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加樂 何佩君 宋德鑫 付鵬宇 馬晴晗 付姝菲



摘要:目的? 分析《肘后備急方》現代研究文獻,總結研究概況,為后續基于《肘后備急方》的臨床及基礎研究提供參考。方法? 在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網)檢索與《肘后備急方》有關的文獻,檢索時間截至2020年9月11日,從文獻基本信息、具體研究內容(方劑、中藥、病證、特殊治法等)、急癥醫學研究相關性方面進行分析。結果? 共納入文獻178篇。發文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6年達最高發文量(23篇)后有下降之勢;收載此類文獻較多的期刊為《中藥材》《時珍國醫國藥》等,文獻研究范圍涉及《肘后備急方》8卷69個章節,研究主題側重于方藥(45篇),“卒”類病證和傷寒時氣溫病研究最受關注,治療方法以隔物灸(24次)、骨折小夾板固定法(16次)、針刺腹部放水法(15次)等為主。《肘后備急方》中與急癥醫學相關研究文獻94篇,現代研究以急癥醫學為中心,圍繞理、法、方、藥進行了系統探析。結論? 《肘后備急方》的研究范圍不斷擴大,急癥醫學內容備受關注。該書有待進一步研究與傳承。
關鍵詞:《肘后備急方》;急癥醫學;卒病;傷寒時氣溫病;現代文獻研究
中圖分類號:R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707(2021)04-0014-06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1.04.00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Modern Research on Zhou Hou Bei Ji Fang
HE Jia-le, HE Pei-jun, SONG De-xin, FU Peng-yu, MA Qing-han, FU Shu-fei*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161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odern research literature of Zhou Hou Bei Ji Fang;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overview;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ollowing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based on Zhou Hou Bei Ji Fang. Methods Literature about Zhou Hou Bei Ji Fang in CNKI, Wanfang database, and VIP was retrieved. The retrieval time was up to 11th, Sep. 2020. The literature was analyzed from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literature, specific research contents (prescription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diseases and syndromes, and special treatment), and the correlation of emergency medical research. Results A total of 178 articles were included, and the overall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was on the rise. The journals containing more of these articles were Zhong Yao Cai, Shi Zhen Guo Yi Guo Yao, etc. The research scope of the literature covered all 8 volumes and 69 chapters of Zhou Hou Bei Ji Fang. The research topics focused on prescription (45 articles); the research on “sudden onset disease” and “febrile disease, seasonal qi and warm disease” was the most concerned; the treatment methods focused on partition moxibustion (24 articles), small splint fixation for fracture (16 articles), and acupuncture for abdominal drainage (15 articles). There were 94 articles related to emergency medicine in
基金項目:天津市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202010063010)
第一作者:何加樂,E-mail: hejiale9812@163.com
*通訊作者:付姝菲,E-mail: fushufei2012@163.com
Zhou Hou Bei Ji Fang. Their achievements in emergency medicine were outstanding. Modern researchers focused on emergency medicine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principles, methods, prescriptions and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scope of Zhou Hou Bei Ji Fang is expanding constantly, and the cont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is concerned. This clinical work needs further research and inheritance.
