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蘭 于學文
關鍵詞:產業集群;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經濟閉環;農村經濟合作平臺
產業集群是一項有利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經濟發展模式,能夠有效的創建規模效益和范圍效益,有利于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能夠提高企業的融合聯動管理,實現企業的信息產品交互。對于我國農村區域來說,以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是一項有利且可行的發展方略。當前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已經開始推行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但是在實施的過程當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不僅使得產業集群的優勢難以發揮出來,同時更限制了農村的經濟發展?;诖嗽趶V大農村地區應積極調整產業模式,更新產業發展理念,通過建設產業集群的方式實現農村經濟閉環,從而為農村經濟發展搭建更多的平臺。
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發展產業集群還面臨著諸多現實問題,這些問題嚴重的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也使得該地區的產業集群發展畸形沒有形成經濟閉環,難以搭建完善的農村經濟合作平臺,使得農民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
1.1 農村地區產業集群發展不完善
建設完善的產業集群,需要有密切相關的產業,或者是從事同類的產品生產和銷售,這樣才能搭建產業集群內的合理分工關系。對于我國農村地區來說,產業集群建設主要集中于農產品供應商和農產品銷售商這種較為單一的模式。農民辛苦勞作,然后與供應商簽訂合作生產關系,通過生產和回收等方式建立經濟循環模式,幫助農民將生產出的農產品銷售出去。而經銷商通過回收農產品的方式拉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又能夠為自己獲得更加低價的農產品原料,更有利于企業的進步。這種較為單一的產業集群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應用的卻最為廣泛,常見的例如糧食回收、水果回收或者是蔬菜回收等集群。
但是這種產業集群發展的較為低級,并不是完善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完善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需要在生產回收的環節基礎之上建立技術研發—深加工—再銷售—售后服務這種整體的關系。例如農民將糧食收割之后,提供給回收商,回收商,回收糧食,通過技術研發確定糧食的再加工方向,例如可以加工成米餅米線或是其他等糧食產品,然后利用大機器進行糧食的深加工,完成加工之后進行包裝和檢驗投放到市場當中進行銷售,最后要搭建售后服務體系,及時進行售后信息反饋,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檢驗整個銷售環節。而現階段單純集中于生產和回收層面,并不能形成真正的產業集群,農民依舊是依靠種糧為生,難以加入到整個銷售和生產的商業環節中。
1.2 村地區產業集群發展程度較淺
現階段廣大農村地區開展產業集群發展的程度較淺,有很多農民并不接受這種模式,就是因為這些農民沒有看到產業集群發展的優勢。與此同時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農民依舊依靠老舊的方式進行農業生產,沒有實現大機械化作業,對于一些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應用也存在諸多問題,有時農業產業集群發展關系并不穩固。
例如,有的農民難以按照合同完成生產任務,這就使得供銷商的利益受到了一定損失,制定的生產計劃不能實行;反之也有一部分回收商不按照合同合理回收,使得農民的經濟受到一部分損失。正是這種較為脆弱的關系,使得農村地區產業集群發展程度難以向深入推進。
農村地區需深入推進產業集群發展,搭建完善的產業集群平臺,實現產業集群的高層次發展,以此推動農村的經濟穩步提升。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
2.1 完善農村地區產業集群鏈條
農村地區需不斷完善產業集群鏈條,突破原有的基礎發展模式,實現生產—回收—研發—加工—銷售—售后的整體經濟發展閉環。首先農民負責生產農作物,在簽訂回收合同之后,農民需按時按需生產,利用先進的生產方式和農業科學技術保質保量的完成生產任務,為回收商提供優質的原材料?;厥丈淘诨厥赵现螅枰Y合市場的特征進行原材料研發,確定研發方向之后可以利用大工業機器化生產加工。
例如,在水果生產的農村地區,可以把水果加工為水果干、水果罐頭以及水果果脯,等完成加工的過程之后,回收商就可以把制成品包裝銷售到市場當中,并且不斷的搜集市場的相關信息,做好售后的信息反饋,然后結合反饋信息,再次進行生產計劃和回收計劃。制定生產計劃和回收計劃必須參考售后的信息反饋,例如在市場上果脯比較受歡迎,而罐頭則銷量一般,則可以在來年進行果脯的大量生產,進而調節給農民的生產合同。通過調節這種生產需求,農民也能夠更有目標的進行生產,為商家提供更多的原料,因此對于農民和生產商來說才能夠實現共贏。
2.2 推進產業集群的深層次開展
在廣大農村需要不斷推進產業集群的發展層次,擴大農民的接受范圍,改變農民的老舊思想,多讓農民接觸新生事物,這樣才能夠讓農民看到產業集群的發展優勢。與此同時也可以依靠科技興農戰略,走科技下鄉的發展之路,幫助農民擺脫老舊的生產方式,利用機械化生產和先進的農業生產原料,有效的提高農產品的銷量,從而更有利于穩固農民和回收商之間的關系。
農村地區產業集群發展建設,既能夠給農民帶去經濟和實惠,同時又要依靠農民,所以在農村地區應加大科技思想傳播,幫助農民認識到產業集群發展的優勢,并且能夠用扎實的科技力量保證產業集群發展的穩固,這樣才能夠使農民和回收商的利益都得以保障。農民不愁銷路,回收商不愁原料來源,而生產的產品又有市場導向作為支撐,這樣才能夠搭建三位一體的經濟循環發展模式,幫助農村、農民、經銷商和農業同步發展,對推進我國新時代的脫貧攻堅戰役勝利有著重要意義。
*通訊作者:于學文(1978-),男,副教授。從事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