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瀛瀛
森林是獨立的生態系統,其具有多樣化的物種和種群結果,是寶貴的生物資源和基因資源寶庫,同時保障了農業、畜牧業的高效發展。但是近年全球森林資源急劇下降,使森林資源面臨著重大危機。目前,我國的森林病蟲害發生的概率是全球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發生面積約800萬公頂,減少林木蓄積量1700萬立方米,森林病蟲害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林場發展。所以我們必須加強災害的防治工作,更好解決因森林病蟲害引發的系列問題。
森林雖然看起來像健壯的成年人,但是本質上屬于脆弱的孩子,只要有病蟲害在森林中蔓延,那么短時間內森林就會遭到全面侵害。所以就需要基層防治人員及時發現與診斷森林病蟲害,倘若沒有及時發現或者遇到的病蟲害超出經驗范圍,就會導致森林病蟲泛濫。如下是森林病蟲害預測及方法的分析。
1.1 發生期預測
對有害蟲的卵、蛹、成蟲等某一蟲態或蟲齡出現或發生的初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進行預測屬于發生期預測。其方法主要有:(1)有效積溫預測法。該方法是指昆蟲在生長發育期間,需要依靠外界的熱量才可以完成該階段的生長發育,其每個階段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總熱量是一個常數。(2)物候預測法。該方法主要是根據,害蟲某個蟲態的出現期往往與其它生物某個發育階段同時出現的這層關系,對害蟲某一蟲態或發育階段的出現進行預測。
1.2 發生量預測
發生量預測是對害蟲可能發生的數量或蟲口密度進行預測,了解是否有大量發生的趨勢和是否會達到防治指標,其方法為:(1)有效蟲口基數預測法。該方法簡單明了,可直接從表面發現規律,并得出害蟲發生數量的變化與前一階段的基數有關。如果前一階段的基數變小,則會直接影響下一階段發生數量變少;如果前一階段的基數變大,則會直接影響下一階段發生數量變多。因此,可以用該方法,預測下一時期蟲口基數。(2)氣候圖及氣候指標預測法。昆蟲屬于變溫動物,其種類較多,形態各異,并且溫度的高低也會影響種群數量的變化。所以,人們可以利用氣候與昆蟲的關系對其發生量進行預測。(3)生命表預測法。該方法是根據昆蟲生命表來確認,不同致死因子對昆蟲種群數量變化的作用,并再其中找到影響因子,進而根據昆蟲的死亡率和生存率大致估計種群未來的的消長趨勢。
2.1 合理經營森林
任何防治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合理經營森林,只有合理經營森林,才能保護森林生態平衡。如果不重視森林經營方式,并且在經營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及時解決,就會導致森林害蟲問題加重,進而破壞森林系統平衡。舉個例子,修剪樹枝時,不可過多修剪,也不可過少修剪。樹枝修剪過多,不單單會破壞樹木自身的光合作用,而且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也會導致水分大量流失。所以,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森林經營與管理,廣招大量專業能力較強的技術人才,從根本上提升整個森林經營管理的水平與素質。
2.2 加強保護害蟲天敵
如何有效消滅害蟲,加強對害蟲天敵的保護與管理是尤為重要的。在森林生態系統這個大食物鏈中,有很多以害蟲為食的生物,就是因為這些生物的存在,才使整個森林系統處于生態平衡的狀態。所以有關部門必須對其高度重視,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對于捕殺有益生物的行為嚴懲不貸。
2.3 加強對森林的監測和檢疫
森林管理人員一定要對森林進行定期巡查和檢測,做到充分了解森林生長情況,及時發現病蟲害的情況,并在發生病蟲害的同時馬上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害蟲對森林的損害程度。如果發現某森林區域被害蟲侵害,則需要馬上對該區域進行隔離,避免病蟲害大面積擴散。在森林生態系統中,飛蟲對其的危害是最大的,因為它有較強的繁殖與生產能力,所以防治工作較為困難。因此,必須要采用合理科學的方式,對飛蟲進行捕殺,從根本上降低繁殖數量。同時,需要注意對森林幼苗的保護,因為幼苗本身抵抗力較弱,對環境的適應力較差,所以對其進行一定的保護,降低損害程度,最大化的確保幼苗生存環境的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