂信息, 使財務報表更加復雜和難以理解。 IFRS已要求披露按攤余成本核算的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信息, 這些信息應在報表附注的顯要位置清晰地披露, 而非一張報表以公允價值為基礎, 另一張報表以攤余成本為基礎。

2. 兼有收取約定現金流和出售金融資產并非一種獨特的業務模式。 2014版IFRS 9所作的相關修訂基于這樣一種判斷: 可根據明晰有別的業務模式將債權類金融資產分為三種類別。 然而, 持有債務工具以收取約定現金流外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無法簡單確定為是不同的業務模式, 并因此而采用不同的會計原則。 例如有的企業通過收取約定現金流且擇機出售并再投資來最大化投資組合的回報, 2014版IFRS 9將此視為兼有收取約定現金流和出售金融資產雙重目的的業務模式, 并將此作為第三類債權投資來核算。 相反, 若金融資產的管理目的和績效評價以公允價值為基礎, 而收取約定現金流是附帶性的, 則新準則要求按公允價值計量, 期間價值變動都計入當期損益。 他們倆承認這兩種業務模式有區別, 但不足以作出明顯有別的會計規定。

他們相信, 若公允價值確實是最合適的計量基礎, 那么全部公允價值變化在評估績效時是相關的, 這種價值變化就應計入損益。 若債務工具組合的管理目標是投資回報最大化, 則損益表僅反映基于攤銷成本的利息收入、預期信貸損失和出售時實現的價值增值, 將不能如實反映此類經濟活動。 此外, 規定金融工具按公允價值計量, 期間價值變動計入OCI, 且規定處置此工具時可將OCI余額回轉至損益實際上給了企業通過選擇性出售金融資產隨意操縱損益的機會。 雖然他們認為, 如果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 則所有公允價值變動都應計入損益, 但是若有助于提供有關績效的信息, 企業可以分解公允價值變動造成的損益, 以突出其中特定的部分(如利息收益)。

3. IASB在IFRS 9中增加這一類別, 與IASB在保險合同會計準則項目中初步決定保險負債價值變動中由折現率變動引起的部分計入OCI有關。 他們認為, 這兩個決定將導致不必要的復雜性, 一方面使保險會計缺乏透明度, 另一方面創造了通過選擇性出售金融資產操縱損益的機會, 不能如實反映企業此類經濟活動的業績。 其結果是使兩個新準則在這方面都得不到改進。

斯蒂夫·庫珀和楊·恩格斯特朗姆的上述觀點有不少支持者, 也與前述詹姆斯·萊森林及帕特里克·麥克尼爾的觀點有相似之處, 但總體而言全球各方支持增加這一類別的占絕大多數。 與IAS 39有關可供出售金融工具的規定不同的是, IFRS 9對此類金融工具及其重分類制定了更為明確的條件。 新準則執行效果會否較舊準則好, 包括會否增加或減少利潤操縱行為, 還需根據執行效果來判斷。

三、對金融工具列報準則的反對票[6]

美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積極支持會計準則國際趨同, 包括推動IASC參照US GAAP, 制定有較多公允價值計量成分的會計準則, 其中之一是1995年頒發的《國際會計準則第32號——金融工具: 披露與列報》(IAS 32)②。 準則主要是有關兼具股權和債權特征融資工具分類、計量、列報的規定, 主要特點有三: (1)基于“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基本等式, 以及資產負債表右方“兩分類”的基本理念。 (2)將“所有者權益”作為剩余項, 也即“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 所有者權益很大程度上是資產、負債確認計量的間接后果。 基于此, 有關負債分類、計量、列報和披露的規定較復雜, 而有關所有者權益的規定卻非常簡單。 (3)很大程度上基于US GAAP, 規則導向較明顯, 有較多的例外、豁免等。 因此, 對基本原則做根本性修改較難, 實務中面臨新的復雜問題又難以根據既定的原則和規則來解決。

