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6日,“中能連云港”號LNG運輸船從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安全離泊并順利駛出天津大港港區。這是天津LNG接收站首次進行LNG船舶夜間航行作業,標志該站LNG運輸船通航效率和接卸能力取得歷史性突破。今年以來,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天然氣經營量超過46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1%。王軍 攝
12月2日,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第23次部長級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與會各國決定繼續維持原定逐步增產方案,明年1月繼續增產。
此次會議召開前,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美國等石油消費大國不久前宣布釋放石油儲備,而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再次引發市場對疫情加劇及其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的擔憂,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應在2022年初暫停增產,以避免供過于求。
今年5月開始,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逐步增加石油產量。在7月舉行的第19次部長級會議上,主要產油國同意從8月起每月將其總產量上調日均40萬桶,直至逐步取消日均580萬桶的減產。
據世界能源網站12月8日報道,11月全球LNG裝載量達到了今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主要由于美國和馬來西亞的產量增長抵消了卡塔爾出口放緩。
Vortexa的初步數據顯示,11月全球LNG出口總量從去年同期的3180萬噸增至3280萬噸,是自3月出口3320萬噸以來的最高水平。從10月開始,全球裝貨量加快,主要由于美國和馬來西亞出口量增加,分別從10月的590萬噸和177萬噸增加到609萬噸和205萬噸。相比之下,11月卡塔爾的載貨量從660萬噸降至600萬噸。
據彭博社報道,全球最大的油田服務提供商之一哈利伯頓近日發出警告稱,石油行業投資不足正導致世界石油短缺。
該公司表示,在油價從2014年100美元以上的鼎盛時期下滑后,連續七年投資不足,全球即將面臨石油短缺。哈利伯頓首席執行官杰夫·米勒(Jeff Miller)警告稱,與歷史標準相比,原油勘探者的支出減少了大約一半,而石油開采區的雇工也受到了成本上升的影響。與此同時,石油生產商借此機會將油田利潤返還給股東,而不是再投資于鉆探。
今年以來,中國進口美國LNG顯著增長,大幅提升LNG運輸船噸英里需求,拉動LNG運輸船即期運價在過去一個月內超過30萬美元,全球LNG海運貿易格局發生明顯變化。
根據最新數據,第三季度美國發往中國的LNG裝船量為292.6萬噸,同比增長304%,創歷史新高。美國已超越卡塔爾、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成為中國第二大LNG供應國。海運在線租船找貨業務負責人分析,中美LNG貿易之所以明顯增長,主要是因為中國天然氣需求量大,而美國液化天然氣價格比較穩定。
在最近舉行的2021年新加坡國際能源周上,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EMA)表示,新加坡正在制定長期計劃,將天然氣、低碳電力進口、可再生能源、氫氣等低碳替代品以及碳捕獲、利用和儲存(CCUS)等多種技術相結合,實現電力供應脫碳,從而減少化石燃料的碳排放,推進能源轉型。到2028年,新加坡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水下可再生電力互聯網絡。目前,新加坡勝科工業在亞洲擁有超過12800兆瓦的發電組合,其中超過3300兆瓦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未來,新加坡將利用千代田的儲氫和運輸技術,以甲基環己烷(MCH)作為液態有機氫化物載體,利用氫能源。
12月1日,日本老牌化工三菱化學控股株式會社宣布了名為“鑄就未來”的新經營方針,涵蓋至2025財年末。在日本采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之際,三菱化學控股決定將退出其石化和煤化工業務,它們將在2023財年之前被拆分出去。未來,三菱化學將電子、健康與生命科學定位為戰略重點,同時進一步提高在化學品、聚合物、薄膜和成型材料等功能材料領域的競爭力。
11月29日,bp表示計劃在英格蘭東北部建立一座大型綠色制氫廠,利用風能、水能和太陽能發電,以幫助英國擺脫化石燃料。該項目名為HyGreen Teesside,旨在到2025年生產60兆瓦電力的綠氫。英國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生產5吉瓦電力的低碳氫,以取代天然氣,為約300萬家庭以及工業和交通提供電力。bp的兩個Teesside工廠有可能實現英國2030年制氫目標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