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秋恒,冷 靜
(云南省第三人民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云南 昆明 650011)
按照睡眠中口鼻有無氣流通過、胸腹呼吸運動的關系,睡眠呼吸暫??梢苑譃樽枞裕╫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中樞性(central sleep apnea,CSA) 和混合型(mixed sleep apnea,MSA)3 種類型,已為國際所公認[1]。目前持續氣道正壓通 氣(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 療效已得到國際所公認[2]。MSA 是一種同時具有阻塞性和中樞性特征的呼吸暫停事件,是否CPAP能有效消除MSA事件尚無系統的研究。近年來,混合型睡眠呼吸暫停發生率不斷增加,若未及時進行治療,易導致嚴重后果發生[3-4]。本研究即探討CPAP對MSA的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8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經整夜多導睡眠監測(polysomnography,PSG) 診斷,混合型呼吸暫停指數(mixed apnea index,MAI)>10次/h 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pnea hypopnea index,AHI) >15 患者30例,隨機分為2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納入標準:⑴年齡>18 歲;⑵初次PSG檢查的總睡眠時間>300min;⑶中樞性呼吸暫停指數(central apnea index,CAI) <5 次/h;⑷均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以及同意。排除標準:⑴存在其他睡眠障礙疾病的患者(如失眠、肥胖低通氣、不安寧腿動綜合征等);⑵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焦慮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等);⑶3個月內曾服用鎮靜催眠藥、抗抑郁藥、抗焦慮藥及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⑷有嚴重的呼吸、循環、神經肌肉疾病等影響整夜睡眠呼吸監測的患者。觀察組:年齡在29~60 歲之間,平均年齡(41.21±1.02) 歲,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4.2±2.12),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對照組:年齡在28~61 歲之間,平均年齡(41.15±1.17) 歲,BMI 指數(23.5±2.35),其中有10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比較2組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結果顯示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⑴PSG監測:所有受試者的檢測均采用我院Alice5 多功能PSG系統。包括腦電圖(參數:F3,F4,C3,C4,O1,O2)、雙側眼電圖、下頜肌電圖、腿動(雙側)、口鼻氣流、胸腹運動、指脈氧。所有受試者在行多導睡眠監測時,保持自己的睡眠規律與姿勢,在安靜(40分貝以下)、室溫18到2攝氏度之間,遮光屏蔽的睡眠實驗室內進行監測。睡眠數據由同一技術人員參照參照美國睡眠醫學會判讀手冊中的睡眠和相關事件評分標準分析處理[5]。⑵治療:對照組的15例受試者按照常規治療,治療內容主要包含指導患者在睡眠時取側臥位,積極給予平喘祛痰、吸入氧氣等對癥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要求患者戒煙戒酒,若患者肥胖還需要指導其減重。
觀察組15例受試者均在壓力滴定后使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所有的壓力滴定及持續無創正壓通氣均采用偉康公司A-Flex系列呼吸機參照美國睡眠醫學會人工滴定指南進行[6]。睡眠數據分析同PSG 監測。
對比對照組、觀察組2組受試者治療后AHI、MAI、平均血氧飽和度、最長的呼吸暫停時間、睡眠效率、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評分。
使用SPSS26.0 軟件進行本次研究,統計和分析2 組受試者的AHI、MAI、平均血氧飽和度、最長呼吸暫停時間、睡眠效率、PSQI 評分等指標,如果2 組指標對比具有顯著差異,表示P<0.05 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受試者的AHI及MAI兩個指標在治療前無顯著差異(P>0.05),不同治療后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分析對照組、觀察組2組受試者的AHI,MAI
觀察組與對照組受試者平均血氧飽和度及最長呼吸暫停時間在治療前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平均血氧飽和度(95.07±5.12) %、最長呼吸暫停時間(7.21±2.81)s 和對照組相比具有差異(P<0.05),見表2。

表2 分析對照組、觀察組2組受試者的血氧飽和度、最長呼吸暫停時間
觀察組與對照組受試者睡眠效率及PSQI在治療前無顯著差異(P>0.05),但治療后觀察組受試者睡眠效率(90.07±4.82) %、PSQI評分(4.62±1.84) 分和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分析對照組、觀察組2組受試者的睡眠效率、PSQI評分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AHI 及MAI具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平均血氧飽和度(95.07±5.12) %、最長呼吸暫停時間(7.21±2.81)s 與對照組具有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睡眠效率(90.07±4.82) %、PSQI 評分(4.62±1.84) 分與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
睡眠呼吸疾病(sleep related breathing,SRB)是一組睡眠中呼吸異常的疾病,伴或不伴清醒期呼吸功能異常。包括不同病因所致的睡眠呼吸暫停、睡眠低通氣和睡眠低氧性疾病等,其患病率高,合并癥多發,對健康危害嚴重[7-9]。MSA是一種以呼吸暫停過程中呼吸中樞驅動先消失然后又恢復的一類事件。呼吸中樞的驅動主要通過CO2變化調節。當體內CO2低于呼吸暫停閾值時,呼吸中樞驅動消失,當體內CO2升高超過呼吸暫停閾值時,自主呼吸恢復。MSA的發生通常是緊接前一個睡眠呼吸暫停事件后發生。呼吸暫停事件后常伴有微覺醒和過度通氣以補償呼吸暫停事件時的低通氣。呼吸暫停事件后的過度通氣造成低碳酸血癥從而誘發CSA。如果能把前一個OSA 糾正,避免暫停后的微覺醒和過度通氣,MSA 將自動消失。CPAP 能有效治療MSA 可能就是由于其消除了前一個相鄰的OSA 事件及其相關的微覺醒和過度通氣[3]。
本次研究對象是混合型睡眠呼吸暫?;颊?,為了實現治療目的,通過實施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取得的效果十分顯著。結果顯示,采用這種治療方式相比其他的治療方式,優勢十分明顯,能減少壓力相關不良反應,提高其順應性,其治療方式具有舒適性高、方便攜帶、易操作等優點,能顯著改善其睡眠質量,利于患者獲得足夠的睡眠和休息。但要指出,本研究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病例數較少,本次研究僅探討了首次CPAP 治療對MAS的療效,長期治療是否會出現復雜性睡眠呼吸暫停缺乏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通過對混合型睡眠呼吸暫?;颊邔嵤┏掷m氣道正壓通氣后,取得顯著效果,值得在進一步推廣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