應各方要求, IASB在過去十多年做過若干次具體修訂IAS 32的努力, 有成功的, 有失敗的。 即使成功的, 也有IASB理事投反對票。 2007年IASB就可回售股份對IAS 32所作的例外規定便為一例。 IAS 32規定企業應將不可避免的向他方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約定義務確認為負債。 以此為基礎, 準則圍繞非衍生和衍生工具做了一系列詳細的規定, 也包括一些例外處理規則。 IASB曾收到大量要求澄清可回售股份應歸類為負債還是權益的請求。 典型案例如: 不少國家的合作社賦予其成員在退休、離職等情形下退股的權利; 房地產業及其他基建業普遍采用項目公司的形式, 項目結束后公司會在向股東分配剩余資產后解散; 不少高科技公司賦予其一定層級的股東在IPO不成功等條件下退股的權利; 世界銀行賦予作為股東的各國政府退股的權利③。 由于難以就相關問題達成共識, 實務處理差異很大。 在各方請求下, IASB在2007年對IAS 32作了修訂, 規定只有在非常嚴格的條件下, 有回售權的融資工具才可作為權益處理(詳見IAS 32第16AB款、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第十六條)。 這一修訂非常有爭議, 來自美國的IASB理事邁瑞·巴斯和來自南非的理事羅伯特·加內特投票反對。 下面概述并分析他們的反對意見。

1. 違反概念框架, 將符合負債定義的工具歸類為權益。 邁瑞·巴斯和羅伯特·加內特認為, IASB概念框架負債定義為“實體因過去事件而產生的當前義務, 義務的履行預計將導致企業資源的流出”, 而可回售證券賦予持有人將此證券回售給發行人, 以取得現金的權利, 因此此準則修訂違反了概念框架對負債的定義。 而支持這一修訂者認為, 此修訂對可作權益處理的可回售證券提出了極其嚴格的條件, 包括不同于其他優先級的索償者, 可回售證券持有人只有在清算時才按比例分享實體凈資產, 這幾乎無異于普通股股東。 因此, 作此修訂是合理的。

2. 將可回售證券作為概念框架的例外不合理。 首先, IASB當時正開展概念框架修訂項目, 包括重新審視負債的定義。 雖然他們同意, 準則項目可以先于概念框架項目作出決定, 但到此準則修訂時, 概念框架項目的討論并沒有表明IASB將修改負債的定義, 使這樣的工具可作為權益處理。 其次, 修訂案將要求披露贖回或回售此類工具時的預期現金流出。 這些披露與金融負債的披露類似, 而現有準則不要求對股權工具作類似的披露。 IASB決定要求披露這些信息, 揭示了它隱含的觀點, 即這些工具實際上是負債。 然而, 概念框架清楚地表明, 信息披露并不能替代正式的確認。 再次, 作出這一例外規定未作成本效益考量。 修訂案要求披露的信息與這些義務歸為負債一樣, 且現行IFRS已為按概念框架沒有權益的實體提供了列報方面的替代方案, 因此, 此修訂似乎多余。

3. 此修訂案并無好處。 IASB認為, 修訂案將產生更相關和更可理解的財務報告, 他們倆不同意該觀點。 首先, 如上所述, 將符合概念框架對負債定義的工具作為權益處理并不會產生相關信息, 且現有IFRS已提供了列報方面的替代方案, 產生可理解的財務報告。 其次, IASB認為, 修訂案將要求基本上相當于普通股的金融工具進行更一致的分類, 從而提高可比性。 他們倆認為, 這些工具不同于普通股, 因為它們將迫使實體轉讓其經濟資源, 而普通股不會。 此外, 使持有人僅在清算時才按比例分享實體凈資產的可回售工具, 將被某些實體列為權益, 而被其他實體列為負債, 這取決于是否符合修訂案中規定的其他條件。 因此, 修訂案實際上是考慮不同工具經濟實質的區別, 卻將不同于權益的可回售工具作為權益處理, 這降低了信息的可比性。

4. 修訂案并非基于一項明確的原則, 而包括幾段為實現預期的會計結果而制定的詳細條件。 IASB這樣做旨在盡量減少構架交易的機會, 但由于缺乏明確的原則, 導致經濟實質相似的工具可能得到不同的解釋、經濟實質不同的工具可能得到同樣的解釋。 這兩種結果也將有損信息的可比性。