Key words: Zhou Hou Bei Ji Fang; emergency medicine; sudden onset disease; febrile disease, seasonal qi and warm disease; modern literature research
《肘后備急方》(原名《肘后救卒方》)為東晉醫家葛洪所著中醫方劑著作,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全書共8卷70個章節,系作者摘錄其所著《玉函方》中可供急救醫療、實用有效的單驗方及簡要灸法匯編而成。經梁代陶弘景增補錄方101首,改名《補闕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經金代楊用道摘取《證類本草》中的單方作為附方,名《附廣肘后方》,即現存《肘后備急方》,簡稱《肘后方》。
《肘后備急方》全面展現了葛洪的急癥診療經驗和學術特點,在我國醫療發展史上有著里程碑的意義。直至今日,該書同樣為現代醫學的研究和發展提供新思路。本文以《肘后備急方》相關文獻為研究對象,分析《肘后備急方》的研究現狀,為其相關研究的進一步開展提供思路和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與檢索策略
以“肘后備急方”or“肘后方”or“肘后救卒方”為主題,在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網)進行檢索。檢索時間截至2020年9月11日。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以《肘后備急方》為核心研究內容的醫藥科技類文獻,文獻類型為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及學位論文。排除綜述、新聞、科普知識及雷同文獻;重復文獻保留最先發表者。
1.3? 文獻篩選
應用Note Express 3.2.0文獻管理軟件進行去重篩選。4位研究者經過統一培訓后,根據納入與排除標準逐一閱讀文題和摘要,進行文獻篩選。
1.4? 數據庫建立
設計資料提取表,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16軟件建立《肘后備急方》現代文獻研究數據庫。由4位研究者對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進行信息提取,包括文獻基本信息(發表時間、期刊、基金情況等)、具體研究內容(方劑、中藥、病證、特殊治法)、急癥醫學研究相關性分析等。
2? 結果
共檢出文獻781篇,按納入與排除標準篩選后,最終納入178篇。
2.1? 發文時間分布
《肘后備急方》相關研究文獻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發表于《中級醫刊》[1],主要從成書背景、疾病認識及治療等方面介紹《肘后備急方》。1956-1987年,年均發文1篇;1988-2007年,年均發文3篇;2008-2019年,年均發文9篇;2020年截至9月11日,發文2篇。2016年發文量最高,為23篇,可能與2015年屠呦呦研究員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有關,提示《肘后備急方》相關內容日益受到重視。年發文量見圖1。
2.2? 文獻類型及發文期刊分布
納入的178篇文獻中包括期刊論文165篇,會議論文7篇,學位論文6篇。發文期刊共90種,其中,發文量≥5篇的期刊見表1。
2.3? 基金項目分析
178篇文獻中有基金支持的文獻75篇,占文獻總數的42.1%。按基金類型進行分類統計,國家級項目支持的文獻21篇,占28.0%。省級項目支持的文獻50篇,占66.7%;其中,廣東(30篇)、山東(6篇)、上海(5篇)是基金資助較為集中的省市。市級項目支持的文獻1篇,占1.3%;校級項目支持的文獻3篇,占4.0%。
2.4? 《肘后備急方》相關文獻涉及原著章節
對納入的178篇文獻所涉原著章節進行統計,除《肘后備急方·卷八·治牛馬六畜水谷疫癘諸病方第七十三》未涉及外,其余69個章節均有提及。相關研究文獻量≥21篇的原著章節見表2。
2.5? 《肘后備急方》相關文獻研究主題分析
178篇文獻按研究主題分為方藥(方劑、中藥)、病證、針灸、特殊治法、學術思想等6類,見表3。
2.6? 《肘后備急方》相關文獻對原著具體內容的研究
以方藥為研究主題的文獻共52篇(包括7篇多主題結合文獻),涉及原著方劑81首。發文量≥4篇的原著所載方劑見表4。方劑名稱多遵從原著方名,未命名方劑現代研究者則自擬方名,如《〈肘后備急方〉“龍牡遠茯湯”安神原理探析》[2],通過深入探析藥物配伍規律,分析其作用原理,為后續研究提供了思路。
