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培勝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人生價值觀、情感價值觀塑造的重要階段,學校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在各項教育活動中滲透德育,把建設大德育格局,激發大德、大愛、大情懷作為教育本位,在課程教學、文化模式、實施辦法、評價策略等方面加強創新,把立德樹人貫徹落實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文章主要對農村學校有效開展孝雅教育進行探究。
關鍵詞:德育;孝雅;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4-0143-02
“孝”屬于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雅”屬于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標尺,在小學德育工作中,教師要注重孝雅教育的融入。在德育中,不要只把孝雅掛在嘴邊,而是要放在心里、體現在行動上,做到愛親人、愛父母、愛自己、尊重他人,這樣才能成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一、農村學校開展孝雅教育的意義
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在小學教育工作中融入孝雅教育,能夠讓學生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擁有一顆責任之心、感恩之心,做到情趣高雅、舉止文明、行為規范。孝是親情之花,雅是心靈之蕊,孝雅教育是一股不會枯竭的清泉,將其融入到小學德育工作中,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健康、文明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影響會讓他們一生受益。因此,在小學教育工作中開展孝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孝雅是一體的,學生在接受孝的熏陶過程中,他們的雅也會隨之而來。而讓學生達到情趣高雅、談吐儒雅、舉止文雅,是德育的終極目標,也是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根本。
二、農村學校有效開展孝雅教育的策略
1.開發孝雅校本教材內容
要想讓孝雅教育活動順利地開展下去,需要一定的校本教材作為重要支撐。低年級學生的校本教材內容要把“雅行”作為核心主題,中間要包含“社區雅”“家庭雅”“校園雅”等相關內容。而且在校本教材的內容編排中,需要滿足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發展需求,注重讓學生遵守日常的文明禮儀、行為規范,讓學生在社區做一個好公民,在家里做一個好孩子,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對于中高年級學生要設定“孝文化”為主題內容的校本教材,其中可以有綜合實踐活動、感人故事、古今典故等內容,讓學生能夠學會感恩生活中的一切,做到傳孝、行孝、學孝,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學生。除此之外,學校需要鼓勵各學科教師自主、積極地投入到校本教材研究中,因為教師是和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只有他們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心理需求、行為需求。而且他們研究出來的孝雅教育校本教材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孝雅教育效果。
2.構建孝雅校園文化氛圍
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學校一定要注重融入孝雅文化,構建濃厚的孝雅校園文化氛圍,彰顯文化育人理念,展現出“以德育人,以人為本”的校園風貌。學校可以著重在教室、櫥窗、走廊、墻壁多布置一些“孝教育文化”“雅教育文化”內容,可以是詩詞歌賦、名人警句,也可以是古今圖畫。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還可以設立“孝雅大廳”,讓孝雅文化理念深深融入學生的內心,進而影響學生的行為舉止、思想意識。學校要定期舉辦一些孝雅文化活動,選舉“孝雅教師”“孝雅學生”等,并在公告欄中附加一些“教師風采”“孝雅學生”“孝雅班級”等內容。創建優質的孝雅空間,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能達到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碰撞學生心靈、啟迪學生人生智慧的目的。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優秀榜樣,要做到言行和藹、談吐大方,穿著要得體、大方、簡潔,以此來感染和影響學生。在各項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多引入一些孝文化,讓學生對孝文化內容有更多的了解。同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案例,引導學生成為一個感恩、孝順的人。
3.在各學科教育活動中滲透孝雅文化
在小學德育工作中滲透孝文化、雅文化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去“學孝”“學雅”,僅僅憑借一兩節德育活動、主題班級活動是起不到一定作用的。因此,學校要在各學科教育活動中滲透孝雅文化,讓各學科教學活動成為踐行孝雅教育的重要渠道,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刻理解孝的內涵、雅的做法。小學思想品德是一門育人功能非常強的學科,教師要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孝雅教育素材,讓學生通過學習偉人的孝雅事跡、孝雅故事,全面、深刻學習和踐行孝雅文化。小學語文也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其中包含一些故事和文言文,可以作為滲透孝雅文化的重要載體。每個人都是孝雅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也是孝雅教育工作中的示范者,學校需要在各學科常規考評中融入孝雅教育內容,以此來提高各科教師參與孝雅教育的自主性與積極性,讓孝雅教育工作順利實施,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成為一個有孝心、有道德的接班人。
4.在常規渠道中培養學生孝雅習慣
學校在日常教育的行為規范管理活動中,一定要全面抓不文明的思想、行為,把“踐行孝雅教育”作為核心內容,如用好餐、做好操、唱好歌、寫好字、說好話、理好容、行好禮等。學校可以設定“校園小警察”,以此來監督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真實生活現狀,對學生的不文明行為積極教導,讓他們意識到自身行為舉止是不正確的,從而規范自身的言談舉止。在安全管理活動中,學校也要落實孝雅文化教育,讓學生不追逐打鬧,在課堂上不大喊大叫,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監督、管理,讓學生放學有序排隊。雖然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能夠對學生的行為規范有著較強的約束作用。除此之外,學校還需要在各項活動中讓學生理解孝雅美德,通過講解孝雅故事、演繹孝雅作品、演唱孝雅歌曲,讓學生樹立“我行孝,我驕傲”的思想理念,時刻監督身邊人的言行舉止。學校還應鼓勵學生家長等參與到孝雅教育活動中,讓學生家長也能夠擁有孝雅教育意識,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不斷引入孝雅教育。這樣,學生在校園生活、家庭生活中都能夠接受孝雅教育的熏陶,使孝雅教育落實到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5.積極落實孝雅教育實踐活動
在小學孝雅教育工作中,只有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讓學生理解、記憶孝雅文化,真正成為一名有孝心、有良好品德的好孩子。首先,學校要積極舉行“知孝行孝,知雅行雅”的實踐主題活動。如可以讓學生講解一些慈孝書籍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做一件慈孝小事,使他們都能融入到行孝、行雅活動中。教師也要定期開展“行孝行雅”的主題班會活動,通過演唱孝雅歌曲、誦讀孝雅文章,從思想、實踐中滲透孝雅教育。其次,教師要定期舉行一些“孝雅感恩”主題活動。如在春節引導學生感悟親情的美,在三月份引導學生感悟雷鋒行為的美,在四月份的清明節掃墓活動中感悟烈士、英雄的美,在五月份的勞動節中感悟勞動的美,在實踐活動中讓他們學習孝雅文化,端正自己的思想、行為。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的孝雅教育活動中,學校不僅要引導學生知孝、知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行孝、行雅。學校應為開展孝雅教育活動奠定穩固的基礎,如孝雅校本教材的研究、孝雅課堂活動的滲透、主題實踐活動的舉辦、光榮人物的激勵,這些都能夠成為孝雅教育活動實施的載體。同時,學校要鼓勵教師、學生自主參與到孝雅教育活動中,在思想、行為上熏陶、感染師生,進而引導學生做一個好學生、好孩子,擁有一顆感恩之心、行善之心,進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成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許艷玲.小學德育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及其滲透[J].教學與管理,2017(05).
[2]閆闖,鄭航.小學德育教科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嬗變——以四套人教版小學德育教科書為文本[J].課程·教材·教法,2015(10).
[3]孫彩平.小學德育教材中兒童德育境遇的轉變及其倫理困境[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