邁瑞·巴斯和羅伯特·加內特與其他IASB理事的不同意見源自本部分一開始所述對負債和權益截然不同的會計原則; 源自如何理解IFRS所產生之財務信息的可比性; 源自對IFRS與構架交易可能性關系的認識。 筆者和其他理事立場相同, 支持這一修訂, 因為根據所明確的嚴格條件, 這樣的融資工具對發行企業的索償權是最劣等級的, 幾乎無異于普通股。

四、對2015新概念框架征求意見稿的反對票

根據IASB第一次立項咨詢反饋者的強烈要求, IASB在2011年將修訂概念框架作為優先項目。 2013年, IASB頒發了修訂概念框架的討論稿(簡稱“2013討論稿”)。 2015年, IASB頒發了修訂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見稿(簡稱“2015征求意見稿”)。 對此, 來自英國的理事斯蒂夫·庫珀、來自美國的理事佩特·費尼根和來自新西蘭的理事蘇·勞埃德投了反對票。 下面歸納分析他們的反對票中涉及金融工具的部分。

(一)斯蒂夫·庫珀和佩特·費尼根有關OCI的反對意見[7]

2015征求意見稿列報和披露章討論了OCI及其回轉的基本原則。 斯蒂夫·庫珀和佩特·費尼根投票反對此文件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同意將主要源自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基本概念和原則“固化”到概念框架這一憲法性文件中。

1. IASB認為已在征求意見稿中就決定如何列報收入和費用提供了足夠的原則基礎, 特別是哪些現時價值變動應計入OCI、OCI應何時回轉至損益。 但他們倆認為, 征求意見稿使IASB錯過了一個確定涉及OCI的概念基礎的機會, 因為此文件的相關論述并沒有改進什么, 特別是兩個可反駁原則實際上沒有約束力, 會導致隨意決定將現時價值變動計入OCI和將OCI回轉至損益。

2. 他們同意如何在業績報告中列報不同類型的收入和費用、怎樣使用OCI都是財務報告的關鍵問題。 但是征求意見稿的建議無法解決這些關鍵問題。 確定損益表為財務業績的主要信息來源, 卻沒有定義財務業績, 也沒有明確符合哪些特征的收入和費用可計入OCI, 這將使IASB處于與現在相同的位置。 此外, 除與相關性相聯系外, 征求意見稿也未就OCI應何時回轉至損益提供明確的指南。

3. 他們認為, 業績報告的概念基礎應包括基于它們的不同特征(如可持久性和可預測性)列報收入和費用的原則, 以及細分收入和費用項目的原則。 一般來說, 這種分解應在損益表表面或附注中反映。 在某些情況下, 有些收入和費用計入OCI更好。 然而, 他們認為, 在如何使用OCI方面, 應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據此基本思想, 他們認為2013討論稿述及的三種OCI項目中, 僅有搭橋項目、重計量錯配項目可計入OCI, 且應在未來回轉至損益; 暫時性重計量項目不應計入OCI, 而應計入損益, 并單獨標明。 若IASB要將最后一類項目計入OCI, 則應明確它們在以后不得回轉至損益。

斯蒂夫·庫珀和佩特·費尼根認為, 2015征求意見稿有關收入和費用在何時可計入OCI、何時OCI可回轉至損益的原則不夠明確, 以及應規定按可持續性和可預測性來分開列報收入和費用項目。 對這些觀點筆者是支持的。 但筆者支持2013討論稿反饋者的意見, 并不覺得將現存OCI分為三類并據以確定哪些應計入OCI、哪些應回轉是一個較好的解決辦法。 因此, 2015征求意見稿以及2018年頒發的新概念框架已不再用這三類OCI的稱呼, 有關OCI及其回轉的論述也確實比較原則性。 這是斯蒂夫·庫珀和佩特·費尼根不想看到的。 但最終概念框架頒發時, 他們已結束在IASB的任期, 因此, 也沒有機會投反對票。