蔥豉湯和黃連解毒湯的研究最受關注,蔥豉湯為《肘后備急方》首創,研究者主要從方劑組成、適應病證及葛洪學術思想等角度進行研究,如《蔥豉湯治療外感熱病初起探賾》[3],在分析蔥豉湯組成、適應證的同時,總結歷代醫家對蔥豉湯的運用情況。《肘后備急方》中只見黃連解毒湯組成而未見方名,但已明確劑量、煎服法及主治病證,研究者側重于黃連解毒湯的出處、劑量及藥物品種的考究,如《黃連解毒湯來源及用藥劑量換算的考證》[4]。
涉及《肘后備急方》原著所載藥物的文獻80篇,包括單味藥212味,選取研究頻次≥5次的藥物進行統計,見圖2。研究較多的藥物為青蒿、附子、巴豆、艾葉、常山、肉桂、蔥(包括生蔥、蔥白、蔥心)等。標題或關鍵詞含有原著所載藥物的文獻32篇,此類文獻以一類或單味藥物為中心,涉及藥物的來源考證、性味功效、主治病證及合理運用等內容,探究原著藥物的應用特色,如《〈肘后備急方〉對芳香藥物外治療法的貢獻》[5]、《〈肘后備急方〉中葛根應用經驗探析》[6];內容涉及原著所載藥物的文獻48篇,此類文章多以疾病診療為中心,涉及藥物運用情況,主要探究疾病治療的用藥特色,如《〈肘后備急方〉治腹水經驗探要》[7],總結《肘后備急方》治療腹水喜用葶藶利水消腫。
由相關藥物類研究文獻可見,研究原著用藥特點既可以藥物為中心,也可從病證診療等角度出發,全方位總結《肘后備急方》用藥規律。
涉及原著所載病證的文獻108篇,共涉及病證77種,各病證研究總頻次323次。其中,冠以“卒”類病證共31種,研究頻次166次。根據章節歸類統計,77種原著所載病證研究情況見表5。涉及病證以傷寒時氣溫病(22次)、卒霍亂(19次)、卒死尸蹶(18次)、中風(18次)、瘧(18次)、卒中沙虱毒(14次)為主。
除原著所載病證外,研究者多將《肘后備急方》所載病證與現代病證結合,涉及的現代病名有恙蟲病、狂犬病、肺結核、血吸蟲病、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腰椎間盤突出癥等,共63篇。可見,現代研究對《肘后備急方》中急癥醫學與傳染病學內容尤為重視。
涉及治療方法的文獻102篇,包括治療方法59種,研究總頻次265次,見表6。治療方法以隔物灸(24次)、骨折小夾板固定法(16次)、針刺腹部放水法(15次)、舌下給藥法(10次)、灌腸法(10次)、人工呼吸法(10次)等為主。隔物灸包括隔蒜灸、隔鹽灸、隔瓦甑灸、隔巴豆灸、隔面餅灸等13種,如《〈肘后備急方〉灸法運用特點探析》[8]、《〈肘后備急方〉灸法學術思想探析》[9]等,且認為隔物灸為《肘后備急方》首創[9]。隔物灸[10]、骨折小夾板固定法[11]、針刺腹部放水法[12]、舌下給藥法[13]、人工呼吸法[14]、鼻藥療法[15]、吹法[16]等多用于急癥救治。
2.7? 《肘后備急方》相關文獻的急癥醫學研究分析
本研究納入《肘后備急方》急癥醫學相關研究文獻94篇,主要從多主題結合(25篇)、針灸(19篇)、學術思想(15篇)、特殊治法(14篇)、方藥(13篇)、病證(8篇)等探析原著內容,總結《肘后備急方》在急癥醫學領域的貢獻及學術成就。
標題或關鍵詞中含有“急癥”“急救”的文獻18篇。如《〈肘后備急方〉所創舌下給藥對急癥治療的探討》[13];內容涉及急癥醫學的文獻82篇,如《〈肘后備急方〉溫法治療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思考》[17]。
通過整理18篇標題或關鍵詞中含有“急癥”“急救”的文獻發現,以急癥為中心的文獻有3種研究角度:⑴急癥治療方法類,9篇,此類文獻研究急癥治療方法,主要有外治法、鼻藥療法、舌下給藥、刺絡放血法及各種灸法。側重研究各種治療方法在急癥救治中的運用情況、注意事項及作用機制等。如《〈肘后備急方〉鼻藥療法對急癥治療的探討》[15]。⑵病證研究類,5篇,此類文獻研究的急癥有卒死類、耳鼻咽喉科、內科急癥等,從各類急癥出發,分析其病因病機、治法方藥及學術思想。在以病癥為中心的同時,亦涉及治療方法介紹和診治經驗總結。如《葛洪〈肘后備急方〉診治卒死類急癥經驗》[18]。⑶急癥診治特色總結類,4篇,此類文獻側重對《肘后備急方》中急癥辨治經驗、診治及臨床檢驗方法的探析,通過對急癥的病因病機、診斷、辨治等多方面研究,總結《肘后備急方》急癥辨治經驗和診療特色。如《〈肘后備急方〉急癥辨治經驗總結》[12]。
由以上分析可見,《肘后備急方》的急癥醫學內容備受關注。正如《肘后備急方》書名“備急”“救卒”皆指有備于卒急之時,救人于死者。全書70個章節以病證為章名,其中冠以“卒”字者達44章,如“救卒中惡死方第一”等;其余26章雖未見“卒”字,但病證多為急重癥,如“治中風諸急方第十九”等。可見原著急癥醫學成就突出,現代研究多以急癥醫學為中心,圍繞理、法、方、藥進行系統探析。
3? 討論
本研究通過跨庫收集資料,納入《肘后備急方》現代研究文獻178篇,提取關鍵信息,以分析文獻的研究主題、具體內容及急癥醫學相關性。通過分析發現,年度發文量總體呈上升趨勢,但2016年達最高發文量后,近4年有回落之勢。從研究章節分析,研究頻次較高的章節內容多屬“卒病”類急癥醫學范疇,提示《肘后備急方》在急癥醫學領域的突出成就與研究意義。
