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是我國的主栽果樹,很多地區都有種植。在桃樹種植管理過程中,常出現各種病蟲害,輕則危害果樹健康,重則導致落果、果樹死亡等。比如桃樹縮葉病,危害重對果樹也有很大的影響,具體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桃樹縮葉病主要危害的是果樹幼嫩器官,如葉片、嫩梢、花及果實等。但主要的還是危害葉片,具體癥狀不同部位表現不同,葉片常在剛長出的時候危害,導致葉片呈卷曲狀,呈現淡黃色至紅褐色,繼續加重則會萌生一層灰白色粉狀物,之后病葉干枯脫落。
桃樹縮葉病在危害植株嫩梢枝梢時,受害枝梢會呈黃綠色,嚴重枝梢生長停滯,枝干逐漸干枯死亡。桃樹花以及幼果受到縮葉病危害話,初期就會脫落,因此很難發現。但細心觀察會發現收到危害的花比正常的大,而果實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逐步呈現黃色至紅褐色的塊狀病斑,后期表現為形狀不規則的畸形果。
桃樹縮葉病發生主要為氣候環境,栽培管理,品種差異等,桃樹縮葉病病菌最適宜萌發溫度是10~30℃,其中以10~16℃最為適宜。溫度低時桃樹容易遭受縮葉病侵染,除此之外,桃樹縮葉病的發病還與濕度環境有關,調查發現江河、湖畔周邊地區以及地勢低洼潮濕的產區,此種病害發生比較嚴重且頻繁,而那些干旱少雨的地區則很少發生此種病害。
另外桃樹栽培不當也會出現這個病害,若是栽培管理粗放,新稍大面積萌發,果園郁閉,通風透光不良的果園往往發病比較嚴重。其次,幼齡果園往往會因為植株組織嬌嫩,新發枝梢多,特別容易感染此種病害。
最后此病害的危害還跟品種有關,早熟品種的桃樹發病比較嚴重,而中晚熟品種則發病較輕。比如金桃、愛爾巴特以及傳十郎等品種就屬于易感病品種;而蟠桃、福魯柯士美依等品種就屬于不易感染此病的品種。
3.1 栽植品種
應該根據桃樹縮葉病的發病規律以及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選擇最適宜當地定植的品種。比如環境潮濕、春季桃樹抽葉氣溫高的地區就應該選擇抗性較強的品種,像蟠桃、雨花露,切忌定植水蜜桃類的品種。
3.2 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方面,應該重點關注桃樹掛果期防治,及時做好土肥水管理以及整形修剪工作,通過充足的肥水供應以及科學合理的修剪,培育健壯或中庸樹勢,進而增加樹體抵抗力。
3.3 藥劑防治
桃樹花芽露紅而未展開前是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噴1次2~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1∶100波爾多液,或30%堿式硫酸銅膠懸劑200~300倍液,消滅樹上越冬病菌的效果很好,能控制初侵染的發生。發病嚴重或遇到持續冷涼多雨天氣,再噴1次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強防治效果。重病桃樹,棄果保葉。全部摘除果實和病葉,深埋或帶到園外焚燒。選用代森錳鋅600倍液加葉面肥磷酸二氫鉀1‰~3‰、尿素1‰~3‰,每隔1~2周噴1次,噴2~3次即可控制住。此外,需要增施肥料,促進樹勢恢復。桃樹縮葉病的侵染時期主要集中在早春時節,后期幾乎不進行侵染。所以我們要抓住重點時期進行防治,對于桃樹縮葉病來說主要在生長季節的3~6月份,噴施2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者 1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以此進行防治。
作者簡介:劉永利(1973-),男,本科,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果樹技術及農業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