(二)佩特·費尼根有關計量基礎及其選擇的反對意見[8]

2015征求意見稿闡述了兩類主要計量基礎即歷史成本和現時價值的優缺點, 以及如何選擇。 佩特·費尼根不同意這些闡述, 認為這將導致優先選擇歷史成本而非現時價值計量基礎。 主要理由有三:

1. 現時價值信息始終比歷史成本信息更相關, 因此, 應該優先列報在財務報表中。 這種信念是基于這樣一種觀點, 并有經驗證據支持, 即現時價值能反映利率、信貸價格和其他市場變量的變化, 比歷史成本更具預測價值。 另外, 概念框架“財務報告目標”章聲言: 為做出有關向企業提供資源的決策, 財務報表使用者要評估企業未來現金凈流入的前景以及管理人員履行受托責任的情況。 為此, 需要按一定的計量基礎計量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 以反映這些現金凈流入的金額、時間和不確定性。 在這方面, 現時價值優于歷史成本。 同時, 歷史成本更有可能被用于通過變現資產和負債來操縱損益。

2. 現時價值信息比歷史成本信息更可比、及時和可理解, 而且至少一樣可驗證。 如在初始確認時, 歷史成本和現時價值都以市場價值為基礎, 因此都是可驗證的, 區別在于通過觀察來直接驗證還是通過估值技術來間接驗證。 然而, 在后續計量時, 歷史成本要求報表編制者作更多主觀判斷, 如使用年限、殘值、減值等, 這些判斷并不比現時價值更易于驗證, 也將使歷史成本計量復雜且難以理解。 又如在作企業間比較時, 歷史成本是極不可比的, 因為它們在不同時間確認, 有些歷史成本數據產生于久遠的過去。 這將極大地扭曲資產的賬面價值, 由此帶來的收入與費用的時間和金額, 無法反映一家企業真實的經濟利潤率。

3. 不同意2015征求意見稿提出的選擇計量基礎的指南。 征求意見稿提出的一個選擇計量基礎的標準是資產負債的特性, 包括資產負債所帶來預期現金流量不確定性的性質和程度, 或資產負債價值對市場因素變化的敏感性。 這一條件并不能一致地實現財務報告的目標, 因為即使政府債券這樣簡單的資產也會經歷管理層未曾料到的大幅價值下跌。 在這種情況下, 歷史成本可能嚴重高估企業的財務狀況、償債能力和流動性, 直到企業決定確認減值損失。 征求意見稿提出的另一個選擇計量基礎的標準是資產或負債對未來現金流的影響, 這又部分取決于企業的業務模式。 他認為, 這個標準將使管理層的意愿嚴重影響計量, 而管理層如何使用資產、實現其價值和計劃可能是不一致的, 也非一成不變的, 因此不是未來凈現金流量前景的可靠標志。 與始終采用現時價值計量基礎相比, 基于管理層意圖和假設來確定計量基礎有可能引入管理層的偏見, 從而導致財務信息既不相關, 也不如實反映。

在IFRS中更廣泛、更一致地使用現時價值的主要挑戰是: 一些利益相關者擔心這將造成所報告業績的大幅波動, 因此不那么可靠。 而緩解這種擔憂的一個較好途徑是在報告業績時利用OCI。 但IASB在征求意見稿中并沒有提出令人滿意的有關OCI及其回轉的原則。

總之, 佩特·費尼根在計量基礎方面的觀點和詹姆斯·萊森林幾乎是一致的, 即純現時價值觀。 唯一重要的區別是他接受用OCI來反映部分現時價值的變動。 誠如前述, 筆者并不支持這種觀點, 因為他們過高估計了現時價值在相關性、如實反映、可比性、可驗證性等方面的優勢。 此外, 筆者也不同意將反映業務模式的結果等同于憑管理層意愿來反映, 從而必然導致業績數據的操縱等。

(三)蘇·勞埃德和佩特·費尼根有關劃分負債和權益基本概念與原則的反對票[9]