《肘后備急方》原著中以方藥和針灸為主要內容,均以病證為章名,并在疾病診療中創新諸法,充分展現葛洪的學術思想。從研究主題分析,現代研究者尊崇原著所載,圍繞方藥、針灸、病證、特殊治法、學術思想等主題深入挖掘,在認識疾病、組方用藥方面開拓新思路。方藥仍是研究的重點,方劑重視原著名方的考辨,藥物研究側重用藥規律探究或與疾病治療相結合。除此之外,現代研究對原著所載病證與特殊治法尤為重視,涉及原著所載病證的文獻共108篇,“卒病”類急癥與“傷寒時氣溫病”研究較多,著重探究原著創新諸法在疾病診療中的運用特點,并廣泛用于急癥救治。從急癥醫學相關性分析,涉及急癥醫學的文獻共94篇,在急癥治療方法、病證分析及診治特色總結方面的研究較為深入,充分展現了《肘后備急方》的急癥辨治特色與卓越成就。因此,現代研究可全面探析《肘后備急方》中急癥醫學內容的理法方藥特色與成就,以體現原著“備急”“救卒”之意,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4? 小結
正如《肘后備急方·葛洪肘后備急方序一》:“驗其方簡要易得,針灸分寸易曉,必可以救人于死者,為《肘后備急方》。”其所載方藥、針灸“簡便廉驗”,重視急救。因此,其方藥、針灸、急癥醫學內容備受研究者關注。但原著內容不僅限于此,原著病證、診療方法的記載亦是《肘后備急方》的價值所在。近年來《肘后備急方》相關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原著各章節、主題皆有涉及,亦有所側重,研究內容涵蓋理、法、方、藥等方面,研究角度與方法日益豐富,《肘后備急方》之精髓逐漸得以展現,并指導現代科研與臨床。
參考文獻
[1] 式平.介紹“肘后備急方”[J].中級醫刊,1956(7):63-64.
[2] 顏文強,張其成.《肘后備急方》“龍牡遠茯湯”安神原理探析[J].西部中醫藥,2018,31(8):36-38.
[3] 張翀,楊化冰,王平.蔥豉湯治療外感熱病初起探賾[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9,25(6):814-815.
[4] 司南,楊陽,王巍,等.黃連解毒湯來源及用藥劑量換算的考證[J].中國現代中藥,2012,14(2):31-33.
[5] 林慧,梅全喜.《肘后備急方》對芳香藥物外治療法的貢獻[J].中藥材,2015,38(6):1315-1318.
[6] 何慧玲,肖永芝.《肘后備急方》中葛根應用經驗探析[J].時珍國醫國藥,2018,29(2):397-398.
[7] 聶晶.《肘后備急方》治腹水經驗探要[J].江西中醫藥,1996(3):46.
[8] 李慶羚,馬強,李丹,等.《肘后備急方》灸法運用特點探析[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8,30(3):406-408.
[9] 周飛雄,柴鐵劬.《肘后備急方》灸法學術思想探析[J].上海針灸雜志,2005,24(12):46-47.
[10] 王聰,于冰,張永臣.葛洪《肘后備急方》灸法學術特點探析[J].吉林中醫藥,2016,36(6):639-642.
[11] 馬文禮.《肘后備急方》及治傷源流考[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7,26(2):57-58.
[12] 王麗慧.《肘后備急方》急癥辨治經驗總結[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8,14(10):727-728.
[13] 胡瑩,梅全喜.《肘后備急方》所創舌下給藥對急癥治療的探討[J].時珍國醫國藥,2015,26(8):1981-1983.
[14] 尹必武.淺論《肘后備急方》對中醫急癥診治的貢獻[J].中國中醫急癥,2000,9(1):37.
[15] 梅全喜,胡瑩,曾聰彥.《肘后備急方》鼻藥療法對急癥治療的探討[J].中藥材,2016,39(2):438-441.
[16] 王曉鵬,張乃方,李智鵬,等.《肘后備急方》“外治法”救治急癥拾遺[J].中國中醫急癥,2018,27(2):352-355.
[17] 劉孟,王忠良.《肘后備急方》溫法治療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思考[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43(3):257-261.
[18] 魏永明,劉小斌.葛洪《肘后備急方》診治卒死類急癥經驗[J].中醫文獻雜志,2014,32(6):5-7.
(收稿日期:2021-01-17)
(修回日期:2021-01-30;編輯: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