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云,蘇 虹,匡 靜,徐 敏
(昆明市婦幼健康服務中心 產科,云南 昆明 650031)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1月24日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減少人員外出和聚集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內容。孕婦健康、胎兒安全是圍產期保健的重中之重,胎心監護(NST) 是目前評估胎兒安危的主要監測手段[1]。遠程胎心監護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服務模式,孕婦在家中使用遠程胎心監護設備,在手機系統的引導下自行完成胎兒監護,監護數據會自動通過互聯網上傳給遠端的醫生[2]。醫生在線判讀,根據監護結果給予處理建議,使得孕婦在家中也可以有效進行胎兒監護,減少門診就診次數。
隨機選取昆明市婦幼保健院2020年2月-2020年10月使用遠程胎心監護的2027 名孕婦作為實驗組,2000 名未使用遠程胎心監護的孕婦作為對照組。
實驗組:采用深圳京柏遠程EFM 系統進行監測,孕婦利用該系統在家自行進行監測,通過手機APP 把測量到的數據信號實時傳送至系統后臺服務器,后臺AI 智能、人工、專家三級監護平臺解讀并推送胎監報告。報告解讀標準嚴格按照《婦產科學》(第九版)[3],當發現胎心或胎動異常時,后臺服務器會及時自動報警,通知孕婦與醫院聯系并進行胎兒臍血流監測及B 超檢查,及時對異常情況進行觀察治療。對照組:在家自行進行胎動計數并定時至醫院常規產檢,孕32 周后產前胎心監護無應激試驗。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以P<0.01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孕婦年齡對比,使用遠程胎監的高齡孕婦較多并有顯著差異(P<0.01);經產婦使用率大于初產婦并有顯著差異(P<0.01);是否合并高危因素對比,有高危因素孕婦使用率較大并有顯著差異(P<0.01);文化程度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居住地區比較,不同居住地孕婦無顯著差異(P>0.05);孕婦不同職業使用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產檢次數5-7 次的孕婦使用率大于產檢8 次以上的孕婦,并有顯著差異(P<0.01),見表1。

表1 遠程胎心監護孕婦基本情況比較(n=2027)
實驗組不典型NST 檢出率46.87%,對照組檢出率為30.6%,對比有顯著差異(P<0.01);實驗組異常NST 檢出率為1.77%,對照組異常檢出率為1.15%,2 組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2。

表2 2 組NST 結果比較
2 組剖宮產、陰道分娩、陰道助產率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3。

表3 2 組分娩方式比較
分娩結局,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圍產兒死亡發生率實驗組均低于對照組,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 組圍產兒結局比較
本研究中使用遠程胎監的孕婦產檢次數顯著下降,家庭遠程胎兒監護的應用,能及時捕捉到胎心率異常,提高異常胎心率的檢出率,減少常規胎兒監護的盲目性[4]。遠程胎心監護的開展,使孕婦無需到醫院就診,疫情期間,有效減少孕婦感染環節。遠程胎心監護既是院內監護的有效補充,又是由醫務人員參與的家庭自我監護方法,克服了常用孕婦自我監護胎動計數的不足之處,使監護更客觀、更有效[5]。
近年來,受到各種社會因素以及自身因素的影響,高危妊娠人群越來越多,尤其是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實施勢必會帶來高齡孕婦的不斷增加[6]。本研究中使用遠程胎監的高齡孕婦、經產婦及合并高危因素孕婦比例均顯著較高,而實驗組不典型NST 檢出率顯著較對照組高,分娩結局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圍產兒死亡發生率實驗組均低于對照組,說明遠程胎監在高危管理中,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干預、早治療,可有效預防胎兒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7]。
綜上所述,疫情期間,遠程監護系統可以讓孕婦在家中也能進行有效嚴密的監護,特別是能夠及時發現高危妊娠孕婦的胎兒異常情況,并作出及時處理,可降低圍產兒發病率及死亡率,對提高產科質量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能夠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減少不必要的醫療風險[8],為疫情防控和圍產保健起到積極的作用。