如前文所述, 由于IAS 32的種種弊端, IASB曾在過去十多年進行過各種對此準則修修補補的努力。 有失敗的, 也有成功的, 即使成功的, 也有理事投了反對票。 鑒于實際執行中面臨太多的問題, IASB在過去十多年也曾做過多次全面修訂此準則的努力, 但都以失敗告終。 如2006 ~ 2010年, IASB和FASB曾一起開展全面修訂這一準則的項目, 但最終因分歧過大, 未形成任何正式文件即終止。

鑒于各方的強烈呼吁, IASB將修訂概念框架作為2012年頒布的中期工作計劃的重要項目, 其中包括區分兼具債權和股權特征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2013討論稿從要素定義和披露角度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但是, IASB不久決定, 后期概念框架項目將不再包括此內容, 而重啟一個全面修訂具有股權特征金融工具的項目, 然后根據該項目的結果考慮是否以及如何再次修訂概念框架中的相關內容。 原因主要有二: (1)此類工具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則問題遠比起初估計的復雜, 各方可能曠日持久才能達成共識, 也可能使IASB難以按計劃在五年左右時間內完成修訂概念框架的計劃。 (2)概念框架是“憲法性的”, 不可能非常具體, 各章節的深度、廣度、篇幅需適當把握, 而解決此類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原則問題勢必使這部分內容過多。 大多數IASB理事支持這一決定, 而來自新西蘭的理事蘇·勞埃德和來自美國的理事佩特·費尼根反對這一決定, 主要理由如下:

1. 既然IASB始終堅持負債和權益兩分法, 概念框架就應為此奠定基本概念和原則基礎。 為此, IASB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明確概念框架有關負債和權益的討論足以作為準則層面區分負債和權益的基礎; 二是承認概念框架中的討論不足, 需增加更多的指南。 但這種討論是不充分的,? 征求意見稿建議將相關問題留待一個全面修訂IAS32的項目去解決也是錯誤的。

2. 現有概念框架缺乏恰當的概念, 不僅其中對負債和權益的定義不一致, 這些概念的應用也不一致, 特別是面對復雜的兼具股權和債權特征的金融工具時。 如有關金融工具列報的IAS 32和有關股份支付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2號——以股份為基礎的支付》(IFRS 2), 劃分債權和股權的方法就不一致: 前者強調“固定換固定”原則; 后者則不。 此外, 如前所述, IASB在2008年修訂了IAS 32, 將一部分符合負債定義卻滿足嚴格條件的融資工具作為權益處理。

3. 作為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一種反應以及持續金融創新的結果, 兼具股權和債權特征的復雜金融工具層出不窮。 因此, 有必要更充分地考慮如何將它們歸類, 以滿足報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將對企業的索償權歸類為負債還是權益會對企業財務狀況和財務業績的報告產生根本影響, 特別是后者, 因為收入和費用的定義只包括被列為負債的索償權的變化。 概念框架應更充分地說明負債的定義應否包括一直令人困擾的工具, 如交付可變數量權益工具的義務(即實質為企業將自己的股票作為“貨幣”來使用); 又如轉讓等于權益工具價值的可變數量現金或其他經濟資源的義務。

4. 若不提供區分負債和權益的充分合理的概念和原則基礎, 概念框架將無法實現“幫助IASB制定準則”的既定目標。 雖然IASB已決定重啟一個具有股權特征金融工具的項目來研究負債和股權的區分原則, 但概念框架旨在為制定和修訂會計準則奠定基礎, 因此, 這種分析應放在概念框架項目中。 在理想情況下, 準則層面的項目應以概念框架為基礎, 而不是相反。 因為準則層面的研究項目難以解決本來應由概念框架項目解決的如何區分負債和權益這樣的根本性問題。 概念框架項目不一定會導致準則層面的后續變化, 而準則層面的研究項目旨在關注實際應用IAS 32的問題。 在概念框架項目中研究負債和股權的劃分, 可更超前, 涉及面也可更廣泛。 此外, 通過準則項目來研究相關問題, 將對IASB解決解釋或準則修訂項目中面臨的問題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2016年IASB重啟全面修訂IAS 32的項目, 目標有三: 更清晰地闡釋負債和權益分類的基本原則; 將此基本原則運用于各種金融工具的分類, 以提高準則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清晰性; 改進列報和披露, 以提供更全面、有用的信息。 經過兩年的研究, IASB于2018年頒布了《具有股權特征的金融工具(討論稿)》。 可惜的是, 各方對此文件的總體評價較負面。 鑒于此, IASB在2019年9月決定終止這一全面修訂IAS 32的項目, 代之以若干小范圍修訂的項目, 如: 怎樣理解“固定對固定”原則并恰當地運用于基于自身權益衍生品的金融工具的分類; 如何核算非控股股東回售權等包含企業購買自身權益義務的工具; 如何完善列報和披露。 筆者認為, 研究這些問題時又會引發對相關基本概念和會計原則的爭論, 因此, IASB很難在五年左右時間內完成此項目。

