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同堂
摘要:目的:觀察及分析骨科患者治療中,運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的效果情況。方法:選取的患者一共是80例,在本院骨科接受相應的治療。對這些患者劃分成兩個不同的組別,即常規負壓引流技術治療的參照組(40例)以及運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的研究組(40例),比較療效。結果:在進行治療以后,對兩組患者的療效進行觀察,即創傷面積、清創次數、感染發生率、住院時間、總體治療有效率,結果顯示,相較于參照組而言,研究組的優越性均較為顯著,p<0.05。結論:骨科患者治療過程中,通過采取科學的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方案,可以明顯的將治療效果提升,減少住院時間。
關鍵詞:負壓封閉引流技術;骨科;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8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195-01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應用,即為采取聚乙烯醇,經半透膜有效的封閉創口,配合負壓動力源,可以予以創面周圍塑造負壓環境,促使壞死組織隨引流管從體外順利的排出,進而推動愈合創面[1-2]。在骨科治療的患者,往往面臨較大的痛苦,并且對生活和工作產生一定的限制,所以治療中,應該多考慮患者的舒適度,盡最大限度降低病患的疼痛程度[3]。本研究中,主要進行觀察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應用于骨科患者治療中的成效,作出如下所示的報告內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全部病患屬于從本院骨科接受治療的患者,病例數一共是80例,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之間從本院接受治療。在患者自愿加入并且同意的情況下,將患者劃分成具備40例的研究組以及具備40例的參照組。其中,研究組患者的年齡(55.04±1.85)歲,有22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參照組患者的年齡(56.95±1.90)歲,有21例男性患者以及19例女性患者。將兩組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比較觀察,結果顯示并沒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p>0.05。
1.2方法
1.2.1參照組患者的治療方法
予以此組的患者,落實的治療防范為常規負壓引流技術。按照標準的程序操作,嚴密的清理創面,依據患者的檢查結果,提出針對性、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創面較淺的情況下,更換敷料的頻率是三天一次,同時予以創面運用抗生素仔細的沖洗。對于較深的創面,治療過程中,采取引流條,同時做好縫合植皮或創面 的操作。
1.2.2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方法
此組的患者,實施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治療方案。依據相應的程序,預先清理好創面,把被感染的組織進行有效去除。創面部位上,進行覆蓋引流敷料,予以創面實施縫合處理。以無菌紗布,擦拭創面周圍的皮膚,以及采取聚氨酯薄膜將創面與輔料進行封閉處理。之后連接上硅膠管、負壓引流裝置,調整好有效的負壓,依情況落實植皮或創面修復。
1.3觀察指標
統計并比較以下幾方面的指標,創傷面積、清創次數、感染發生率、住院時間、總體治療有效率。評價療效的方式就是[4]:如果經過治療以后,患者完全或者是基本上愈合了創面,沒有產生水腫、壞死等問題,患者具有良好的舒適度,即為治療顯效;如果治療以后,創面有輕度水腫,沒有見到壞死的情況,明顯的減少了創面面積,舒適度一般,即為治療有效;如果治療以后,患者的身體狀態跟治療前相比無顯著差異,甚至出現了病情加重的現象,即為治療無效。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涉及到全部數據都是運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相應的處理。表達數據的方式包括兩種,一種是計量資料,即()顯示,以t值檢驗;另一種是計數資料,即[n(%)]表示,以卡方(X2)檢驗。如果p值小于0.05,表示統計學價值存在。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
見下表1所統計,數值的比較結果表明,研究組明顯的優越于參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創傷面積、清創次數、感染發生率、住院時間比較
見下表2,各項指標的比較數值顯示,研究組均顯著的優越于參照組,p<0.05。
3討論
在醫院中,骨科屬于關鍵性的構成。骨科疾病患者通常存在開放性傷口,而且治療期間,易產生各種細菌感染,進而對于創面愈合構成嚴重的影響。傳統的引流技術被大量的運用于骨科疾病治療中,但是其不足就是不能將創傷內積液完全的排出體外,最終給創面愈合延緩時間,或者易產生二次感染創面的問題[5]。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屬于先進的治療技術手段,其主要的優勢特點就是,可以防范組織感染的問題,有效的降低并發癥。可以良好的將病灶壞死組織進行清除,推動新的組織快速生長,推動創面愈合。但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如果患者屬于凝血功能異常和活性出血創面的情況,是不適合采取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的。另外,在運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過程中,面對敷料容易出現硬化的情況,應該做好針對性的處理,注意勤更換敷料,以免產生感染的現象。而且運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期間,壓力值需要科學的控制,防止過大的壓力值抑制創面的血液流動產生組織壞死的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骨科患者治療過程中,運用科學的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效果更可靠,可以積極的防范感染的問題,而且顯著的減少創傷面積,提升總體治療的有效率,具備推廣運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才久波. 分析改良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骨科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 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6):163-164.
[2] 張雷迎. 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的臨床效果[J]. 養生大世界,2021,20(4):92.
[3] 王飛.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骨科臨床中的應用[J]. 保健文匯,2020,12(30):40-41.
[4] 富微. 不同護理模式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中的輔助效果分析[J]. 中國傷殘醫學,2021,29(2):91-92.
[5] 熊懷.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和傳統換藥技術在治療骨創傷創面軟組織損傷的治療效果分析[J]. 中國傷殘醫學,2021,29(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