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林 保麗娟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高校圖書館采編人員需要業務轉型,以提高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質量。文章從采編業務外包發展趨勢、紙質圖書經費和借閱率下降趨勢、傳統采編數據不能滿足新時代讀者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采編人員業務轉型的必要性,并提出采訪及編目崗位合并、拓展并優化電子資源編目、提升學科資源服務、提升采編人員業務素質等策略,以提高并完善采編人員的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大數據時代讀者的文獻需求。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采編人員;業務轉型;大數據時代
中圖分類號:G253;G25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707(2021)04-0033-03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1.04.006???????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Discussion on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of Acquisition and Cataloging Personnel of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Big Data Era - Taking the Library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LI Qing-lin, BAO Li-juan*
(Library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it is necessary for acquisition and cataloging of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ersonnel to conduct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brary document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the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of acquisition and cataloging of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ersonne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velopment trend of acquisition and cataloging business outsourcing, the declining trend of paper book funds and borrowing rate, and the failure of traditional data acquisition and cataloging data to meet the needs of readers in the new era,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consolidation of interview and cataloging positions, expansion and optimization of electronic resource cataloging, improvement of subject resource service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acquisition and cataloging personnel, so as to raise and improve the work level and service quality of acquisition and cataloging personnel, to meet the literature needs of readers in big data era to the maximum extent.
Key words: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quisition and cataloging personnel;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big data era
基金項目:云南省科技廳——云南中醫藥大學應用基礎研究聯合專項[2018FF001(-032)]
第一作者:李清林,E-mail: 595049658@qq.com
*通訊作者:保麗娟,E-mail: 42643075@qq.com
圖書采編工作是高校圖書館業務工作中專業性較強的一項基礎工作,對圖書館資源建設及其利用有直接影響。在大數據時代,處理數據的能力不斷增強,數據整合形式愈發顯著,大數據應用領域不斷擴展,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發展與變革[1-2]。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文化信息中心,特別是擔負著圖書館專業書目數據建設的采編工作人員,必須面對業務工作轉型或角色轉變的發展現狀。
1? 高校圖書館采編人員業務轉型的必要性
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的采訪資源類型、采訪平臺、采編業務數據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圖書館采編人員需適應大數據時代帶來的發展變化,工作重心須轉移、角色需轉變。
1.1? 采編業務外包模式快速發展
在大數據時代,圖書館采編業務外包模式發展越來越好,技術手段不斷成熟。采編業務外包確實給圖書館帶來節約采購成本、降低圖書館人力資源、提高采編效率、確保新書及時上架流通等優勢,因此,國內高校圖書館普遍采用采編業務外包模式。過去,高校圖書館只把編目業務外包給相應的數據庫商或中標書商,編目人員做相應的數據審核工作。但在大數據時代,隨著大數據應用領域不斷擴展,眾多數據可免費獲取,促使編目外包公司或書商編目數據中心獲取及處理數據的能力不斷增強,技術手段不斷成熟。譬如,某中標書商工作人員在加工、處理某高校圖書館編目數據工作過程中,獲悉了該校圖書館的館藏特點、采購模式、專業配置等詳細信息,依據獲得的相關信息,準確掌握該圖書館的采訪工作流程,并能快速融入圖書館采訪業務工作中,協助采訪人員做相應的采訪數據查重、生成訂單等工作。這樣,一方面提高了該校圖書館采訪人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促使采編業務工作越來越依賴于業務成熟、可靠的業務外包公司。采編人員意識到自己在圖書館的核心能力漸失、崗位工作面臨危機。
1.2? 紙質圖書經費、借閱率逐年下降
“互聯網+”和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傳統服務需求不斷下降,高校圖書館紙質圖書借閱量呈逐年下降趨勢。以云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本館”)為例,筆者統計了近三年(2017-2019年)館內紙質圖書借閱情況,分別為5.9萬、5.4萬和4.9萬余冊。究其原因發現,大數據環境下讀者越來越適應無紙化閱讀,數字化、碎片化閱讀已成為讀者的閱讀習慣,他們早已習慣通過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等電子終端設備進行文獻查詢和書籍閱讀。圖書館為了滿足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行為需求,在每年的文獻資源購置預算中,逐年提高數字資源的購置比例,紙質資源購置經費逐年下降。近年來,高校圖書館每年超過50%的經費用于數字資源的采購,圖書館在電子書上的經費投入超過了紙質書[3-4]。因此,高校圖書館傳統的采編業務逐漸萎縮,價值功能逐漸喪失。