IASB重啟兼具股權和債權特征金融工具項目的經歷一定程度也證明, 蘇·勞埃德和佩特·費尼根對2015征求意見稿相關部分的反對意見是有一定道理的, 也證實了筆者本系列文章第五篇的結論: IASB修訂概念框架的項目總體有點操之過急, 欲速則不達。

五、結束語

本文概括和分析了IASB理事對涉及金融工具的若干IFRS及概念框架所投的反對票。 這些反對票集中反映了理事對單一還是多種計量基礎、應否以及如何反映業務模式的影響、如何對待現時價值波動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影響、嚴重金融危機時會計準則制定者應否屈從政治壓力、如何反映金融創新的影響等問題的看法。 筆者對這些反對意見的概括和分析可能不盡準確、全面, 也可能受筆者自身傾向的影響, 因此, 建議讀者認真閱讀IASB相關文件的結論基礎, 包括其中的反對意見原文, 以準確理解IFRS是如何在爭辯中逐步發展而來的, 并正確運用之。

【 注 釋 】

① IAS 39第50段明確規定不可將金融工具由“按公允價值計量,期間價值變動計入損益”重分類為其他類別。IFRS在生物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方面也有類似的規定,理由是公允價值能提供較攤余成本更相關的信息。

② 2005年IASB為金融工具披露制定了一項單獨的準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7號——金融工具披露》),此后,IAS 32就不再有金融工具披露的內容。我國至今仍用一項準則規范金融工具披露和列報(《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

③ 世界銀行給IASB的信中指出,自其在1945年成立起僅有四個成員國退股,且最后一次退股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據此,將成員國的股權作為負債處理明顯不妥。

【 主 要 參 考 文 獻 】

[1] IASB.IFRS Standards, Part C. Bases for Conclusions,2020:Page C2142.

[2] IASB.Reclassific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Amendments to IAS 39 Financial Instruments: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and IFRS 7 Financial Instruments:Disclosures,2008:Page 12.

[3] IASB.IFRS Standards,Part C. Bases for Conclusions,2020:Page C916 ~ C919.

[4] IASB.IFRS Standards,Part C.Bases for Conclusions,2020:Page C919 ~ C921.

[5] IASB.IFRS Standards,Part C.Bases for Conclusions,2020:Page C923 ~ C926.

[6] IASB.IFRS Standards,Part C.Bases for Conclusions,2020:Page C1951 ~ C1952.

[7] IASB.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Exposure Draft-Basis for Conclusion,2015:Page 121 ~ 123.

[8] IASB.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Exposure Draft-Basis for Conclusion,2015:Page 125 ~ 130.

[9] IASB.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Exposure Draft-Basis for Conclusion,2015:Page 123 ~ 1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看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成人日韩视频| 美女啪啪无遮挡|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天堂av综合网| 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 国产xxxxx免费视频| 国内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18禁|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欧美www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日韩黄色精品|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免费看a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免费视频6| 亚洲视频无码| 99视频全部免费|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国产三级a| 亚洲—日韩aV在线|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综合网|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全部毛片免费看|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 日本久久网站| 中文字幕va| 日韩在线2020专区|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国产精品xxx|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伊人色婷婷|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靠逼视频|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亚洲天堂.com|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