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蘭
摘 要: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節奏訓練。節奏訓練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基于教學對象的差異性,在不同的年級要有不同的教學措施。文章基于音樂教學經驗,探討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論述節奏訓練的重要意義,重點探討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音樂教學;節奏訓練;重要性;意義;措施;音樂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4-0140-03
音樂不僅能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素質,還有助于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在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教師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訓練學生音樂節奏時,教師應形象直觀地講解音樂節奏的含義,加深學生對音樂節奏的理解。要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在交流中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節奏的技巧。教師還可以利用游戲或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節奏訓練。教學經驗表明,教師在音樂教學中不能忽視音樂節奏訓練,需要認真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更好地訓練學生的音樂節奏,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本文結合教學經驗,從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重要性出發,論述音樂節奏訓練對音樂教育的意義,探討節奏訓練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以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一、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重要性
音樂中音節的長短、強弱和規律的結合組成節奏,節奏訓練是音樂教學中的基礎。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好的音樂節奏,學生就難以形成一定的音樂創新能力。當前,國內音樂教材大多引進國外的音樂節奏訓練理論,再融入一定的訓練方式。音樂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靈活運用。比如,可以用體態、律動、鼓聲等多種方式進行節奏訓練。
二、節奏訓練對于音樂教育的意義
一直以來,部分音樂教師不重視音樂教學,平時的音樂課都讓給其他學科,真正自己上課的時間少之又少,因此在音樂課上節奏訓練往往是難以實施的。作為新時代的音樂教師,要重視音樂教育,重視音樂節奏訓練,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1.增強學生的節奏感
節奏感是音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即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從節奏變化去理解音樂變化,也就是所謂的音樂節奏感知能力。例如,在四年級《土風舞》的教學中,教師可先以《土風舞》作為背景音樂,跟著音樂節奏朗讀歌詞,引導學生聽辨歌曲中的切分節奏,再用聲勢律動拍出切分節奏,接著讓學生進行模仿。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可由慢到快、由易到難,讓音樂節奏訓練得以水到渠成。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對象的需要,提供不同難度與訓練力度的音樂節奏訓練,能讓學生在音樂識譜中整體把握音樂學習進度,提升學生音樂理解能力,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
2.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
對于很多初學音樂的學生而言,剛開始學習音樂樂譜時覺得很枯燥、無聊。而隨著音樂節奏訓練的開展,學生能感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并不斷提高音樂技能。例如,在低年級音樂節奏訓練中,教師可采用四種節奏型,在身體的某個部位上拍打節奏。××拍左右肩膀、×××拍手掌、××××跺腳、×—拍胯,要求學生能聽辨出教師彈奏的是哪個部位的節奏,并在身體的某部位拍打節奏。要想讓學生掌握音樂節奏,在音樂節奏中提升音樂素養,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的內涵。
3.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
要想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就要對學生進行專業化訓練。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從節奏開始對學生進行專業化訓練。剛開始的節奏訓練可通過拍打身體或模仿一些自然界的聲音,從簡單的節奏開始,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逐步加深對音樂節奏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例如,馬路上喧囂的汽笛聲、水龍頭的流水聲、菜市場的叫賣聲、大自然中的蟲鳴鳥叫聲、村莊里雞鳴狗叫聲、機器轟鳴聲……這些聲音伴隨著人們的生活,富有節奏感。教師可有效利用這些富有節奏感的聲音,開展節奏訓練。
三、節奏訓練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要想提高音樂節奏訓練質量,教師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措施,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1.正確理解音樂節奏,確定適合的學習方法
節奏是通過聲音呈現出有規律變化的過程,在節奏的變化下,人們可以探究聲音蘊含的意義。大自然展現生命的方式與節奏存在著密切聯系,河水流動的聲音具有節奏,風吹動樹葉的聲音具有節奏,這說明大自然生命具有節奏特點。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將易于學生理解的內容融入其中,使學生在接觸貼近實際生活的內容中,正確理解音樂節奏。此外,教師應將節奏訓練與教學內容有效融合,在教學中向學生展示最簡單的節奏,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節奏訓練,使學生產生節奏意識,在音樂的帶動下逐步形成節奏意識。在意識的指引下,學生身體會處于節奏性變化狀態,在節奏性變化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音樂內容。學生展現出的節奏特點,是其音樂潛能的體現,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音樂潛能,開展個性化的教學,為學生在音樂領域的發展創造空間。
以湘藝版音樂一年級上冊《歡迎你》一課為例,本節課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學會模仿拍打四分節奏和二八節奏,能表達聆聽音樂后的感受。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能跟隨音樂演唱《歡迎你》,在演唱過程中體驗音樂節奏的樂趣,感受音樂的魅力。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在導入環節可介紹四分節奏型和二八節奏型的相關知識,向學生展示節奏的表演方式。學生要進行模仿,通過模仿有效訓練音樂節奏,并且在集體演唱歌曲中,增強演唱樂趣。在集體演唱的帶動下,學生可以逐步形成節奏感,并借助節奏有效控制演唱過程,提高音樂表現能力。
2.有效的交流溝通,用節奏引導學生學好音樂
根據新課程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在音樂課堂上訓練學生的節奏,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掌握學生的情況,結合實際情況,用節奏引導學生學好音樂。在與學生交流溝通時,教師應告訴學生在演唱歌曲時,會在演唱中同時進行節奏演示,讓學生在節奏的變化下,掌握音樂的變化過程。學生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會明確音樂學習以及節奏訓練的目標。在實際演唱歌曲以及節奏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共同進行演唱以及節奏訓練,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可以使音樂節奏訓練有序地進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