1.3? 傳統采編數據不適應新時代讀者需求
數字資源的發展、更新較快,數據挖掘技術快速發展,但國內沒有統一標準的數字資源編目規則。從事電子資源編目的圖書館并不多,只有技術實力雄厚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圖書館從事電子資源編目,但其編目數據多樣,沒有統一的標準[5]。以本館為例,采編部編目主要以傳統紙質文獻為主,未對電子資源、網絡資源進行規范、有效地編目,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讀者查找文獻資源的效果,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此外,采編人員在進行紙電圖書同步采購時,由于技術有限,只能對紙版圖書進行編目,對同種圖書的電子版不做可提供檢索的編目,在圖書館聯機公共目錄查詢系統(OPAC)中不能提示紙電圖書同步信息,影響了讀者獲取文獻的途徑,不能適應讀者文獻借閱需求。為滿足新時代讀者文獻服務需求,采編人員亟需深刻反思自己的業務工作內容,必須走適應大數據時代讀者文獻信息需求的業務轉型之路。
2? 高校圖書館采編業務轉型策略
2.1? 采訪及編目崗位合并
近年來,高校圖書館采訪和編目工作實行部分業務外包,采訪和編目崗位業務逐漸萎縮。同時,在網絡環境、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訪與編目業務體現出較強的集成性,二者的業務交叉和協同運作趨勢在增強[6]。為適應新環境變化,建議高校圖書館采訪和編目崗位合并,實行統采聯編。要求文獻采訪人員熟練掌握編目技術,這樣,采訪人員在采訪文獻時采用規范的采訪數據,可以提高編目人員的工作效率;編目人員通過了解采訪文獻的流程,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參與文獻查重和訂購工作,可以降低采訪人員的工作量,實現采訪和編目協同運作。采編崗位合并,可以使采編人員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采編數據審核工作中,探究讀者借閱圖書喜好或檢索需求,不斷改進或完善館藏結構和書目數據庫。通過兩者的相互監督、相互學習,促進圖書館文獻采購質量,提升編目業務水平,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文獻檢索需求。
2.2? 拓展并優化電子資源編目
在大數據時代,電子化資源、數字化信息快速增長,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種類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使高校圖書館資源具有類型多樣、數據量龐大等特點,改變了圖書館信息資源組織、加工、利用及傳播方式[7-8],也對從事此項工作的圖書采編人員提出了較高的崗位技能要求。目前,在國內沒有統一電子資源編目標準的前提下,采編人員應主動學習并借鑒國內實力較強圖書館對電子資源編目的辦法,從讀者能夠便捷獲取電子資源的角度,制定適宜本館的電子資源編目標準,對海量電子資源進行篩選、整理并有效編目,而不是對此類資源放置不編,出現館內有相應電子資源,但讀者無法獲取的尷尬局面。因此,在海量電子資源激增的環境下,只有通過采編人員不斷學習、創新,對電子資源進行科學、規范、合理地整合及編目,將電子資源的書目信息有效揭示于OPAC系統中,讀者才能有效獲取目標資源,提高讀者的檢索效率,適應新時代讀者的信息檢索需求。
2.3? 提升學科資源服務
在大數據環境下,國內較多圖書館紙質圖書借閱率下降,采購經費逐年下降,采編人員崗位業務有待轉型。同時,圖書館亟須培養專業團隊從事大數據挖掘、組織、整理、加工等工作。采編人員長期從事專業的圖書采訪、編目等,具有經驗豐富的數據處理能力,掌握圖書館最重要、最核心的大數據——書目數據[9],熟悉館藏資源,應依據自己的優勢轉換研究領域。在完成日常圖書采購、分編工作之余,將更多時間及精力投入到數據挖掘及整合工作中,如館藏數據庫維護、古籍數據庫建設、名醫庫建設、捐贈庫建設、特色數據庫建設等。本館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實施相關數據庫建設工作,重點學科專庫建設是第一步,接下來將進行捐贈庫、名醫庫、校友庫等建設,并將此項工作納入采編部日常工作,促進采編部工作向多元型、學科型、服務型發展,提升學科資源服務水平。
2.4? 提升采編人員業務素質
采編人員不能僅滿足于現有的業務技能,必須加強崗位學習和實踐鍛煉,從思想上轉變工作觀念,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技能,主動適應線上采購、線上編目等模式,適應大數據環境下的圖書采編特點,實現采編工作的遠程化辦公,高質量完成年度新書采購任務。同時,采編人員通過各種培訓、自學等途徑,提高處理應急突發事件能力。在2020年初突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下,各種采購業務只能在線上完成,國內大型館配商為應對此次疫情,也策劃了線上采訪模式,并贏得圖書館及出版社的贊許。所以,采編人員只有快速融入新的采購模式,積極主動地參與館配商策劃的線上館配訂貨會,才能高效完成年度采購任務,并在線上完成所采購圖書的編目業務工作。由此可見,采編人員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掌握新技術,轉變工作觀念,才能適應新的線上采編業務,提高處理應急突發事件能力,高效高質量完成文獻資源建設工作。
3? 小結
圖書采編工作是高校圖書館一項基礎性工作,其工作水平和業務質量直接影響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質量及讀者使用滿意度。面臨紛繁復雜的大數據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采編人員為更好地做好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滿足讀者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的文獻信息需求,其服務意識、工作內容、崗位目標亟須轉型,工作能力、信息組織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亟待提高,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定位,并提高采編人員在高校圖書館中的地位和價值體現。
參考文獻
[1] 本刊編輯部.汪玉凱:大數據時代的四大特征及政府大數據戰略實施中的難點分析[J].信息化建設,2017(7):11-13.
[2] 劉芳.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
[3] 朱強.國外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及其啟示[J].國家圖書館學刊, 2015(5):12-15.
[4] 王波,吳漢華,姚曉霞,等.2015年高校圖書館發展概況[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7,37(1):4-16.
[5] 汪初蕓,蘇建華.圖書館電子資源編目研究進展分析[J].現代情報, 2016,36(4):134-136.
[6] 潘明茜.互聯網時代圖書館文獻采訪與編目業務協同運作策略探討[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9,43(1):29-32.
[7] 邱慶蓉.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編目工作的幾點思考[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40(1):69-70,82.
[8] 劉晶.大數據環境下醫學數字圖書館特色資源共享平臺構建[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20,44(2):26-29.
[9] 李恬.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編目員數據素養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9,37(2):29-33.
(收稿日期:2020-08-04)
(修回日期:2020-08-26;編輯: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