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登峰
作為新時代的教育管理者,必須深刻認識到學校管理是一項常新的系統工程,必須要以先進的理念、科學的治理、國際的視野、跨界的思維謀劃和實踐,構建適合學校發展的現代化治理體系,營造適合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環境氛圍,創造適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空間和資源。同時,要處理好學校教育主導與主體、理念與實踐、管理與服務等關系,精準施策、科學管理、提升質量,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
促進黨建工作與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單純離開教學去抓黨建,黨建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須將黨建與教學工作密切結合起來。基于此,學校黨建工作必須堅持立德樹人,精準定位、主動參與,引領并服務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學校創造性地開展了“崗位責任亮清單,崗位服務亮對象,崗位示范亮業績”的黨員“三崗三亮”工作模式。
黨員做德育教育的主力軍。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學生的教育教師是關鍵,思想是首要,不論是學生管理者還是任課教師,都應該是學生思想道德的領路人。學校黨員教師樹立立德樹人的工作理念,參與德育管理,創新德育微評價,傳承紅色基因,引導學生童心向黨,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黨員做課堂改革的開拓者。黨員應做到政治站位高、工作能力強、業務素質好,積極參與課題研究、課程開發和課外拓展活動,帶頭講示范課、公開課和研究課,使黨員的黨性和專業性相得益彰。學校定期開展了黨員教師微課大賽、教育案例征集、優秀黨課教案評選等一系列活動,激發黨員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增強黨員身份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使教學業務與黨建工作深入融合。
黨員做職業價值的風向標。職業價值觀直接決定著黨員教師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工作態度和精神狀態。因此,黨員教師必須合理調適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提升師德師風水準。黨員教師作為教師隊伍的先進分子,需要有更出色的工作能力、更積極的工作態度和更能吃苦和奉獻的精神,主動策劃和參與道德講堂、師德論壇和法治論壇等活動。
黨員做留守兒童的知心人。一個黨員就是一個中心點,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以黨員為標桿是我們行動的指南。學校每位黨員點對點幫扶留守兒童,為留守兒童提供學習輔導、讀書交流、防疫教育、愛心陪伴、心理關愛、身體鍛煉等豐富多樣的“營養餐”。同時,黨員教師對留守兒童的品德修養、學業水平、行為習慣、家庭環境、生活狀況、興趣愛好應進行跟蹤管理,關心幫扶,成為留守兒童的“引路人”和“知心人”。
學校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融合案例思維導圖:
學校黨建工作行動指南 —— 三崗三亮責任清單、服務清單、業績清單 —— 黨支部點對點的指導監管 —— 黨員評價、診斷、公示(對黨員的評價由黨支部、德育處、教務處、教研處聯合考評)—— 重新制定責任、服務、業績清單
促進先進理念與辦學實踐的有效融合
辦學理念是指一種理性認識和價值追求、是辦學理想的特殊表達、是學校精神的“內核”。校長的辦學理念確立以后,要潛心研究如何實踐辦學理念,要分析實際、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補充、不斷完善,最終達到提升團隊素養,形成實踐經驗,彰顯辦學成果,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以先進的理念引路。學校要不斷審視辦學理念,努力實施文化立校,質量強校,形成學校科學的治理體系,積極探索辦學理念實施的路徑、策略和方法。學校提出了“以教育之美麗追尋美麗教育”的辦學理念,形成了以淳美德育為載體的“根”文化,以怡美課堂為載體的“智”文化,以慧美教師為載體的“長”文化,以健美活動為載體的“善”文化,以和美校園為載體的“和”文化。
以專業的團隊引領。落實學校辦學理念關鍵是要打造優秀的專業管理團隊,堅持問題導向,提升執行力和育人水平。學校的頂層決策管理團隊從經驗管理轉型為文化管理;名師管理團隊從落實執行轉型為創新引領,打造教研共同體;德育管理團隊從千人一面轉型為差異發展,促進學生自由成長;服務管理團隊從平安校園轉型生態校園建設,開展伴讀分享、心理關愛、生命教育等微改革行動,以微改革推動大變化。
以深度的實踐提質。有了先進的辦學理念,優秀的管理團隊,關鍵就是要實踐、創新。學校課堂綜合改革有德育滲透,有德育特色,有德育研究,有德育拓展;課程研究以“語文主題學習”為重點,注重閱讀教學研究和語文要素的落地,以及群讀類學、課外閱讀推廣、項目式學習、戰“疫”公開課、教育故事和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成效顯著;學校讀書社團、書畫社團、合唱社團、球類社團活動有聲有色,助力教師專業發展和健康發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以示范和輻射提位。質量是學校工作的核心競爭力,是生命線,也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校聚焦教育公平,堅持輻射共進,充分發揮示范學校的引領作用和省名師的帶頭作用,真正讓城鄉孩子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聚焦科研引領,堅持課題研究,形成了語文主題學習特色;聚焦核心素養,堅持閱讀推廣,利用各種資源平臺和公益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學校質量提升了,才能吸引優秀教師和優質生源。
學校辦學理念與實踐探索融合案例思維導圖:
確立辦學理念 —— 階段性規劃(校委會提出、部門研討、全員執行) —— 學校年度目標 —— 部門體系構建、執行 —— 執行考核方案 —— 提交教代會評審 —— 提出改進性報告
實現管理水平與服務能力的有效融合
學校管理就是要構建現代化學校治理體系,激發人最大的善意。校務就是服務、領導就是領責、干部就是干事,提升服務能力對于構建現代化學校治理體系,提升學校治理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校以《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為抓手,對標研判,依標整改,有案例場景,有評價體系,有服務團隊,有管理成效。
強化服務意識扛責任。學校管理工作面向全體教職工以及各部門,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各環節溝通的橋梁,每一項工作安排都直接關系到教職工的切身利益,如工資福利、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等。學校領導干部要把責任扛在肩上,把教師裝在心中,擺正位置,放平心態,撲下身子,下沉到最需要支持和服務的教學一線中去。
瞄準服務目標列清單。在學校工作中,干部為教師服務,搭建專業成長平臺;教師為學生服務,為每個學生創造適合自己的教育;后勤為前勤服務,提供優質的教育教學保障;學校為教師、家長和社會服務。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要給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課”,學校要努力服務好家長,實現家校共融、共進,共同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提升服務能力創業績。學校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轉變服務觀念,創新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管理服務機制,逐步達到學校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和精細化,為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和總體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對于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學校堅持問題導向,形成了擬解決的問題、價值理念、解決方案、實踐案例和成果創新的閉環解決體系。
營造服務環境樹品牌。學校服務社會,為社會培養人才奠定基礎,社會也有支持學校的責任,學校應該積極借助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主動作為。學校通過向公益組織、企業組織、社區組織、主管部門、政法部門和衛生部門爭取支持,為學校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通過開展校企合作、校所合作、校警合作,進一步提升辦學質量,創立學校的教育品牌。
學校管理決策與服務執行融合案例思維導圖:
學習政策、精神 —— 明確工作目標、任務 —— 形成決策方案 —— 組建服務團隊 —— 落實服務保障 —— 列出問題清單 —— 合力攻堅解決 —— 問題銷號
學校工作容量大、關聯多、要求高,既有專業特點,又有社會屬性。作為學校管理者,必須謀劃大局,依靠大家,做出業績;必須有明確的理念,清晰的思維,科學的管理,定準基點,突出重點,把握節點;必須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教育公平,以質量公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健康發展;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深化認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把學校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