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加華
摘 要:初中語文的“名著導讀”教學,目前存在著盲目性、功利性等問題,加之手機的普及,學生的閱讀更傾向于網絡作品,對于傳統的文學名著閱讀欲望較低,教師很難達到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的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目標。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信息時代的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進行初步的探索,嘗試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實現豐富學生的閱讀感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目標,把家長眼中的“洪水猛獸”變成學生手中的“學習利器”。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技術;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
恩格斯曾經說過:“在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里,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我從這里,甚至在經濟細節方面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钡拇_,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能拓寬人們的知識面,每一部文學名著,都是一個精彩的世界。閱讀文學名著的過程,就是同作者進行精神交流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讀者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啟迪智慧,從而提升語文素養。
一、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現狀
新課程標準當中對于七至九年級的學生課外閱讀量有著十分明確的要求,即每年閱讀不少于二百六十萬字的兩至三部名著,同時,實施建議里也明確要求教師要將語文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上,要求有效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品味。除此之外,還將“名著導讀”寫進了新教材,近幾年的語文中考也增設了名著閱讀題型。然而,目前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5G網絡的日益成熟,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然而,對于正處在求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互聯網卻是一把雙刃劍。許多中學生受影視、網絡等媒體的影響,一有閑暇時間就用手機上網聊天、玩游戲,很難靜下心來讀一本書,與文學名著產生了疏離,更有甚者,初中三年不讀一本名著。手機成了許多家長眼中的“洪水猛獸”!然而,時代的洪流卻告訴我們:“互聯網+”教育勢必成為學習變革的新領域!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該如何順應并使用好這把雙刃劍,將家長眼中的“洪水猛獸”變成學生手中的“學習利器”呢?這就成了當前中學生名著閱讀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筆者結合近年來的教學實踐,對信息時代的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進行初步的探索,嘗試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來激發學生對文學名著的閱讀興趣,以期達到豐富其閱讀體驗、拓寬其學習空間和思考維度、提高初中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目標。
二、 “互聯網+”名著導讀教學策略
(一)未見意趣,必不樂學
“名著導讀”,從字面上理解是指教師引導學生讀名著。筆者認為,培養興趣,是名著閱讀的前提。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對于求學這件事,興趣才是最好的教師!
1. 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課堂教學
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移動互聯網技術,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例如,在導讀《西游記:精讀和跳讀》的時候,筆者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先是在線播放電視劇《西游記》的片頭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趣導入。之后設計配音環節,課前下載電視劇《西游記》中《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相關的視頻片段,然后邀請兩位學生分別飾演孫悟空和羅剎女,進行配音朗讀。兩位學生不負眾望,將孫悟空的機智善變和羅剎女的潑辣犀利演繹得惟妙惟肖,引來了全場的陣陣掌聲。同時,激發了學生閱讀《西游記》的強烈興趣,紛紛表示要去感受其中的妖魔世界,一探神話故事的精神魅力!
又如,在導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摘抄和做筆記》的時候,筆者在課前制作了一份美篇,其內容是:著名作家莫言、梁曉聲,四名學生代表以及筆者本人撰寫的閱讀感悟,閱讀心語,深情且富有張力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圖片和歌曲《莫斯特郊外的晚上》純音樂,作為背景。然后,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在教學的第一環節,即“閱讀心語,導入新課”環節,先是登錄QQ,在線播放制作好的美篇,引起學生的注意,并讓學生在慷慨激昂的背景音樂中,閱讀到名家、學生以及筆者本人的精彩感受。從而拉近師生的心靈距離,引導學生更快地走進經典,達到了激趣的目的。
2. 對名著經典片段進行改編
在忠于名著的基礎上,編排一場情景劇,讓學生參與其中,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演出。例如,在導讀《水滸傳》的時候,筆者精選《林沖棒打洪教頭》片段,讓兩名學生分飾林沖和洪教頭,并安排幾名學生讀旁白,同時,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在線播放背景音樂,創設出更加逼真的情境。在導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紅色小說的時候,讓兩名學生分別飾演童年時期的保爾·柯察金和冬妮婭·圖曼諾娃,帶領學生重溫保爾那段美好溫情的童年歲月。對于這樣的名著導讀課,學生是十分喜愛的,許多學生大受鼓舞,都積極地參與了進來。學生的參與度提高了,對于閱讀名著的熱情也高漲了起來,學生閱讀名著的質量也相應提高了。
(二)點滴積累,厚積薄發
1. 建立名著閱讀交流微信群,培養閱讀習慣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積三十年的經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習慣?!泵喿x,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積累,才能厚積薄發。教師布置任務,要求學生每天堅持30分鐘的名著閱讀,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名著閱讀交流微信群。搭建好閱讀網絡互動平臺,讓每一位學生在每天的某一時段進群打卡,匯報閱讀進度,經過教師的網絡監督,使學生由被動閱讀逐漸過渡到主動閱讀,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2. 師生在線互動,答疑解惑
教師精選名著片段,組織學生上網檢索閱讀材料,共同賞析,寫心得體會,并在微信群中發表。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遠程指導,及時高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解答學生提出的疑惑,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例如,在導讀《西游記》時,筆者精選《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片段,讓學生嘗試感受名著中獨特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